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大获全胜,而刘备则是全军覆没,最后是死的死,降的降,以至于就有讹传说刘备已经于乱军中死了。而此时东归东吴的孙尚香,也就是与刘备结婚三年,又被孙权骗回吴国的孙尚香守寡多年,此时却闻此凶讯,径到江边,望西遥哭,然后竟然投江而死,殉情刘备了。此事让人震惊,也让人感觉十分蹊跷,对于刘备的完美形象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但是在情理上又感觉十分突兀。
一、政治婚姻,太冷酷的理性
对于刘备与孙尚香的婚姻,既有赞美之辞,也有贬斥之言,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是这种似乎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非常矛盾,乃至自相矛盾的。有些分析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虽然听起来很理性,但是根本不现实。尤其是认为他们的婚姻是纯粹的政治婚姻,这种说法是太过理性了,理性到冷酷无情,这就显然是不现实了,因而是一个假命题,是站不住脚的。
要说刘备与孙尚香的婚姻,一定是有政治婚姻性质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说他们之间纯粹是政治婚姻,一点感情都没有,却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刘备与孙尚香的婚姻有孙刘联盟的政治需要,但是两人结婚是在赤壁之战后,这个时候双方的势力已经基本平衡,虽然是孙强刘弱,但是并没有根本性的差距了,所以一味的联合并不需要,双方联姻只是某种可能性,但绝不是必须的。
其次是,按照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这本来是孙权和周瑜的一条计策,孙尚香是被蒙蔽的,他是在见到刘备后方才同意的,因为刘备的气魄吸引了他,而他又是个不爱红妆爱武妆的人,因而双方有彼此欣赏的一面,这是双方的婚姻能够成功的最起码的基础。所以二人多多少少都是有感情基础的。
那些认为刘备与录尚香纯粹是政治婚姻,没有一点感悟基础的人,本身才是最绝情最冷酷的,只有他们才会为了纯粹的所谓政治利益而舍弃一切,所以这不是孙刘的问题,是分析者本身的问题,是他们冷酷连累了孙刘,而不是相反。
二、三国志记载与小说和电视剧演绎均不同,是思想认识与取向的不同
在三国志中并没有记载孙尚香归吴后的情况,根本没有记载,显然这个情况并在作者看来并不是特别重要的。
而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孙尚香是投江殉情而死的,这个结局是让人感觉有些突兀的,但是也有某种合理性,只是让人感觉怪怪的。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新旧版的结局并不一致,旧版中孙尚香归吴后是郁郁而终,因为被孙权所骗,无奈之下的结局,但是这个结局也明显是猜测性质的。新版则没有过多描述。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些版本有不同的描述,但是多是猜测之类,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所以不同版本的结局不同,源自不同版本的作者思想认识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但是要说两人没有一点感悟,那种太过冷酷的分析,只能说明作者冷酷, 而不能说明孙尚香本人。
三、枭石矶和孙夫人城
但是历史上确实是留下了枭石矶和孙夫人城,而且这两个重要遗址的传说也不尽相同。
三国演义小说中讲孙尚香投江殉情后,后人在江滨立庙纪念她。但是这个枭姬祠,实际上还有其他的传说,与小说记载不同。枭姬祠又叫蛟矶庙,灵泽夫人祠,蛟矶孙夫人庙,民间俗称蛟矶娘娘庙。
这个枭姬祠位于今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长江岸边的蛟矶山上。是为了项为纪念三国时期孙权之妹、刘备之妻孙尚香而建的,是著名三国古景点,也是芜湖市著名古八景之一。
只是传说不同,有的说是孙尚香在被骗归吴途中听说刘备病逝,然后投江死的。这与《三国演义》小说的描述显然不一致。但是不管怎样,它都是跟孙尚香有关,而且证明了孙刘二人感情深厚。
另一个古建筑遗址是孙夫人城,它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北。这个遗址则主要是想说明,刘备与孙尚香在一起忍受不了孙尚香的刚烈,太过担心,专门为她筑城的,说明两人关系不好。其实这个说法本身就很别扭,如果关系不好,是忍受不了,当时怎么可能结婚,那个时候就能忍受了?所以,这个说法除了说明孙刘二人感情深厚外,其他的都是猜测,而且是让人感觉啼笑皆非的,太不合逻辑,也太不现实了。只能说这些人太过无聊,太过滑稽了,以为别人也都象他们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