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男子喜马拉雅APP抽奖成瘾,背债买“喜钻”8个月花费130多万元
这则新闻确实令人唏嘘,它揭示了网络抽奖、虚拟物品(如“喜钻”)等行为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财务状况本就脆弱的人。
以下是对这则新闻的几点分析:
1. "冲动消费与赌博心态:" 抽奖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容易诱导参与者产生“万一中奖”的侥幸心理。当这种心理被强烈欲望或情绪(比如希望快速摆脱债务)驱动时,就容易导致非理性的、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消费。
2. "虚拟物品的金融化风险:" “喜钻”作为喜马拉雅平台推出的虚拟货币/积分,虽然官方可能不鼓励或限制其交易,但在实际操作中,它可能被部分用户视为一种可以换取现实利益的媒介,甚至形成了灰色或黑色的交易市场。用户投入大量金钱购买“喜钻”,本质上是将虚拟物品的“价值”寄托在未来的实际回报上,这本身就蕴含巨大风险,类似于一种变相的投机或赌博。
3. "债务问题加剧风险:" 该男子“背债买钻”是关键因素。债务意味着他本就处于财务困境,偿债压力巨大。这种压力可能让他更渴望通过抽奖“一夜暴富”来解决问题,从而更容易被高额回报的承诺所吸引,并投入超出能力的资金。
4. "平台责任与监管问题:"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平台弹窗营销、
相关阅读延伸:下了喜马拉雅APP听书时点了弹窗玩抽奖,河南一男子背债买“喜钻”,抽奖8个月花光130多万元
“自2024年12月至今年7月,我先后充值130余万元参与喜马拉雅APP的抽奖游戏,如今背着几十万的外债。”近日,河南新乡的秦先生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反映称,偶然一次点击了喜马拉雅的弹窗广告后进入直播页面,从偶尔的充值打赏,到大额充值参与该平台抽奖“博彩”游戏不能自拔,至今仍身背巨额债务。秦先生称,玩家充值现金购买喜钻,参与游戏抽奖,经主播牵线,“商人”回收奖品变现,再回流……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闭环”。喜马拉雅客服称,平台非游戏运营商,相关直播玩法是为活跃直播氛围的互动活动,禁止相关人员私下交易。有律师称,如有证据表明主播、“商人”及“公会”参与了该平台抽中奖现金交易的“闭环”流通,则平台可能涉嫌违规。图为喜马拉雅APP直播间及抽奖画面偶然点击APP广告弹窗男子玩抽奖游戏花130万“诱导新人充值刷礼物、参与投注游戏,然后给予中奖、回收诱惑,让人越陷越深。”秦先生懊悔地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因工作需要下载了喜马拉雅,结果损失惨重。“2024年12月我开始使用喜马拉雅软件听音乐,某天因点击了弹窗广告,意外进入了直播界面。主播们唱歌聊天气氛挺好的,感觉比较新鲜,有些小额的打赏,没想到就此入了坑。”秦先生告诉记者,直播间经常有人讨论平台推出的游戏,还一直有中奖的飘屏信息及当天中奖排行榜。受此诱惑,秦先生抱着玩玩的心态参与了抽奖游戏。才玩不久,他花了几百元钱就中得一个价值数千元块的打赏礼物。随后,他接到主播的私信,称可以通过中间的“商人”回收变现。“之后越玩越大,越陷越深。我把所有的存款全部都充进去,另外还借了几十万元,8个月时间亏进去130多万元。”秦先生叹息地对记者说,因为不停跟周围朋友借钱,朋友询问他原因。朋友告诫他,这种游戏带有网络赌博性质,不能再玩了。秦先生说,自己收入不错,本小有所成,因为沉迷喜马拉雅抽奖游戏,借了几十万的外债、网贷,不仅自己变得一无所有,也花光了父母所有积蓄。图为秦先生在喜马拉雅APP充值的部分开票记录新手玩家更容易中奖主播、“商人”及平台涉嫌“闭环”套利秦先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作为小白的新手玩家刚玩喜马拉雅抽奖游戏后,往往容易抽中大奖,可能是让你在尝到甜头之后,继续加大投入。“跟我相同遭遇的大有人在,不少人因为参与这些抽奖游戏,卖车买房、倾家荡产甚至妻离子散。”秦先生说,他询问了一些玩家及搜索相关投诉,发现了不少入圈者。多位玩家告诉记者,喜马拉雅APP里有人鱼宝藏、时空密钥等大大小小十几款抽奖游戏,诸如农家小院、星际、心愿商店等几款则是“长驻”。曾经一段时间里,该平台每隔几天就上架新游戏,过几天下架;老退新进,周而复始,但抽奖规则大同小异。“用现金在喜马拉雅平台内购买喜钻参与抽奖,中的是标明价值多少喜钻的虚拟礼物,可刷给主播。单注抽奖金额3元、30元不等,可中1000至5000多元的虚拟礼物。我最高中过价值5200元的礼物,经主播推荐,由直播间的‘商人’以七折多回收。”这位玩家称,大额奖品经“商人”兑换成现金,购买喜钻再次抽奖。而在该平台设立的“心愿商店”里,针对中到小额礼物的玩家,可用于二次兑换,进行二次抽奖……“直至榨完你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他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梳理秦先生的转账记录发现,他与喜马拉雅平台的“商人”间涉及微信现金转账金额高达20余万元。“我抽中大额礼物后,‘商人’会推荐对应的直播间,让我将礼物送给主播。之后,‘商人’通过微信将相应的现金转给我。”秦先生说,几乎每个直播间都可以进行抽奖游戏,玩家抽到的礼物会直接进入其背包后台,“商人”推荐的直播间不固定,他也可以将礼物送给任意一个主播。此外,直播间的“公会”会专门指定一些直播间来进行礼物回收。“几乎没有玩家从‘商人’手里购买礼物,而‘商人’仅购买我一个的礼物就花了现金20多万元,如果平台没有别的渠道来兑现,‘商人’凭什么自掏腰包做这种亏本的生意?”秦先生对记者说,这种背后可能隐藏的黑色利益链条,并不是他们这些玩家能弄明白的。有玩家告诉记者,主播诱导、直播飘屏,吸引玩家花钱进入抽奖游戏;中奖后由主播推荐“商人”出场交易,虚拟礼物被玩家刷给主播,“商人”、玩家私下现金交易;主播得到虚拟礼物,“公会”内部回购……其间可能涉嫌一个“闭环式”的利益链。图为玩家跟商人间的部分微信转账记者体验:升级后才能充值玩?平台客服:为常规互动活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下载了喜马拉雅听书APP,进入直播页面后,有众多主播可选。进入直播间后,不时可听到主播请求某某送一个礼物的叫声。在屏幕右下方,“福利中心”和“心愿商店”的广告不停跳换。进入其中一个,均有充值提醒;其玩法项里,有“南瓜宝箱”“快乐翻翻”“上上签”“任意门”等多种,有的标明为“礼物上新”或“新玩法”。记者从该平台充值购买喜钻后,即可参与其抽奖游戏,喜钻的充值比例为一元可购十个喜钻。“你得充值到一定数额,然后玩到相关段位后,才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或者更大金额的抽奖游戏。”一位玩家告诉记者,得有数千元以上的充值。随后,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了喜马拉雅APP的客服。该客服回应称,平台非游戏运营商,其开设的农家小院、心愿商店等直播玩法是活跃直播氛围开展的常规互动活动,其核心在于通过观众参与、即时互动等活跃直播氛围。该活动规则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详细公示了相关的礼物以及对应获取的概率,明确提示用户注意理性消费,并警示公会、主播遵守《喜马拉雅直播主播管理规范》,严禁公会、主播与用户私下交易,若违反上述规定,平台将按照处罚规则严肃处理。该客服告诉记者,平台的概率玩法是指用户使用道具参与活动,活动设置随机分配的虚拟礼物,不涉及直接兑换实物或货币的服务,获得的礼物或奖品仅用于直播平台内消耗。而概率的设定、计算、验证采用开源抽奖算法,以确保每一位参与抽奖都是独立随机事件,不区分用户类型、参与次数等,也不参考历史中奖结果,具体设置涉及商业机密,不方便透露。对于玩家跟平台的“商人”交易一事,该客服说,用户与主播或“商人”之间的私下交易行为已离开平台,平台对上述行为不知情。“商人”跟平台没有任何关系,且平台严禁公会、主播与用户私下交易,平台鼓励用户、主播、公会对礼物买卖等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并会按管理规范进行处理,如停播、封禁、永久封号等。图为喜马拉雅平台及其客服朋友发布的抽奖游戏内容律师:建议玩家保留相关证据是否涉嫌“博彩”需警方调查记者从知乎上搜索发现,一位名为“李开源”的作者陈述了自己在喜马拉雅直播间莫名被奖品砸中,在此诱惑之下,一个月充值20万元,全部亏损,其同玩的朋友也投入了近10万元。今年6月9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曾报道了广东阳江市的关先生在酷狗直播平台刷礼物及参与抽奖“博彩”,曾充值近300万元。安徽安庆的徐先生也同样深陷酷狗直播打赏及抽奖,花光140万元后跳水自杀。“两个平台的操作模式大同小异,背后都有‘套路’。”关先生对记者如此说道。南京一位律师告诉记者,喜马拉雅的直播中的抽奖互动,可能与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的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相悖。该行动为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其工作目标之一为从严打击低俗团播引诱打赏、虚假人设诱骗打赏、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及刺激用户非理性打赏等四方面突出问题。其中,虚假人设诱骗打赏中,就提出虚设“密码房福利”“送礼解锁隐藏内容”等互动规则,或通过“打赏返利”“累计返还”“刷礼物抽奖”等虚假宣传手段,吸引粉丝参与涉赌活动、诱骗用户互动和打赏也属被打击范围。“已有证据表明,玩家掏钱购买喜钻,投注亏损后,这笔钱直接进了平台运营方口袋,这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链条’。玩家用喜钻投注赢得不同价值的虚拟礼物,通过‘商人’变现。玩家从‘商人’处套利,‘商人’付的钱由谁出?他与‘主播’‘公会’或者平台间是否形成一个利益链条,这就需要主管方或者警方介入清查。”该名律师称,一旦证实为“闭环”,那平台这种模式可能涉嫌违规。上海中联(南京)律师事务所王捷律师告诉记者,从法律的角度看,秦先生在喜马拉雅APP参与抽奖花费130余万元,该平台“现金购喜钻抽奖、虚拟礼物经‘商人’变现”模式,符合博彩“本金投注、概率输赢、资金闭环”的特征,可能涉嫌违规,需警方作进一步的调查。他建议秦先生收集充值、交易记录向警方报案。来源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