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再斥这部动画,却仍被其独特魅力折服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深受宫崎骏影响或风格上与之有相似之处的动画,有时也会被他评论,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宫崎骏的“批评”通常是基于他的标准和价值观:" "对自然的敬畏:" 宫崎骏的作品中,自然常常是神圣、强大且需要保护的。他可能会批评那些将自然工具化、破坏自然平衡的作品。 "对人类本性的探讨:" 他关注人类的善良、勇气,但也批判贪婪、自私和战争。他的批评往往指向作品是否传递了积极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 "对叙事和细节的坚持:" 他以其细腻的画风和对细节的打磨著称,有时可能对粗制滥造或过于商业化的作品表示不满。 "并非针对“风格相似”:" 他并非反对学习前辈或追求类似的美学,而是反对失去自我、仅仅模仿或迎合市场。他希望看到有灵魂、有思考的作品。
2. "“又又又被骂”反映了宫崎骏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宫崎骏是动画界的巨擘,他的评价标准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很多动画创作者在创作时,或多或少会受到他的影响,也自然会成为他审视和评价的对象。 他的“

相关阅读延伸:这部动画又又又被宫崎骏骂了一遍,却也有独特的魅力


1993到2003,这十年间,是吉卜力启用新人导演最多的阶段。

这其中不仅有宫崎骏和高畑勋两人年龄渐长,精力下降的原因,也因为吉卜力一直以来作品都是这二位熟面孔执导,注入新鲜血液也会让观众耳目一新。

在2002年,吉卜力的制作人铃木敏夫同时策划了两部动画,其中一部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曾经找过著名动画导演细田守来执导。

但最后这部动画中途换帅,导演又换成宫崎骏,这其中内情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另一部动画也是由吉卜力启用的新人导演森田宏幸,这部动画就是今天要和各位聊的——

《猫的报恩》

吉冈春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少女,一日和同学在路上聊天打屁,却正好遇到一个过马路不看红绿灯的作死小猫。

吉冈春靠着为了上学不迟到练出的跑步能力,及时在卡车前救走了这只猫。

谁曾想,她救的这只猫居然是猫王国的太子,吉冈春就被整个猫王国当作恩人。

猫王国报恩的方法就是送给吉冈春包年的老鼠套餐。

除此之外,整个王国上下也准备她去猫王国玩耍,猫国王还要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做王妃。

其实吉冈春并不特别讨厌猫的生活,她想到每天可以不用工作,吃了睡睡了吃,这样的死宅生活貌似也不错,就随口答应了猫王国的使者,决定去猫王国。

可转念一想,吉冈春和猫也就见过一次,才不希望做陌生猫的老婆。

这时不知道从哪传来的神秘声音提醒吉冈春,可以去猫之事务所找人帮忙。

吉冈春找到了猫之事务所,颜控体质的她,看到猫之事务所的猫男爵是个帅猫,立刻走不动道了。

猫男爵和他的朋友胖胖都决定来帮女主,他提醒吉冈春,即使到了猫王国,也一定要保持自我。

晚上来接吉冈春的猫王国一行猫如期而至,猫王国的仆人们已经按照王妃的标准给女主梳妆打扮。

她虽然一直觉得自己只是过来逛逛,并不打算真的住下,但最后却觉得猫王国也不错,首饰和衣服都漂亮。

然鹅,正当吉冈春沉浸在这美好的感觉中时,她居然随之长出了猫耳朵,开始往猫的样子转变。

可好死不死地,先陪着女主来到王国的胖胖也因为吃得太多,晕在了果冻里。

最后还是猫男爵乔装打扮一番,混在了猫国王的宾客之中,前来解救女主。

吉冈春一行人闯过了猫国王布下的迷宫,来到了连接人类世界和猫王国的高塔上。

整个塔却被猫国王炸毁,眼看再也无法回到人间了。

前边出现的猫之事务所的乌鸦,后期也成了拯救吉冈春的重要角色。

由于吉冈春小时候也曾救过小雪,小雪才决定出手帮助她,而吉冈春在这些人的帮助下顺利逃离了猫王国。

只是由于塔顶毁坏,前往人类世界的入口也挪到了天上,女主摆出日漫标配的从天而降姿势,准备以头抢地,和大地来个亲密接触。

(《猫的报恩》、《千与千寻》、《天气之子》)

就在快要坠地的时候,猫之事务所的乌鸦找来了他其他乌鸦朋友,帮助吉冈春返回人间,吉冈春也从这次冒险中获得了成长,变的更认真的对待生活。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如果从所有吉卜力的作品来看,《猫的报恩》显然不是最深刻的那部,但导演森田宏幸确实也把一些思考融进了影片中。

《猫的报恩》的内核,更像大部分是现代人生活的写照。

对很多人来说,繁重的工作已经让人不堪忍受,可能几乎每个人都想过,每天睡足懒觉,吃吃喝喝也挺好。

森田宏幸认为如果止步于吃饱喝足的生活,那只是在随波逐流而已。

最重要的是在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之后,努力的获得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这也是吉卜力一以贯之的自我成长主题,无论是《千与千寻》还是猫的报恩的姐妹篇《侧耳倾听》都曾有过类似的表达。

不过这部动画当然不只是表达的东西有内涵,他的伏笔回收一样精彩。

比如动画前半部分,吉冈春的母亲提了女主儿时也曾经救过一只小猫的事。

后期那只小猫——也就是小雪就成了引导女主前往猫之事务所,劝导女主不要留恋猫王国的关键性角色。

前边出现的猫之事务所的乌鸦,后期也成了拯救吉冈春的重要角色。

这也正应契诃夫的那句话——

“如果在第一幕写墙上挂着一把枪的话,那么在后边一定要开枪。”

虽然动画中不会像话剧一样,每一个道具都是伏笔,但那些着墨颇多的角色或者道具大多还是会在后面发挥巨大作用。

《猫的报恩》里的伏笔回收正是标准的设计,这才会让故事更集中,而不是导演随意的安排一些情节,或者偏离主题太远;或者挖坑不填。

这部作品除了剧情和表达内涵上很优秀,也有着很丰富的镜头语言。

比如在前面猫王国的使者来劝导吉冈春的时候,吉冈春内心产生了动摇。

这时候导演就拍了一小段摇曳花朵的空镜头,来体现女主动摇的心态。

而全片有两处倾斜的画面,一处是拍女主拯救猫王国之后,一群猫跟着闯进她的学校;一处是拍猫王国的城堡。

这两处的镜头语言都是十分契合的,第一处倾斜表现女主的惶恐心理,第二处倾斜则体现猫王国的邪恶。

除此之外,导演也用合乎逻辑的镜头语言,表达了人物实力的强弱关系。

比如在吉冈春跑进迷宫的时候,导演用俯拍的角度和远景的景别去画吉冈春一行人,而用仰拍角度搭配近景和中景的景别去画猫国王。

在画面中占据空间更大的猫国王显得更有气势,而吉冈春这几个人则显得气势不足。

而等到猫伯爵识破了猫国王的计策,打破了猫国王用士兵布下的陷阱,导演这时候也开始用近景和中景画主角团,让主角团和猫国王显得气势相当。

全片最关键的一处,导演也曾用镜头语言暗示了剧情的走向。

这时候明明猫伯爵刚比剑赢了猫国王,吉冈春也快跑到了前往人类世界的入口,但这时候猫国王的站位却要高于猫伯爵。

随后观众才知道,这是因为主角一行人还没有摆脱困难,猫国王预料到了因为高塔坠毁,通往人类世界的入口也移动了,这会让主角团陷入困境。

导演就是用这些一个个精细的镜头语言,让形式和内容做到统一。

如果无视剧情,只是随意安排一些镜头的设置,那样只会让这部动画想要表达的效果大减。

镜头的景别、人物的位置,都是动画和电影这样的视觉艺术需要考虑的元素。

虽然这部动画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女主虽然有了不少成长,但是她自身的努力却很少,主要是帮手比较实用,这并不能很好的体现主角的能动性。

估计这也是导演挨宫崎骏骂的原因,毕竟宫崎骏的电影里,主角几基本都是靠自己解决问题的。

不过话说回来宫崎骏的高标准也是出了名的,他一“疯”起来连早期自己的作品都要骂一遍。

但对于一个第一次获得独立执导机会的人来说,能表达一些东西,镜头语言也够精彩,这就足够了。

发布于 2025-11-18 13:53
收藏
1
上一篇:巫师3,血与酒全支线任务攻略——魔力之所位置图文详解 下一篇:揭秘中国审美十大顽疾,反思与重塑传统美学的现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