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揭秘,探寻四大深海神秘神鱼的传奇故事

《山海经》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四大深海神鱼”这样一个固定的神兽组合。不过,书中确实描述了几种生活于深渊、海中或与水相关的强大神鱼/水生神兽,它们可以被视为深海或水域的强大存在。
以下是一些可以被认为是《山海经》中代表深海或强大水生力量的神鱼/相关生物:
1. "鲲 (Kūn)": 出现在《北山经》和《大荒东经》中。 描述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鲲是北海(北冥)中巨大的鱼,体型浩瀚,是《山海经》中最具代表性的深海/巨兽之一。它本身不是“鱼”的典型形象(化为鹏鸟后完全不同),但其源自深海,体型无匹,是强大的象征。
2. "鯤 (Kǔn)": 出现在《海内北经》中。 描述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赤蛇,手足赤,方曰鯤。”

相关阅读延伸:《山海经》中的四大深海神鱼

一、何罗鱼

何罗鱼,异鱼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一首而十身。其说始见于先秦,有记载于《山海经》的《北山经》、《五藏山经》等章节。

何罗鱼是一种怪鱼,一个脑袋十个身子,声音像吠犬,据说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痈肿病,另一说此鱼可御火。

胡文焕图说云:“亦可以御火。”杨慎补注云:“何罗鱼,今八带鱼也。”吴任臣《广注》引《异鱼图赞》云:“何罗之鱼,十身一首;化而为鸟,其名休旧;窃糈于舂,伤陨在臼;夜飞曳音,闻舂疾走

二、滑鱼

滑水发源于此山(求如山),向西流入诸水。滑水中有很多滑鱼,形状如鳝鱼一般,背部呈现红色,发出的声音如琴声一般,人吃了它可以治疗瘊子。

《山海经》记载:“食之以疣。”。说,吃了滑鱼的肉可以一种叫疣的皮肤病。

三、鲮鱼

陵鱼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怪鱼,人脸却有鱼类的身体,有手与脚,属半人半鱼的姿态,栖息在海中。《山海经》提到人鱼的有好几处,都说它活在山溪中,看描述可能是鲩,即娃娃鱼,不是神话中的人鱼。

四、鲲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从庄子的短短几句词中就能看出,鲲鹏的巨大可谓是稀世罕见。千里有多长?从北京到上海才堪堪一千公里,如果只将鲲鹏算作一千里的大小,那它的周身大小也足以覆盖整个东三省了。按照地球的整体面积来算,一百只鲲足以布满地球的整片天空。足以见鲲鹏之体积,人类在它面前就像一粒微尘一样。

关于鲲鹏,还有一个佛教相关的传说。

佛教经书中所描绘的鲲鹏其实就是金翅大鹏鸟,又叫做“迦楼罗”,是佛教的护法神兽。

发布于 2025-11-18 16:23
收藏
1
上一篇:上古神韵,鱼影流转,探寻山海经中那些舌尖上的美味传奇 下一篇:山海奇谈,何罗鱼,十身一体神异兽,痈肿顽疾一疗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