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新春佳节,是团圆、是喜庆,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展现。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时刻,沐川草龙舞动起来了,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欢乐与祝福,更是一场关于历史、关于传统、关于文化的视觉盛宴。
沐川草龙又称“黄龙”,主要由稻草编扎而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每逢新春佳节,乐山沐川县的老百姓都会舞起草龙,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
在大街小巷里,两条金色草龙随着龙珠有节奏地飞腾、游动,时而辗转腾挪,盘旋穿梭;时而踞高凝望,神龙朝拜;时而昂首盘卧,二龙戏珠……鲜活灵动的巨龙摆出各种独特造型,让大家大饱眼福。
作为乐山沐川县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历史传承发展中,沐川草龙已由草把龙演变成网状龙,又演变成鳞甲龙。龙头、龙身、龙尾的设计尤为精巧,龙眼、龙须、龙角等细节都处理得活灵活现,舞耍起来气势夺人。
“我们沐川的龙虽然是草做的,其实做法还是很讲究。”沐川草龙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焕彬说,要从当年收割的稻草中,精选颜色金黄,秆身没有斑点的上品稻草作为原料。
同时,草龙的扎制工艺也非常复杂,整个过程要用到编、织、镶、绕、缠等十多种手法。“最难的就是龙头、龙爪等细节部位。”陈焕彬说,一条30多米长的龙,仅龙头就要扎两个月。
2008年,200.8米的沐川草龙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并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沐川草龙已成为沐川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个春节,来乐山沐川县,与传统文化相遇,与历史对话,共同书写一个充满欢乐、祝福与希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