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有真相,揭秘上海周边6种常见野生毒蘑菇

以下为您整理了6种在上海本地常见且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野生毒蘑菇。"请务必牢记:毒蘑菇没有绝对可靠的鉴别方法,不认识的蘑菇绝对不要采食!" 图片仅供参考,实际识别需结合专业知识和谨慎态度。
---
"警告:以下信息仅用于识别和警示,绝不可作为采食依据。食用野生蘑菇存在极大风险,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1. 白毒伞 (Amanita verna / Amanita bisporigera)"
"识别特征:" "菌盖:" 初期半球形,后扁平,白色或带淡黄色,表面光滑或有细微丝状物,中心常凹陷。菌盖边缘常有残留的菌膜(卷边)。 "菌柄:" 较粗壮,白色,有时基部膨大,有明显的白色环状纹(菌环)。菌柄内部常空心或呈海绵状。 "气味:" 有时带杏仁味(但并非所有白毒伞都有,此特征不可靠)。 "毒性:" "剧毒!" 含有鹅膏毒素等,是导致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毒性稳定,即使烹饪、煮沸、油炸也无法去除。 "常见环境:" 落叶林、混交林中,常与阔叶树(如杨树、柳树)

相关阅读延伸:有图有真相,6种上海本地可见的野生毒蘑菇

天气逐步升高,在树荫下、草地间悄无声息冒出了许多野生蘑菇,看上去颜色不鲜艳,甚至灰头土脸,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其中不乏有毒品种。疾控君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外出郊游,切勿采摘、食用这些蘑菇,谨防发生中毒。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2020年因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中毒身亡的有88人,其中毒蘑菇中毒占了大部分。一般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时间集中在春秋季节,尤其在雨季后,野生蘑菇更是生长迅速。

我国有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上海地处华东地区,生长的毒蘑菇与全国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毒性复杂多样,会造成不同类型的损害,以下是本市常见的野生毒蘑菇。

急性肝损害型

主要造成肝损害症状,病情凶险复杂,病死率高。

肉褐鳞环柄菇

胃肠炎型

可造成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野生牛肝菌

(正规市售的牛肝菌可食用,野生牛肝菌有部分品种会造成胃肠道损害)

黄斑蘑菇

铅青褶伞

神经精神型

造成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

土红鹅膏

小毒蝇鹅膏

虽然我们生活在城市中,但随着城市绿化越来越好,有不少树林和绿地适合毒蘑菇生长,而且它们看上去和我们平时吃的食用菌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民间流传的一些分辨毒蘑菇的方法,比如看颜色是否鲜艳、是否有虫等,很多都没有科学依据,照着这个标准可能踩“雷”。为避免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市民朋友们切记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从正规的市场、超市、餐饮店等购买栽培的食用菌更安全。

发布于 2025-11-18 19:43
收藏
1
上一篇:平潭线上商超创新解锁,便民服务新模式引领生活便捷潮 下一篇:东北森林里的美味探秘,东北常见蘑菇品种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