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亿?
连《熊出没》都打不过。
”——刷到这条票房截图的时候,正在地铁上,差点笑出声,旁边小哥瞄一眼,补刀:“这片子我睡了两觉,醒来灯还晃眼。
”
晃眼是真,钱烧得也真。1.8亿制作+1亿宣发,迪士尼直接亏掉1.5亿,股价当场躺平-2.3%。
摩根士丹利报告写得客气:“高成本低回报典型案例”,翻译成人话:钱扔水里还能听个响,扔《创:战神》里连水花都没有。
更惨的是奖项路被连夜焊死。
迪士尼自己把片名从奥斯卡报名单里抠掉,生怕评委想起这茬。
毕竟去年同档期的《黑豹2》至少还能混个音效提名,这回连光效都没人愿意提——Fandango问卷里68%观众把“视觉特效过度”钉在耻辱柱,直白讲:闪到头疼,剧情没跟上。
流媒数据更扎心。
Disney+上线首周2600万小时,看起来唬人,实际排同期第七,前面六部里还有两部是纪录片。
换算一下,平均每账号点开不到20分钟,刚好够看完片头logo+第一段飙车,然后退出点《银河护卫队3》。
主创集体“跳车”。
导演Garth Davis光速签约亚马逊,被问到续集直接甩“不再参与”;莱托少爷采访里憋半天,憋出一句“未达到艺术预期”,潜台词: paycheck已到账,锅我不背。
最骚的是九寸钉,Trent Reznor发推炫耀:原声带销量是票房三倍——言下之意,观众宁愿听歌也不想看画面。
中国这边更不留情。
豆瓣5.1分稳稳坐牢,短评高频词“光污染”出现43%,网友精辟总结:“像被霓虹灯揍了俩小时”。
猫眼次周跌幅78%,直接刷新2023进口片跳水纪录;B站吐槽视频扎堆,500万播放里十万次“老人看手机”表情包,官方账号下场控评都按不住。
有人不死心,问:Z世代不是吃复古cyber这套吗?
怎么翻车了?
答案简单:复古不是把灯全打开,剧情不能也停留在1982。40年前第一部《创》靠像素霓虹惊艳世人,现在苹果屏都120Hz了,还在玩“光盘碰碰车”,谁陪你看?
迪士尼也干脆,一键冷冻:系列封存、乐园项目IP切割、财报直接剔除。
连原著编剧Steven Lisberger都出来放风:“我在准备剧集版重启”,翻译一下:电影坟头已立,换个马甲再薅。
所以,这片子留给行业的最大价值,就是当反面教材。
SAG-AFTRA工会谈判直接把它当炮弹:看见没,高预算+老IP≠高回报,演员兄弟们涨薪合情合理。
国内影视公司也偷偷把PPT里的“赛博重启”模板删掉,生怕步后尘。
至于观众?
省下的票钱买张九寸钉原声带,闭眼听比睁眼受罪强。
实在想念霓虹,把房间灯调成RGB循环,省电费还环保——毕竟,真正的赛博未来,大概不是闪瞎眼,而是钱包先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