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意大利 / 法国 / 瑞士电影《奇美拉》。
片名La Chimera(2023),别名盗墓奇美拉(台)。
1980年代托斯卡纳的阳光,照着刚出狱的英国考古学家亚瑟。
他有种奇特的本事:凭直觉就能找到古墓位置。
亚瑟和一群盗墓贼合伙,挖出古董卖给神秘商人斯巴达克。
他更深的痛苦,是失去了爱人贝尼亚米娜。
贝尼亚米娜是富孀弗洛拉的女儿。弗洛拉拒绝相信女儿失踪的事实。
亚瑟总穿着那件皱巴巴的白色亚麻西装。这衣服是他学者过去的印记,也是当下潦倒的写照。
他挤在堆满杂物的铁皮屋里。这里却吸引了一个年轻女人,意塔莉。
她是弗洛拉不收钱的女仆兼学生。唱歌跑调,却无比真诚。她偷偷抚养着两个孩子。
被弗洛拉的女儿们赶走后,意塔莉带着孩子和一群母亲,住进了废弃车站。
车站里没有产权争夺,只有互助。女人们种菜、带孩子,笑声回荡在空旷的大厅。
弗洛拉困在自己的执念里。她不承认女儿已死,整日守着破败的庄园。
亚瑟是她唯一的安慰。两人一起编织着贝尼亚米娜终会回来的美梦。
所以,当亚瑟开始接近意塔莉,弗洛拉本能地恐惧。她觉得这会让女儿彻底消失。
电影里的“奇美拉”代表三个幻影:
盗墓贼一夜暴富的白日梦。
亚瑟对逝去爱情的苦苦追念。
最后是那只狮头羊身蛇尾的神话怪物,象征不可能的存在。
亚瑟渴求死去的爱人,盗墓贼渴求横财,意塔莉渴求一个安稳的家。“奇美拉”就是那些抓不住的欲望。追逐错误的欲望,就像在沙漠里追赶海市蜃楼,越追越远。
电影的影像很特别。
摄影师用了35毫米、超16毫米和16毫米多种胶片。画面质感因此多变。
有的场景色彩浓烈,有的带着褪色的旧时光味道。这不只是技术展示,更是时间流逝的无声诉说。
亚瑟团队发现一个完好的地下神殿时,观众能清晰看到:鲜艳的壁画暴露在空气中,迅速失色。这一幕满是悲伤——想紧紧抓住过去,反而让它消失得更快。
亚瑟在古墓中寻找的,不仅是珍宝,更是逝去的爱情。
他常在梦中见到贝尼亚米娜。这些梦如诗如画,美得不真实。逝去的爱从未真正离开,它换了一种方式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最终,亚瑟迷失在幻象与现实之间。
他沉溺于贝尼亚米娜的幻影,对身边鲜活的意塔莉视而不见。
直到意塔莉被黑帮威胁,亚瑟才为她挺身而出。他用盗墓得来的珍宝换回她的自由,也把自己推向了深渊。
影片最后,亚瑟疯狂挖掘。他坚信能找到通往亡者世界的大门。
一截红绳,仿佛连接了他与贝尼亚米娜。
镜头切换。
亚瑟成功跨越生死之界。他终于如愿,与贝尼亚米娜在幻梦中长眠。
追逝爱入奇美拉,
终长眠幻梦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