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20个奇幻神话,收藏起来给孩子讲述的经典故事!

太棒了!《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宝库,充满了奇诡的想象和丰富的地理知识。挑选20个经典故事,讲给孩子听,既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也能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源头。
以下是从《山海经》中挑选的20个经典神话故事,适合讲给孩子听:
"创世与神祇相关:"
1. "盘古开天辟地 (Pangu Separates Heaven and Earth):" "简介:" 描述了宇宙初始时,盘古巨人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后挥动巨斧,将天地分开,最终身化万物,创造了世界。 "寓意:" 创造、奉献、世界的形成。
2. "女娲抟土造人 (Nuwa Shapes Humans from Clay):" "简介:" 女娲用黄泥抟土造人,创造了人类。后来又炼五色石补天,治平洪水。 "寓意:" 人类的起源、母亲的伟大、修补错误、带来希望。
"神兽与异人:"
3. "精卫填海 (Jingwei Fills the Sea):" "简介:" 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亡,灵魂化作一只名为“精卫”的小鸟,日复一日地从西山衔来小石子和

相关阅读延伸:《山海经》20个经典神话故事,收藏讲给孩子听!

《山海经》20个经典神话故事,收藏讲给孩子听!

《山海经》作为华夏上古奇书,藏着最瑰丽的神话想象与最坚韧的民族精神。以下20个故事褪去晦涩、保留精髓,既有奇幻情节又含成长道理,适合讲给孩子听,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发芽~

B01 女娲造人

天地初开,山川秀美却寂静无生气。女娲抟黄土仿自身模样捏泥人,吹口仙气,泥人便欢呼着喊“母亲”。后来她取藤条蘸泥浆挥洒,泥浆落地皆成凡人,还为人类制定婚配,让生灵繁衍不息,成为华夏“创世母神”。

B02 黄帝战蚩尤

九黎首领蚩尤铜头铁额,率部侵扰中原。黄帝为护百姓,率熊、罴等神兽出征涿鹿。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浪,黄帝派应龙蓄水、女魃止雨,得九天玄女兵法相助,终以轩辕剑斩蚩尤,统一华夏,被尊为“人文初祖”。

B03 精卫填海

炎帝幼女女娃驾舟东海,遭龙王之子寻衅溺水而亡,魂魄化为花羽白喙的精卫鸟。她栖于发鸠山,每日衔西山木石填海,誓言警示后人。虽海燕劝弃,她仍风雨无阻,千年万载不止,终感动天地,东海之畔浮现新陆地。

B04 盘古开天

太古宇宙如混沌鸡子,巨人盘古沉睡一万八千年后,持斧劈开黑暗: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他头顶青天、足踏厚土,每日长高一丈撑持天地,又经一万八千年力竭而亡。其身化为风云、雷霆、日月、山川、草木,孕育出万物生灵。

B05 雷泽华胥

人首龙身的雷泽神爱慕圣女华胥,在她前路踏出巨印。华胥踏入后电闪雷鸣,二人结为连理,生下智慧超群的伏羲。伏羲推演八卦、创立人族文明,这段传说成为华夏繁衍的美丽开端。

B06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牛头人身、通体透明,见百姓受疾病之苦,立誓尝遍百草。他持天帝赭鞭遍历山川,辨明药性,教民播种五谷、采药治病,曾因尝断肠草险些丧命,最终崩于长沙之野,被尊为“药王神”。

B07 伏羲画卦

伏羲居渭水之滨,见部落民智未开,登卦台山仰观天象、俯察万物,历时三载悟阴阳之道。受黄河龙马负图、洛水龟背呈文启发,创乾、坤、震等八卦,教民渔猎农耕、推演历法,开启中华文明智慧之门。

B08 千年应龙

应龙生双翅、鳞身脊棘,随黄帝战蚩尤时,以尾画河截断敌军;大禹治水时,又以尾疏导洪水,开江凿河让百川归海。它常化老者指点百姓,其矫健英姿载于古玉石刻,是征服自然的勇气象征。

B09 北溟鲲鹏

北冥巨鱼鲲,背若泰山,化鸟为鹏,翼若垂天之云。鹏奋起而飞,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奉天帝之命扫除妖氛,受封“九天鲲鹏”,成为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精神象征。

B10 西王母

西王母居昆仑玉山,上古时豹尾虎齿、掌瘟疫刑罚,东汉后演变为福佑众生的吉神,手握长生不老药、掌管蟠桃盛会。嫦娥奔月、后羿得仙丹,皆与她相关,形象演变藏着古人对善恶生死的思考。

B11 燧人取火

上古人类茹毛饮血、饱受寒兽侵扰。燧人氏见啄木鸟啄木生火,顿悟折木钻火之法,教民熟食、驱兽,让人类告别黑暗,被尊为“火祖”,商丘燧皇陵至今香火缭绕。

B12 仓颉造字

仓颉双瞳四目,见鸟兽足迹、山川纹理受启发,历时三载创象形文字:“日”画圆、“月”描弯、“山”勾峰峦。字成之日天雨粟、鬼夜哭,汉字让文明得以传承,他被尊为“造字圣人”。

B13 玄鸟生商

黄河之滨,玄鸟堕卵,有娀氏女简狄吞卵受孕,生下契。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成为商族始祖,《诗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记载此事,见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B14 金睛无支祁

淮水怪兽无支祁形似猿猴、力逾九象,兴风作浪吞噬百姓。大禹召集群神擒获它,以铁索锁颈、金铃穿鼻,镇压于龟山脚下,淮水平息,彰显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

B15 火正祝融

祝融居衡山,号“赤帝”,教民钻木取火、熟食取暖,还善音律,弹奏《九天》之曲振奋民心。他与水神共工大战,以火克水,留下“水火不相容”典故,成为光明与温暖的象征。

B16 女娲补天

共工触断不周山,天塌地陷、洪水烈火肆虐。女娲采泰山五色石,以神火熔炼九日九夜补天,断鳌足为天柱,积芦灰止洪水,救万民于水火,彰显灾难面前的担当精神。

B17 共工触天

共工与祝融争帝大败,羞愤撞断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河倒灌人间。这场大战既造就“水火不相容”典故,也藏着古人对力量与冲突的思考。

B18 吴刚伐桂

吴刚醉心仙道却不专心修行,天帝罚他月宫伐桂,许诺砍倒即可成仙。可桂树随砍随合,他千年挥斧不止,木屑飘落为人间桂花,成为中秋佳节的浪漫注脚。

B19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有功,得西王母不死仙丹,嫦娥误食后飘向月宫,虽居琼楼玉宇却孤寂悔恨。后羿遵其嘱托,月圆之夜制饼祭月,夫妻得以团聚,衍生出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B20 后羿射日

十日并出导致大地龟裂、草木枯萎,后羿不忍百姓受苦,登昆仑山巅,九箭射落九个太阳,留一日照明,让万物复苏,成为万民敬仰的英雄。

这些故事藏着勇气、善良与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珍贵瑰宝。需要我把每个故事的核心道理提炼成短句,方便你讲给孩子时快速点明吗?

在电脑版上体验更高效的写作 →

发布于 2025-11-19 06:13
收藏
1
上一篇:解锁宝宝“最强大脑”!趣味小游戏助力大脑协作力飙升 下一篇:这几个国产奇侠神仙,有望挑战复联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