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影视巨头华谊兄弟,被旗下新贵超越,复兴之路何在?

“昔日王者被小弟赶超,华谊兄弟复兴无望?” 这个说法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成分,但确实反映了华谊兄弟近年来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困境。与其说“复兴无望”,不如说华谊兄弟正处在一个艰难的转型和求变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可以帮助理解当前的状况:
1. "辉煌的过去:" 华谊兄弟在电影市场巅峰时期,是中国的“电影航母”,拥有强大的投资、制作、发行能力。 王家卫、陈凯歌、冯小刚等顶级导演,以及周杰伦、冯绍峰、杨幂等众多明星都是华谊的“自家”资源。 曾主导或深度参与了《无间道》、《大腕》、《集结号》、《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等一系列现象级影片的发行,市场号召力极强。
2. "当前的困境:" "市场地位下滑:"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众多新的、更具活力的影视公司(如腾讯视频+光线传媒、阿里巴巴+博纳影业、爱奇艺+安乐影片等形成的几大集团,以及众多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公司)。华谊在制作和发行端的绝对优势不再,市场份额被蚕食。 "“小弟”的崛起:" 新兴公司往往更适应市场变化,更擅长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

相关阅读延伸:昔日王者被小弟赶超,华谊兄弟复兴无望?

媒体消息称,华谊兄弟实际控制人王忠军、王忠磊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510万股和2530.41万股,合计减持3040.41万股,减持比例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09%。

从下图来看,王忠磊减持比例较高。

图片源自证券之星

网友戏称,华谊都从30多块跌到了4块多,还坚持啥?怕不是又要买什么收藏品(暗指王忠军)?或是又闹绯闻要赔钱了(暗指王忠磊)?

其实30多块,还不是华谊的最高光时刻哦,跟着风云一起来看看。

华谊从2009年上市,股价经历大涨大跌,赚的赚疯,亏的亏死。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开闸,华谊兄弟是第一批上市股票,造就了大批股市明星,包括知名导演冯小刚、张纪中,演员黄晓明、李冰冰、罗海琼、陈思成、张涵予、胡可等。

按照华谊兄弟当日收盘价70.81元计算,明星账面价值排名前三如下:

  1. 持有288万股的冯小刚,账面价值高达2.04亿元;
  2. 持有216万股的张纪中,账面价值高达1.53亿元;
  3. 持有180万股的黄晓明,账面价值高达1.27亿元。

2010年上半年,华谊兄弟股票“10转10”,什么概念?翻翻啊翻翻!

冯小刚的股票变成了576万股、张纪中432万股、黄晓明360万股,李冰冰、张涵予则都是72万股。

2018年11月初,明星们所持股份均已解禁流通,张纪中和冯小刚开始减持,退出了华谊兄弟的十大流通股股东榜,其财富值不言而喻。

不得不说,马云的财运真的很好,总能在合适的时机做正确的事。

2010年11月1日,华谊兄弟1.36亿股限售股解禁,马云当时持有的2764.8万股全部解禁:

  • 当月30日,马云减持了其中的300万股,套现9012万元;
  • 2011年5月6日,马云再次以每股16元卖出华谊兄弟1109.16万股,成交金额达1.77亿元;
  • 2013年6月3日,马云又以每股30.22元的价格卖出华谊兄弟308.87万股,金额达9364.94万元;最近一次减持,马云再次套现约2.6亿元。

累计下来,即使不考虑分红收益,马云单是抛售华谊兄弟股票就套现超过6亿元,而马云目前仍持有华谊兄弟4.13%股份,按目前股价计算,价值超过10亿元。该赚到的钱,都到位了。

2019年1月,阿里影业借给华谊兄弟7亿元,为期5年。表面来看,华谊兄弟目前的发展情况,及受疫情的影响,这5年悬;而资本运作层面,可能并不亏。

带头大哥华谊,被小弟光线赶超,滋味可酸爽?

华谊兄弟从1994年成立,到如今已经走过26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推出过上百部影视作品,更是中国排名前三的影视公司之一。

2015年,华谊兄弟以900亿市值傲视群雄,风光无限,如今在100亿徘徊,稍不留神就跌破百亿。

曾经的“小弟”光线传媒,却稳扎稳打,以2012年电影《泰囧》为起点,与“王者”的差距不断缩小,直至2014年,光线传媒赶超华谊兄弟摘得年度票房桂冠,后者跌下神坛。

进入影视行业,光线传媒相比华谊整整晚了10年,这意味着影视圈的头部资源,知名导演、演员等都与之无缘。

但从2019年的公司财报看,似乎只有光线独善其身。万达净利润亏损超47亿,华谊净利润亏损超39亿。只有光线,净利润9.5亿!

光线传媒的逆袭,华谊兄弟的落寞,网传与两家公司的老板有着很大的关系。

华谊兄弟的老板们:王中军王中磊,百度搜索结果一大堆,基本围绕着三个谜团:

  • 兄弟之谜:中,还是“忠”;亲兄弟,还是堂兄弟;谁主内,谁主外?
  • 假货之谜:王中军收藏的是真货还是假货,为啥卖给袁立的是假的呢?
  • 绯闻之谜:王中磊“收藏”的是女明星。。。。(此处略过,感兴趣自行搜索)

其它内容无非就是彩虹pi了,当创业史看看就好。

而光线传媒的老板王长田呢?与王家兄弟们的“不务正业”相比,低调的王长田似乎更专注于影视领域。

事实上,自2006年光线开始涉足电影业务后,长达6年一直表现平平。

王长田为此耿耿于怀,“光线最弱的就是拿不出一个代表作来。”

用小成本撬动高票房,王长田被业界贴上擅长“以小博大”的标签。

转机出现在2012年12月,《泰囧》上映爆红,以3000万元的投资成本逆袭攫取12.67亿元票房,投资回报率惊人。尝到甜头的王长田开始调整策略,在中小成本的青春、喜剧片上大做文章。

自《泰囧》开始,找到合适路线的光线几乎每年产出爆款——《致青春》、《匆匆那年》、《港囧》、《大鱼海棠》、《美人鱼》以及引进的日本动画《你的名字》,收益匪浅。其中,全部启用新人的《谁的青春不迷茫》,按2000万元的制作成本、1.8亿元的票房计算,最后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60%,被网友称“谁的青春不迷茫,票房空手套白狼”。

今年国庆期间《姜子牙》上映首日,票房就破了2亿,刷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中国影视动画电影首日票房新记录,这两部电影的出品方都是光线传媒。

与之相比,王家兄弟的能力不能真信“戏说”,而更多是在资本运作上“以小博大”。

上市前,华谊兄弟先后进行了3次资金募集,通过“私募-回购-再私募-再回购”的滚动操作募集近4亿元。上市后,华谊兄弟开启海量融资模式,并收购掌趣科技、银汉科技、英雄互联、超凡网络等公司股权,在一买一卖中实现巨额投资回报。

2013年-2017年间,华谊兄弟减持掌趣科技股票共23次,累计套现28.15亿元,相比起最初投资的1.5亿元,投资获益高达26.65亿元。

2017年6月,华谊兄弟以6.47亿元价格抛售银汉科技25.88%股份,投资回报率约92%。

从华谊兄弟整个业务版块营收来看,产业投资收益占比逐年上升,并在“去电影化”后取代影视娱乐版块,成为公司营业利润的主力

投资touji,钱来得快,去的也快。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业绩靠投资支撑的华谊兄弟而言,复兴无望。

发布于 2025-11-18 14:33
收藏
1
上一篇:LOL主播王者小弟solo黑白险胜,网友热议,真的赢了吗? 下一篇:王者荣耀不正经教学,带头大哥周瑜与小弟们的欢乐冒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