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的人民狂热恋雪,背后原因却让人心酸不已……

这个描述可能指的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一个位于北半球的国家,因其广阔的领土和地理位置,冬季经常会有大量的降雪。俄罗斯人对于雪的热爱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 "气候特点":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雪成为了冬季的主导元素。
2. "文化传统":俄罗斯有着丰富的冬季文化活动,如冰雪节、雪雕比赛等,这些活动促进了人们对雪的喜爱。
3. "生活方式":由于气候原因,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与雪息息相关,如滑雪、打雪仗等冬季运动。
然而,“原因却太扎心了”可能指的是以下一些现实因素:
1. "供暖问题":俄罗斯的一些地区在冬季供暖不足,导致居民在寒冷的天气中生活条件艰苦。
2. "经济负担":雪的积压和清理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不便。
3. "交通影响":大雪可能导致道路结冰,影响交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4. "健康问题":长时间的寒冷和降雪可能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尤其是老年人。
综上所述,虽然俄罗斯人热爱雪,但雪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实际的挑战和困扰。

相关阅读延伸:这个国家的人超爱下雪!原因却太扎心了……

前些日子,北京迎来了2020年的第一场雪。雪后京城银装素裹,一派北国景象。网友们兴奋不已,纷纷开启了“晒雪”模式。

在万里之遥的阿富汗,人们对下雪也充满了喜爱。

在阿富汗喀布尔,人们在雪中漫步。新华社发(拉赫马图拉摄)

新年以来,首都喀布尔接连下了好几场雪。大雪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别样的景色。

城市周边的山丘犹如换上冬装,田野像是铺上一层白色地毯。

郊外的卡尔加湖,水面结了冰,岸边挤满前来观雪、游玩的人们。孩子们有的在堆雪人,有的打雪仗,好不热闹。

在阿富汗喀布尔,一名男子牵着孩子在雪中散步。新华社发(拉赫马图拉摄)

有一句谚语总是挂在当地人嘴边:“喀布尔可以没有黄金,但不能没有雪。”

的确,对于这个常常遭遇旱灾的国家来说,降雪实在是太宝贵了。

阿富汗可能没有“瑞雪兆丰年”这样的民间俗语,但当地人对这句话的领悟并不浅。

喀布尔市民阿卜杜勒·卡西姆说:“雨雪能够对抗干旱,将会影响来年的农业收成。”

他介绍,阿富汗曾连续三年遭遇干旱,农业收成锐减,农民生活艰难。直到2019年初,阿富汗迎来大范围、高强度降雪,这才让旱情有所缓解。今年的降雪如期而至,当地人心中宽慰了许多。

在阿富汗喀布尔,一名男子在雪中骑马。新华社发(拉赫马图拉摄)

降雪不仅为阿富汗今年的农业收成带来保障,也让喀布尔的空气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喀布尔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我们连呼吸都很难受。现在,大雪让空气变得干净许多,我们非常高兴。”市民阿齐兹·艾哈迈德说。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喀布尔市民纷纷开始想法子取暖。

不过,与中国北方的集中供暖不同,喀布尔的供暖方式比较“粗放”——主要是在家里的暖炉中燃烧木材、煤炭等,甚至有穷人在家燃烧垃圾取暖。

燃烧劣质燃料进一步加剧了喀布尔的空气污染,让这座城市每年冬天都要陷入“雾霾锁城”的窘境。

在阿富汗喀布尔,人们在雪中自拍。新华社发(拉赫马图拉摄)

大雪前,空气净化器都要全功率开启,才能将室内污染指数从250以上降至100以下。而在降雪期间,室内污染指数始终保持在20以下。

可以说,降雪为改善喀布尔空气状况起到了关键作用。只可惜,这种作用是暂时的,雪霁天晴后,污染指数又会飙升。

在阿富汗喀布尔,人们在打雪仗。新华社发(拉赫马图拉摄)

对于背负沉重战争记忆的阿富汗人而言,下雪还意味着武装冲突的减少。

阿富汗国防部发言人法瓦德·阿曼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自从新年第一天阿富汗普降大雪以来,各地的袭击事件显著减少,北约驻阿联军也没有实施任何空中或地面打击行动。

在阿富汗喀布尔,男孩牵着马站在积雪中。新华社发(拉赫马图拉摄)

当地分析师塔杰·穆罕默德说,过去几周,冲突双方经常宣称造成对方数十人伤亡。但自最近降雪以来,这样的声明就比较少见。

《阿富汗时报》1日刊文称,新年第一天的降雪对阿富汗来说是一个好兆头。希望在新的一年,阿富汗和平进程、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能够翻开新的一页。

发布于 2025-07-08 17:13
收藏
1
上一篇:从卡尔加湖畅游至奥运泳池,一段跨越水域的辉煌征程 下一篇:印巴空战落幕,我们在巴基斯坦完成的一件微小而有意义的地球知识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