川剧经典芙蓉花仙44年后焕新重现,惊艳首演

川剧《芙蓉花仙》是一部经典的川剧作品,44年后进行“翻新”首演,这不仅是川剧艺术的一次传承与创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发扬。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一些分析和评论:
1. "传承与创新":川剧《芙蓉花仙》的“翻新”首演,体现了川剧艺术家们对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在保留原有剧目精髓的基础上,通过融入新的元素和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2. "弘扬传统文化":这次首演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川剧作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通过《芙蓉花仙》的翻新,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川剧,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艺术交流与合作":此次翻新首演可能涉及到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流与合作。这种跨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川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我国戏曲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4. "市场需求与观众期待":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戏剧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此次《芙蓉花仙》的翻新,旨在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提升作品的观赏性和市场竞争力。
5. "社会影响":《芙蓉花仙》的翻新首演,对于推动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对广大戏曲爱好者的一个鼓舞,让他们看到了川剧

相关阅读延伸:川剧《芙蓉花仙》 44年后“翻新”首演

来源:【四川新闻网】

视频加载中...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摄影报道

“寒风嗖嗖冷如冰,冷泉山苦凄清……”锣鼓齐鸣,川剧演员唱词出嗓,把观众带到了跨越千年的爱恋故事,也把观众带回了40多年前。

演出现场

12月25日,由原新都县川剧团打造的川剧经典剧目《芙蓉花仙》,经过复排后重回成都新都区首演。

来自新都的《芙蓉花仙》,44年后“翻新”重回新都

《芙蓉花仙》取材于神话爱情故事,上世纪80年代,原新都县川剧团根据传统川剧《花仙剑》进行改编,创作了一部浪漫唯美的爱情神话故事《芙蓉花仙》。讲述了芙蓉花仙与书生陈秋林历经种种磨难后,终成伴侣的故事。

该剧自1980年3月8日首演后,迅速轰动全国,并应邀先后前往加拿大、芬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演出,创下了一部戏剧上演4700余场的纪录,成为川剧的一个文化符号。

44年后,四川省川剧院携手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复排演出该剧。

据了解,该剧目展现了花仙芙蓉“温柔刚强,不惧寒霜”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压迫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这是《芙蓉花仙》的内核。”作为该剧的出品人、艺术总监,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说,复排之后内核也是不变的。

《芙蓉花仙》早期电影海报(新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推进“振兴川剧”的重要文化符号,已经40余岁的《芙蓉花仙》“正青春”。“通过内容的迭代、人物关系的梳理、服装舞美的更新优化,让经典剧目绽放出新时代光彩。”作为该剧的出品人、艺术总监,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说。

经典剧目需要传承,梅花奖得主和青年演员同台碰撞

“这个变脸要变6张脸,这个吐火要吐2次。”来自成都的72岁老戏迷胡大爷一边看戏,一边给记者“剧透”表演细节。他三十多岁时第一次在新都看了《芙蓉花仙》,对此念念不忘,随后又复刷了几遍。“这个戏真的好看,很有魅力,川剧唱腔韵味十足。现在复排之后,服化道更符合现在的审美了。”

“这个老少皆宜的剧目,里面的保留的大量的舞蹈、曲目、武打戏份这些是小朋友喜欢的,加之紧跟时代审美的服化道,以及现代音乐元素、芭蕾舞元素、敦煌飞天造型的加入踩中了年轻人的喜好,有韵味的唱腔、水袖、折子戏等川剧绝活是老戏迷喜爱的。”国家一级导演刘毅认为,《芙蓉花仙》复排是对经典剧目的传承。

第五代芙蓉扮演者张燕

《芙蓉花仙》的传承还体现在“老”演员和“新”演员的碰撞。70后的张燕,是梅花奖得主,也是《芙蓉花仙》第五代芙蓉的扮演者,她从17岁便开始扮演芙蓉,“经过30多年的锤炼,我对角色情感的把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唱腔也在不断的提升。”张燕在《芙蓉花仙》在新都首演结束后告诉记者。

和张燕搭戏扮演陈秋林的是90后新生代川剧演员王子豪:“和张老师搭戏虽然觉得有压力,但是更重要的是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硬核知识,也带着我对陈秋林的人物刻画得更生动。”

“为了让《芙蓉花仙》更好的传承下去,我们培养了3组芙蓉和陈秋林。”陈智林说,其中不乏有00后、90后,“希望利用好老带新,让这部蕴含着优秀川剧基因的戏剧传承下去。”

下一步,该剧还将走出四川,到全国和全世界巡演,让更多人感受到川剧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07-10 09:13
收藏
1
上一篇:变脸领衔,白蛇传绽放,芙蓉花仙共舞——乐山沫若戏剧周好戏连台 下一篇:张燕代表风采独树,化身“芙蓉花仙”展民族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