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一的儿子回来说,他们班排名年级第二的同学是个“凡尔赛”。
还给我解释了“凡尔赛”的意思,简单的来说,就是低调的炫耀。
他说他们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几个关系好的围在一起吃饭,“凡尔赛”也在其中,大家边吃边聊,热闹得很,大家天南地北胡说八道,聊着聊着就聊到这次刚出来的考试成绩。
说到这里,他长叹了一口气,好像历经沧桑似得强装大人深沉的样子,让我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他说考试成绩就像个“照妖镜”一样,让人非常不喜又没有办法,能让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全部显露无所遁形。
我对他这种边讲边感叹的模式已经习惯,很是配合的附和着,他也没有要我发表意见的意思,就自己接着讲。
就在大家纷纷议论自己这次考试的得失的时候,“凡尔赛”一脸忧伤检讨般地叹息,说他这次没考好。
他的话一说完,大家都停下了吃饭的动作,激烈的讨论声好像突然被人按下了暂停键。目光一致看向他,表情各异。就在他还没反应过来时,餐桌响起了一片起哄声,大家异口同声笑骂道。
“滚!”
很快这边的动静引起了别班的同学,大家纷纷过来加入讨伐中。
“你年级第二,还说没考好,让我们情何以堪!”
“过了啊,谦虚过分就是骄傲!”
“你厉害!你牛!哥服你!”
“低调的奢华,厉害”
…… …… ……
“凡尔赛”成了大家的“公敌”,对于这种吵闹指责调侃式的“围攻”他不以为然还乐在其中,和大家笑闹成一团。
儿子当时给我讲的时候,虽然嘴上愤愤不平,其实心里是很羡慕“凡尔赛”。
他问我,“凡尔赛”平时看着也不努力,作业还有时不能完成,为什么他还考的那么好,我这么努力还没有他考的好,我觉得努力没有意义,还不如就像他那样轻松呢。
对于儿子的“灵魂拷问”和委屈神情,我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
让自己心绪平静下来,我给他提了几个建议,让他好好想想,然后再讨论。
1、“凡尔赛”在学校不努力,作业不完成,是你眼睛看到的,他回家努力没努力,学习没学习你并没有看到,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并不是事实。
2、你多观察观察,他在学校的不努力不完成作业,是在上课时还是在自习或者课间?都是哪些科目?
3、他是不是个神童天才或者天赋异禀的人。
当时儿子就否定了第三条,我想也是,如果是神童天才早就不在这里了。
隔了几天,儿子回来说,“凡尔赛”自习课偷偷刷题呢,我都看到了,听别的同学说,他还在外边偷偷补课呢。哼,问他他还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不说实话。
儿子一副后怕的表情激动的絮絮叨叨着他的发现。
怪不得他考的那么好,还故意那么说。他还对课间背历史的同学说,死背有什么用,你看我就从来不背,照样考得好,不用努力还能考的好。他是想麻痹人,让别人也像他那样玩,让大家永远不能超越他。
感叹“凡尔赛”的心机太深了,都是伪装高手,他的话再也不敢全信了,我差点上了他的当,还好我慧眼独具,识破了他的“诡计”,不然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就太傻了。
说一定要好好努力,下一次一定要超过他。
我看着他挥舞着拳头,给自己加油鼓劲的样子,心里感慨不已,同学之间也斗心眼。
怪不得人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