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元帅名震一时,却一手促成史上最大兵种惨败之谜

您提到的这位“元帅号称名将,一手造成了有史以来一个兵种最大惨败”的人,通常指的是"德国陆军元帅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Erich von Manstein)"。
他之所以被称为名将,是因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了许多经典的战役,例如:
"第一次世界大战:" 指挥德军第14军在东线取得胜利,以及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Schlieffen Plan的修正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 指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以及克里米亚战役等。
然而,他最著名的“污点”,也是您提到的“一个兵种最大惨败”,指的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库尔斯克会战 (Battle of Kursk)" 中,指挥德军进攻苏联红军。
在库尔斯克会战期间,曼施坦因计划并指挥了对苏军坦克部队的毁灭性打击。德军采用了"钳形攻势",试图从南北两翼包围并歼灭位于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主力。
然而,由于苏军的充分准备、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德军的后勤问题和兵力不足,德军的进攻最终失败。这场战役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也是"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由主动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相关阅读延伸:此元帅号称名将,一手造成了有史以来一个兵种最大惨败

一、前言

1944 年 9 月,诺曼底登陆之后,盟军对德军展开反攻,此时盟军上下情绪高涨,为了迅速结束战争,英军统帅蒙哥马利将军策划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昼间空降突击作战。若本次作战奏功,盟军将能一举夺回德军占领下的荷兰,并借此越过莱茵河天堑而攻入德国本土,足以在 1944 年结束战争。然而,「市场花园作战」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军事上最大的一次地空协同军事行动,却也是有史以來空降作战最大的惨败,英军的一个空降师几乎全部被歼灭,此次战役伤亡人数,超过诺曼底登陆的两倍,纵然参战官兵的英勇作战事迹可歌可泣,但却未能达成预定的战略任务,其结局令人嘘唏。在「市场花园作战」战役中,何以盟军在掌握陆、海、空完全优势的情况下,反为居于劣势的德军所重创,期间作战经过,深值人们探讨。

二、时空背景

1、作战缘起

蒙哥马利将军策划本次作战之时空背景,在 1944年6月6日,盟军自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即挟陆、海、空军优势之战力一举击溃德军主力,并乘势向内陆迅速突进。面对强大盟军所发动的猛烈攻势,德军几已不堪一击。在仓皇应战下且战且退。然而到了1944年9月,盟军却出现攻势进展过于迅速而导致补给不及之问题,使得攻势被迫暂告停顿,使战败的德军方面暂获喘息之机会。盟军欧洲战区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为减少官兵的伤亡、及早结束欧战,遂于 1944年9月10日,采纳蒙哥马利元帅之「市场花园作战」计划,本计划旨在由空降部队发动奇袭,并配合地面装甲部队快速机动打击之协同作战,企图绕越德国的齐格飞防线,由西战场北翼对德军实施大规模的突击,击破德军侧翼防务,取道荷兰国境,通过德国边境上最后一道天然防线─莱茵河,直接攻入德国境内,迫使德国投降。此次作战,盟军一共策划了9月17日、18日及19日等3梯次的白昼空降作战,作战目标为夺取荷兰境内主要河川上之桥梁,夺取控制权后,让盟军得以跨越莱茵河,直指德国工业重镇鲁尔区。

图一:市场花园计划

2、「市场」与「花园」

(一)「市场」为盟军空降作战之行动代号,参与作战的为盟军空降第1军团,其组成包含由泰勒少将所率领之美军第 101 空降师,负责攻击艾恩德霍芬西北方一带诸桥梁;葛文将军率领之美军第82空降师,负责攻击奈美根一带诸桥梁,最后则是乌夸特少将领导的英国空降第1师,与波兰伞兵第1旅,空降点位于安恒一带,负责攻略安恒市周边诸桥梁,由英国布朗宁中将统筹指挥。

(二)「花园」为盟军地面部队─英国第 30 军之行动代号,包含爱尔兰禁军装甲师、装甲第8旅、步兵第43师与第52师,由英国何洛克斯中将指挥。在作战计划中,「花园」部队必须在攻击发起日第一天(D 日)与美军第 101 空降师在占领区南方会师,第二天(D+1 日)再会师第82空降师,并旋即向英国空降第一师所在之安恒市区进军,以巩固各桥梁并畅通后续部队进攻德国本土之通道。

(三)作战构想:市场─花园作战的作战构想是分别将三个伞兵师投落在英军第 30 军的主要攻击路线前方,占领重要地型和桥梁,以泰勒的第101空降师在前方十五英哩外的恩和芬降落,盖文的第 82 空降师则是降落在更北三十英哩的奈美根,乌夸特的第 1 空降师则是占领安恒,也就是在向北十二哩处。第 30 军于空中突击开始半小时以后发起攻击,以爱尔兰禁卫装甲师为先头部队,使用一路纵队队形沿干道前进,依次与各空降师会师,在计划中,第 30 军希望在第一天终了时到达恩和芬,在 D+1 日攻抵奈美根,D+2 日时进军安恒,并在安恒渡过下莱茵河建立桥头堡,继续向德国境内进军。

3、被忽略的劲敌

德军在经历诺曼底登陆以后 7 至 8 月以來一连串军事上的溃败之后,让盟军误判德军在当地已无法有效组织部队进行反击,然而实际状况与盟军所预估的却截然不同。德国元首希特勒在 9 月 4 日重新启用了伦德斯特元帅──二战期间德军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接替摩德尔元帅担任西线总司令(西总),此时的德军高阶将领们皆认为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会利用布莱德雷与巴顿的装甲部队乘胜攻击德军。为了整补战力,在摩德尔元帅担任德军西线总司令最后几道命令之一,就是命令将毕屈克中将的党卫装甲第 2 军,包含党卫军装甲第 9 师(霍恩斯坦福师,师长是哈策中校)与党卫军装甲第 10 师(佛洛兹保师,师长是哈麦尔准将),在 9 月 4 日调动到「安全地区」,以进行整补;然而摩德尔元帅所选择所谓「安全地区」,却阴错阳差的位于接近他司令部旁的安恒市郊──正恰巧位于盟军所预定的空降场附近(党卫军装甲第 9 师在安恒市以北,党卫军装甲第 10 师在略远离市区东方 15 公里处)。除了毕屈克中将的党卫装甲第 2 军外,有「德国伞兵之父」称号的司徒登上将与其麾下的德军伞兵第 1 军团也在奈美根地区实施集结。

图二:市场花园作战计划图与战前双方兵力部属

三、作战经过

1、空降作战阶段(市场作战)

1944 年 9 月 17 日 10时00分,「市场花园作战」开始,由英国第 1 空降师、美国第 82 及第 101 空降师分别在 1,000 架 C-47 运输机及 2,500 架滑翔机载运与 1,500 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从英国本土 24 个基地,分由南北两航路,向荷境安恒、奈美根、恩和芬附近实施两梯次的空降突击作战。

图四:空降作战路线

在作战初期,「市场」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部分单位仍遭到德军意料之外的顽强抵抗,在南面的第 101 空降师仅遭遇到少量抵抗便攻占了恩和芬地区大多数的桥梁并建立桥头堡,但关键桥梁之一的深恩桥却在 101 空降师的眼前被德军炸毁。使得地面进攻的英军第 30 军,只能坐等工兵的修复。在攻进荷兰的第一个关口,盟军的作战期程就被延误了。在北面空降的第 82 空降师则攻占了格雷夫附近与横跨黙兹-瓦尔运河桥梁,并攻占格罗斯比克高速公路且在此处设立封锁线,以阻止德军装甲部队从附近之芮斯华森林实施突击,然而第 82 空降师的第 508 伞兵旅在向关键的奈美根大桥(奈美根大桥横跨 200 公尺宽的瓦耳河,无法以架设浮桥之方式通过)发动进攻时,却遭遇德军装甲部队(哈麦尔准将的党卫军装甲第10师之一部)的顽强抵抗,攻势受阻。直至 9 月 20 日(D+3 日),才在第30军装甲部队以及增援的第 504 团冒死渡河之协助下,夺取了奈美根大桥。此时第 30 军的作战期程已严重延误。

在安恒市方面,乌夸特将军所率领的英军空降第 1 师在攻击发起日(D 日)所实施的空降可说非常理想,伤亡甚少,抵抗也不大。最先着陆的空降第 1 旅集结后立即向安恒北面的桥梁和山脊进击,但由于空降点距离目标区太远(距安恒大桥约 10~13 公里),空降第 1 旅的两个营(第 1 营及第 3 营) 都在到达目标的半途,被严阵以待的党卫军装甲第 9 师所阻(第 1 营及第 3 营营长均在作战中阵亡),仅佛罗斯特中校所指挥的第 2 营攻抵安恒大桥北端,并在大桥北端建立桥头堡,入夜后,佛罗斯特曾多次向桥的南端发动突击,但在缺乏重兵器与装甲防护之下,所有的攻击均被德军所击退。

图五:美军 101 空降师于奈美根外围空降

2、地面作战阶段(花园作战)

第 30 军于空降作战开始半小时以后发起攻击,以爱尔兰禁卫装甲师为先头部队,使用一路纵队队形沿干道前进,并在中午时于恩和芬与第 101 空降师会师,在通过深恩桥(英军皇家工兵群所架设之浮桥)之后随即开始由恩和芬向奈美根进军。在第 101 师协助击退沿途德军的猛烈阻击后,30 军终于在 9 月 20 日(D+3 日)中午,攻抵奈美根大桥南面。此时德军仍在奈美根大桥北端固守。第 82 空降师决心利用突击舟紧急渡河,下午3时,第 504 伞兵团第 3 营乘坐 26 艘突击舟渡河,在德军猛烈的攻击中只有一半的渡河突击舟成功;生还者渡过 200 公尺宽的河面并攻占桥梁的北面,经过4天抵抗,在第 82 空降师第505伞兵团第2营及第30军的战车协力攻击下,德军终于自桥梁南北两面撤退,盟军攻占了奈美根大桥。此时,第30军离安恒只有11哩了(约 17 公里)。

出乎意料的是,在爱尔兰禁军装甲师的装甲部队冲过奈美根大桥后,并没有像安恒继续前进,而是停了下來,并开始实施整补。这让夺桥的杜克上校相当不能谅解:「你的孩子们在安恒受苦,你最好还是过去,到那里只有 11 哩远了。」禁军装甲师的一名少校道:「在步兵赶上來之前,装甲部队不能前进。」这种反应让美军相当不满:「你们是在按书本打仗。」。然就当时的情况在现在看來,双方谁都有理,由奈美根通往安恒的69号公路,是一条笔直的、高出地面的堤岸公路(又称岛屿公路),由于公路两旁就是沼泽湿地,因此车辆无法离开公路行驶,第 30 军的装甲车辆要在上面行驶,就像送到德军枪口上的猎物。想要清扫德军布防的战防武器,必须要依赖步兵(托马斯将军的步兵第 43 师)。然而步兵还在奈美根南面为保住运输线而与德军激战中。

直到9月21日,第30军才开始续向安恒前进。此时,佛罗斯特营所在的区域,已被德军几乎炸成了废墟,安恒大桥亦于前一日被德军攻占。9月22日,第30军的战车被德军反装甲火力阻击在半途,堤岸公路旁的烂泥让装甲部队无从展开,装甲部队高机动力、火力与震撼力之优势荡然无存。「花园」部队攻势再度受阻─此时距离安恒只剩下不到 10 公里。

图六:市场花园作战进程

三、最遥远的桥(安恒大桥)

「花园部队」先锋「爱尔兰禁军装甲师」受制于地形与德军反装甲火力而未能快速向安恒市发起攻击,不但丧失战机,更使英军空降第1师遭受德军装甲部队的包围而陷入苦战,使得原本对德之「空降突击作战」,至此反而演变成对英军空降师的「救援作战」,盟军后來虽然再于 9 月 23 日凌晨 2 时及当日入夜后,要求波军伞兵旅先后发动了两次的渡河增援,以及 9 月 25 日凌晨 2 时,再实施第三次的渡河增援作战,但却在德军猛烈炮火攻击下伤亡惨重而均告失败(仅 489 人渡过莱茵河,成功进入英军桥头堡);最后,安恒方面英军空降第1师残部,在伤亡惨重、弹尽援绝下,于9月26日21时40分,在「花园部队」第 30 军的火力掩护下狼狈渡河撤退(弗罗斯特营遭德军歼灭,弗罗斯特中校本人因伤被俘。成功渡过莱茵河的英军仅存 2,162 人),结束了长达 9 天的战斗,是时,「市场花园作战」终告结束。在此战役中,深恩、奈美根及安恒方面的美、英空降部队伤亡、被俘及失踪官兵高达 14,000 余人(其中英军空降第 1 师 10,005 人中,约有 1,200 人阵亡,6,642 人失踪、受伤或被俘);德军方面 1,100 人阵亡,2,200 人受伤。德军成功地粉碎盟军的陆空突击作战之攻势,并暂时阻挡了盟军蒙哥马利元帅于西线战场北翼的攻势。

图七 安恒大桥

肆、两军成败因素研析

一、盟军作战失败之因素:

本次作战由于盟军漠视对德军有利之情报,错估敌德军形势,加上德军西线总部司令对战局之掌握得当,使得这次史无前例的昼间空降突击作战,成为了盟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败绩之一。分析其作战失败因素如下:

图八:遭德军优势火力攻击后,安恒市几成废墟,后方为安恒大桥

(一) 作战计划未臻周延

1944年9月10日,蒙哥马利将军与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于布鲁塞尔会晤,艾森豪威尔将军批准了「市场花园作战」计划。此时距9月17日攻击发起日(D 日),仅仅只有短短的 6 天。由于时间紧迫,使得盟军在实施空降作战准备措施上极为仓促。「市场」部队指挥官布朗宁中将,在拟定作战计划时,将空降作战的重点由南至北加以策划,因为在整体作战中,进攻走廊的南面与中段,所有的桥梁与各处地形要点必须先占领并加以巩固,以便「花园」部队能够长驱直入,并与各空降师会师,否则位于最北方的空降第1师就会在深入敌后且缺乏后援的状况下面临被歼灭的命运。这表示在空中载具有限的状况下,空降第 1 军团将会优先载运空降区位于南面的美军第101空降师与第82空降师,而空降区位于最北面安恒周边的英军空降第1师却仅能在第一梯次的空降级段中,空降约两个伞兵旅的兵力 (兵力只有空降第 1 师的一半)。这使空降第1师倍感压力,由于地形与安恒市区周边防空火力的限制,迫使空降第1师必须选定安恒市西北大约6.5公里之吴孚赫兹村南北附近地区─距离主目标安恒大桥平均约10~13公里之远─作为空降场,而为了巩固供后续空运梯队使用之空头区与着陆区,空降第 1 师能够在攻击发起日向安恒市区进攻的部队仅只有一个伞兵旅之兵力。这对后來的作战失败,造成关键性的影响。

图九:市场花园作战结束后遭德军俘虏之空降第1师官兵

(二) 情报判断错误

蒙哥马利将军对情报判断的错误來自于轻敌心态,自盟军发动攻势以來,德军节节败退,致使盟军均误认德军战力残破且不足为惧,甚至认为空降区附近担任防务的德军,一旦面临盟军的空降突击,「将不堪一击,落荒而逃」,这成了「市场花园作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早在 9 月14 日,安恒市地下抗暴军领袖克瑞尤孚向伦敦示警:「在预定作战地区中,德军兵力增加,而且有『久战后的装甲部队出现,相信是在荷境进行整补』。」却未获得蒙哥马利及其参谋的重视,甚至没有列入情报摘要内。9月15日上午,空降第1军团军部的情报官乌寇特少校向布朗宁中将报告了侦察机中队所拍摄的空照图片上,发现安恒市附近地区有德军战车集结,然而在经报告后,不但未被重视,反被指为「误判」。

与此同时,盟军总部参谋长史密斯将军正与蒙哥马利将军会晤,因为在9月初,从前线「消失」的党卫军装甲第 9 师与第10师,出现在安恒市的附近,史密斯警告蒙哥马利:预定要降落在安恒的英军第 1 空降师,无法同时对抗两个装甲师而守得住,因此极力建议「市场花园」计划需要修改。但却被蒙哥马利否决,蒙哥马利认为,最大的抵抗会來自于困难地形,而不是那「兵力薄弱、战志消沉、一旦与大规模空降攻击对垒,可能全面崩溃」的德军部队。就是如此的轻敌心态而忽略情报的严重性,终使盟军在执行空降作战之际,惨遭德军打击而造成重大伤亡。

(三)作战计划遗失

9 月 17 日攻击发起日当天,德军伞兵第 1 军团就从美军一架被击落的威克式军品滑翔机中掳获了一份完整的「市场花园作战计划」,从掳获的文中,德军伞兵第1军团司令司徒登将军检视后发现:盟军此次空降作战各降落区的所在位置、后续空运梯队时间、各部队作战目标等,在这份文件上一应俱全,盟军的作战计划自此完全曝光。因此,让德军指挥官摩德尔元帅得以从容地调整其装甲部队及防空部队,对后续空降的盟军实施反击,更协调空军攻击盟军后续运补机队,除了空降作战之「奇袭」效果尽失外,更让位于安恒,已经缺乏物资给养的英军第 1 空降师的情况无异是雪上加霜,让德军开创反空降成功的契机。

(四)后勤补给缺乏

盟军自 1944 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后,盟军后勤补给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排山倒海般推进的盟军战斗部队,因此造成盟军的攻势迟滞。直至1944年8月底,盟军的补给來源始终倚靠诺曼底登陆时所攻下的海滩建立之临时码头,以及位于科唐坦半岛北岸瑟堡的深水港(距离盟军部队前线约有400 哩之遥,约 640 公里)。由于距离过远,在盟军实施「市场花园作战」期间,对「市场部队」的后勤支持,除了靠 9 月 17 及 18 日两梯次随机携行的补给品外,只能依赖后续的空投补给。然而,这些空降师所赖以维生的一、三、五类补给品却时常误投于德军防区,载运补给品的运输机及滑翔机也不时遭德军防空炮火击落。英军第 1 空降师的情况尤为窘迫,由于空投点距作战目标过远导致兵力分散,德军装甲部队对空投区的猛攻更使这些没有重型火力的伞兵心力憔悴,实际送到的补给品不足 20%,其余物资则通通落入了德军手中。这种因空投失败所造成的结果,直接影响空降部队后续战力,并成为日后作战失败主因之一。

(五) 通信失灵

9月17日12时30分至 14时00 分,英、美空降部队于目标区空降后,所携行的无线电,大多通连失灵,不但致使各空降部队及指挥官间的无法连络,更使盟军统帅部才一开始就对这支「市场部队」失去联系而无法掌握(尤其是英军空降第 1 师全师通信不通),不但让空降部队与后援部队出现「前后不相及」之窘境,更让后续梯次空降的波兰伞兵旅无法得知空降场早已被德军控制的重要情资,因次在实施空降时遭到德国空军与地面防空火力的强烈攻击,让波兰伞兵第 1 旅在着陆前就已损失惨重;此外,对执行地面作战之「花园部队」而言,作战方始即与「市场部队」失去联络,最后导致各自为战的局势。此外,由于通信失灵,第 30 军的装甲部队推进期间,几乎无法获得空中火力的支持,因为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都接到指示:为避免误击,绝对不可攻击任何推测的目标。这让盟军享有制空权的优势尽失。

(六)未能运用当地反抗势力

所谓「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1944 年间,德军所控领的荷兰境内约有三支实力较大的地下反抗势力,主要散布在安恒市、奈美根及深恩附近地区。大战期间,这些地下反抗势力一直都和盟军保持密切的联系,担任着敌后情报搜集及破坏的工作。然而,盟军统帅部在所策划的「市场花园作战」计划过程中,并未采纳荷兰流亡政府的建议,将荷兰境内的地下反抗势力纳入战斗编组,以策应盟军的空降作战,当时这几支颇具战力的荷兰地下抗暴军,甚至被英军讥为「成事不足的乌合之众」,从计划开始一直到作战结束,盟军从头到尾都未与地区内之地下抗暴军合作,以策应「市场花园作战」之进行。若能善用这些地下反抗组织,盟军空降部队的进展或许会相对顺利,至少在通信的部分,荷兰全国的有线电话网都在荷兰地下抗暴组织的掌握中,若蒙哥马利知道这一点,通信失灵的解决方案「只需要拿起电话就成了」。未能善用在地力量,实为盟军「市场花园作战」之重大失误。

二、德军作战成功之因素:

空降突击作战有其风险,从「市场花园行动」中台们可以窥知一二。在空降作战中,由于作战地域在敌国境内,因此后勤给养与后续增援部队之接应就成为空降部队最迫切需要的一环。德军此次「市场花园」反空降作战之成功,固然归因于盟军过于轻敌、情报错误、作战计划草率、战备准备不周、空投堡选定不当、持续战力无法维持、天气欠佳等因素。但德军反空降作战诸作为,仍有许多可供台军爰引借镜之处,分述如下:

(一)装甲部队迅速部署

「市场花园作战」初始,德军掳获盟军空降作战计划,让摩德尔元帅能够迅速且正确判断出盟军空降作战部队缺乏地面机动力、重型武器装备与持续战力薄弱等限制因素。在了解敌整体空降作战构想后,及时下达适切之反空降作战决心与指导,掌握反空机降「先机」;并针对盟军空降弱点,迅速部署麾下党卫军装甲第 9 师与第 10 师之装甲战力,借装甲兵强大之机动力、火力、震撼力,主动求敌决战,因此虽然盟军「市场部队」同时于深恩、奈美根、恩和芬等附近地区空降着陆,使得德军守备阵地纵深过长,难以首尾兼顾,甚或前后方遭敌夹攻。但由于装甲部队能运用其高度机动力,适时弥补阵地间隙及配备薄弱处,反而使缺乏重型火力与装甲战力之盟军伞兵部队陷入苦战,为反空降作战奠定了胜基。

(二)截断敌补给线,使敌其后续持援战力增援顿挫

由「市场花园作战」中台们可以了解到「补给线」的重要性。当后方支持补给基地距第一线相当距离时,其危害程度相对增加,所以必须要利用各种作为來确保之,方能有效支持第一线部队作战,不过作战时为求作战安全与行动弹性,除以原來之补给线为主外,亦可依状况再规划若干「补给参考线」与「预备补给路线」,作为前方作战部队「辅助」及「应变」之用。而在「市场花园作战」中,安恒区域被德军所掌握时,盟军对安恒地区的后勤空投补给及所有支持,均被德军完全切断,只能让着陆场之盟军在无支持下独立作战,终于战斗至弹尽粮绝下被击溃;此一例证,充分显示军队作战若需置重兵力于护卫补给在线,必然削弱其主战兵力,致两军决战时力量分散,反而不利作战。

(三)充分利用地形,成功阻挡盟军装甲部队推进

德国伞兵第一军团司令司徒登上将深谙荷兰地形,明白第30军的战车在荷兰多沼泽与湿地的状况下,将不利于展开,难以发挥装甲兵应有之火力与震撼力。尤其在掳获「市场花园作战」之作战计划后,了解第 30军的攻击路线是沿着一条狭窄的公路(69号公路,又称岛屿公路)推进。司徒登立刻沿岛屿公路周边村落布署反装甲火力,让30军的战车在无法展开的岛屿公路上被打得动弹不得。彻底粉碎了在安恒被包围的英军空降第1师援军到來的最后希望。

图十:英军第 30 军的战车受制于「岛屿公路」

本文由“战例译注小组”翻译,“这才是战争”整理编写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于 2025-11-20 16:42
收藏
1
上一篇:战舰世界,揭秘齐格飞副炮128口径,半副炮配置为何不逊色? 下一篇:小花仙,揭秘紫罗兰精灵王齐格飞的三大形态,黑化齐格飞展现帅气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