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小学生误信“解除防沉迷”骗局,损失2.5万元引发关注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件,反映了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潜在风险以及防沉迷系统的重要性。
根据公开的报道,这起事件的大致情况是:
1. "背景":一名太原的小学生原本因为玩游戏达到了防沉迷系统的限制,无法继续玩。 2. "诱骗过程":有陌生人(可能是通过游戏、社交媒体等途径接触该学生)以“解除防沉迷限制”为诱饵,声称可以帮学生破解或绕过系统。 3. "学生操作":为了能够继续玩游戏,小学生按照陌生人的指示,在对方的指导下进行了操作。 4. "结果":在进行这些操作的过程中,该学生的个人信息或支付密码被对方获取,最终导致其家长账户中的2.5万元人民币被骗走。
"这起事件揭示了几个关键问题:"
"防沉迷系统的重要性":防沉迷系统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限制他们过度沉迷网络游戏。此事件表明,如果这个系统被轻易绕过或被利用来实施诈骗,其保护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未成年人网络风险":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容易轻信陌生人,尤其是在追求兴趣(如游戏)的驱使下。他们可能不知道所谓的“破解”或“帮助”往往是陷阱。 "网络诈骗手段":骗子利用了未成年人想继续玩游戏的心理,提供看似能解决他们“难题”的服务,实则进行诈骗。
"

相关阅读延伸:因“解除防沉迷限制”,太原一小学生被骗2.5万

来源:山西网络举报

眼瞅开学的日子逐步临近,不少学生抓住假期的尾巴,打算再好好过把网游的瘾,结果一不小心落入骗子“解除防沉迷限制”的骗局。2月6日,记者从太原公安杏花岭分局获悉,太原一名小学生因“解除防沉迷限制”被骗子忽悠走2.5万余元。

几天前,太原市五年级学生小帅(化名)使用家长的手机玩网络游戏时,认识了一名网友。得知小帅的情况后,这名网友主动添加小帅为好友,表示可以帮助其解除未成年防沉迷限制,同时让小帅配合提供相关信息。随后,在网友的诱导下,小帅使用家长的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号和支付宝密码,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2.5万余元。家长发现被骗后报警。

对此,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临近开学的日子是骗子利用网游对学生实施诈骗的高发期,家长应反复对孩子强调,不要在网上随意添加陌生网友,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家长也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同时关闭“免密支付”,保管好支付密码,避免孩子在受到哄骗、胁迫时被诈骗分子利用。

来源:山西晚报

发布于 2025-11-16 16:13
收藏
1
上一篇:严正声明,坚决严惩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新花招行为 下一篇:数千未成年人陷“解除游戏防沉迷”骗局,幼童被骗17万警示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