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异常变化警示,警惕血糖失控风险

腿脚出现一些特定的变化,确实可能是血糖长期“失控”(即长期高血糖或血糖波动过大)的警示信号。这些信号通常反映了高血糖对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医学上称为糖尿病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需要警惕的腿脚变化:
1. "麻木、刺痛或灼烧感 (Numbness, Tingling, or Burning Sensation):" "原因:" 这是最常见的早期神经病变症状,称为“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会损害腿部和脚部的神经末梢,导致感觉异常。 "表现:" 可能感觉像穿袜子、踩在针尖上,或者有持续的灼热感,尤其在夜间可能更明显。
2. "疼痛或不适 (Pain or Discomfort):" "原因:" 神经损伤加剧或引发肌肉、关节的问题。 "表现:" 可能是隐隐作痛、刺痛、抽痛,或者感觉腿部沉重、酸胀,尤其是在行走时。
3. "感觉减退或消失 (Loss of Sensation or Painless Injuries):" "原因:" 神经损伤导致对温度、疼痛和压力的感知能力下降。 "表现:" 可能无法感觉到水太热或太冷,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烫伤或冻伤。这也是导致严重感染和坏疽的重要原因,因为小的伤口可能因为感觉

相关阅读延伸:腿脚出现这些变化,要警惕血糖“失控”

广西卫视2025-11-05 17:44:26

腿脚就像人体自带的“血糖仪”

一旦出现异常变化

可能是在提醒你

——血糖要“失控”了

这5个症状提示血糖“失控”

❗1.伤口难愈合+无痛水泡:高血糖会导致伤口缺乏营养、修复能力变慢,双腿和足部还可能出现无痛性水泡,通常2~6周会消退,千万别抓。

❗2.皮肤有“蚁走感”:常觉得腿脚的皮肤痒,像有小虫子在爬。

❗3.腿脚麻木:腿或脚经常没知觉、发麻。

❗4.小腿长“糖斑”:小腿前侧出现边界清楚的褐色斑块,不疼不痒。

❗5.皮肤皴裂:腿脚的皮肤容易变干、开裂。

控糖要降更要稳

这2个标准要记牢

1.血糖波动标准:评测方法是用一天内的最高血糖减去最低血糖,如果差值超4.4毫摩尔/升,就是血糖波动太大。

2.成年2型糖友血糖标准:空腹血糖4.4~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毫摩尔/升。

7个方法

帮你降血糖、稳血糖

1.主食加粗粮:吃米饭、面条时,加点玉米、燕麦、糙米等粗粮。

2.吃“硬”不吃“软”:选需要多嚼、不软烂的食物,如杂粮饭等。

3.吃饭慢一点:一餐吃够30分钟以上,别狼吞虎咽。

4.调整吃饭顺序:建议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肉类),最后吃主食(米饭)。

5.选对水果:看GI(血糖生成指数)和GL(血糖负荷),少吃鲜枣、荔枝、葡萄等高GI/GL的水果,可选苹果、桃子等升糖较慢的水果。

6.烹调方式简单化:多选蒸、煮、凉拌,少油炸、红烧。

7.坚持多运动:日常别久坐,多散步、打太极等。

控糖需要长期坚持

平时多留意腿脚的变化

腿脚出现上述异常

别忽视,及时检查血糖

早干预早安心!

来源:广西疾控

图片:AI生成

发布于 2025-11-12 03:13
收藏
1
上一篇:勇攀产业链高峰,化纤企业破解熔喷布供应瓶颈,共筑口罩产业新篇章 下一篇:82岁老人尿酸高忧心酸食禁忌,医生解惑,警惕“酸”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