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丨众国漫联合助力!4K高清天书奇谭上映,网友观影感慨,爷童时光再现

确实,4K版《天书奇谭》的上映在动漫爱好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这部电影作为一部经典的中国动画,其高清重制版本无疑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对新一代观众的一次展示。
网友们看到这部电影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其中,“爷童回”这个评论非常有趣,它可能指的是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观看这部电影的情景,感受到了童年的回忆。这种情感共鸣是经典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4K版《天书奇谭》的上映不仅让老观众重温了经典,也让新观众有机会接触到这部优秀的中国动画作品。这对于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相关阅读延伸:热闻丨众国漫助阵!4K版《天书奇谭》今上映,网友看后:爷童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一部国漫经典。

今天,我们不讲《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而是要讲讲与它们齐名的另一部经典,在当时被称为国产动画“异类”的《天书奇谭》。

诞生于1983年的《天书奇谭》,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动画电影,也是很多70后、80后,甚至90后观众的童年回忆。

11月5日,历经38年沉淀,经过精心修复重制的《天书奇谭》4K修复版登陆全国院线,与新老观众再次相逢。

今天,你去看了吗?

《天书奇谭》,奇在哪儿?

与同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相比,很多人对《天书奇谭》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有趣。

天庭有珍奇书籍“天书”,被锁在石龛门里三千年。书上记录了108条法术,袁公为了造福人类偷偷下凡,把天书上的内容刻在石壁上,却因此触犯了天条,被罚在山洞里看守天书。

此时,三只狐狸偷吃了炼丹炉里的仙丹,变成了三只狐狸精。他们下凡来到人间骗人钱财,还假扮仙姑和官府勾结,欺压百姓、祸害人间。

于是,袁公便指引天赋异禀的蛋生——一个从蛋里跳出来的孩子修习天书上的法术,和狐狸精斗智斗勇,为民除害。

电影剧照

这个故事来自罗贯中、冯梦龙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神魔小说《平妖传》,由编剧包蕾、王树忱改编。电影主创采用了“串烧”方式进行剧本编排,将许多传统民间故事融在一起,这在当时颇有颠覆性。此外,主创们还在动画中采用大量传统美术手法,加入剪纸、泥塑等民俗文化元素。“过去我们剧本不能这样编的”,导演之一的钱运达曾回忆,“串起来违反了过去我们编剧人的一套规律”。

袁公和蛋生师徒智斗三只狐狸,《天书奇谭》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当中的人物却极其鲜明,比如善良的蛋生、无私的“盗火者”袁公、奸诈的狐狸,神仙、妖怪、皇帝、僧侣、县官、商人等都各有特色。

电影剧照

而《天书奇谭》的一些情节设计也颇有深意。比如县太爷抢到一个聚宝盆,源源不断出金银财宝,结果他的亲爹掉了下去,一个又一个亲爹冒出来吵吵,最终自食贪得无厌的恶果。

片中,袁公消灭了狐狸,自己最终却被天庭擒获,他的精神让许多观众动容:“记得最后看到袁公被天庭锁链带走了,我哭得稀里哗啦。”“小时候一直以为还会有续集。”

时隔38年回归,

4K版是“炒冷饭”?

作为几代人的童年回忆,《天书奇谭》这次以“4K修复版”形式再登大银幕,这对今天的观众——尤其是70后、80后来说,可谓迟到的“惊喜”。

那么,4K版和原动画相比,有何区别?

38年后,《天书奇谭》再度和观众见面,其最新海报上的12位主创中,有6位早已离开人世。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于2011年成功修复《大闹天宫》,这次从2018年开始启动的《天书奇谭》4K数码修复工作,在上海电影技术厂支持下,保持原有动画质感和笔触,同时去除划痕和霉点,力争把最完美的画面呈现给观众。

电视播放版本与《天书奇谭4K纪念版》的画质对比。

另外,上美影还通过专业技术手段重分音轨和补全配乐,在保留毕克等老一辈配音艺术家原始声音的同时,重新加入配器和交响乐,最终达到适合今天影院标准的声道。

经过细致而专业的“数码修复”工作,《天书奇谭》4K版远非“炒冷饭”那么简单,而是对中国经典动画和文化宝藏的重新挖掘,对于正在崛起的国漫和动画产业有着不容忽视的传承价值。

被称国产动画“异类”,

还差点成为中外合拍

《天书奇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国产动画中被称为“异类”。

因为,当时大多数美术片还是更强调主题和教育意义,而这部动画中有相当强的喜剧色彩。此外,《天书奇谭》还差一点成为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外合拍的动画片。

1970年代末,BBC提出和上海美影厂合作一部动画电影。他们还提供了一个剧本,不过中方创作人员看到之后哭笑不得。英国人几乎不了解中国是怎么回事,从女娲补天开始,把中国的神话历史故事杂七杂八堆叠串联到一起。但在中方看来,这样的故事实在是不知所云。之后美影厂提出要重新编写剧本,英方表示只要是中国题材就可以。而后,《哪吒闹海》的编剧和导演之一王树忱就开始组织剧本创作,从古典著作《平妖传》里找到这样一个故事。

事实上,在罗贯中、冯梦龙编纂的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平妖传》中,真正为《天书奇谭》所用的内容不过短短几行字,其中蛋子和尚与狐狸精的片段,经过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三只幻化为人形的狐妖

当时国际上是有一股中国动画热的,那时候的中国动画学派,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震撼,他们觉得中国的风味非常有意思,所以想合作一部。不过在完成剧本后,英方因为资金问题没有再继续合作,加之当时信息并不发达,来往都靠邮寄书信,沟通不便,美影厂方面也就没有再强求合作,自己把这个故事做了出来。

但也正是因为在创作之初有了这样一个“外资”背景,给了创作者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当时想要做中外合拍片,不像过去我们搞一些片子要很严谨的,跟外国合拍的,我们可以搞笑,可以去大胆地写,大胆地搞。此外,当时美影厂有一批思想特别开放、特别先锋的艺术家”,现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速达介绍。于是,影片里漫画式的夸张、平民化的狂欢,酣畅淋漓的嬉笑怒骂,在今天看来都十分大胆和超前。

《天书奇谭》今日上映,

众国漫助阵打call

“38年前,《天书奇谭》成为了中国动画星辰中的最闪耀的一颗星。

38年后,我们以敬畏之心仰望星空,继续传承无数前辈的匠心精神。”

这是@电影天书奇谭官微上的一句话。

电影《天书奇谭4K纪念版》今日上映,引发众国漫助阵打call!

在这群阵容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秦时明月》《雾山五行》等等国漫“新势力”。

或许,这就是@电影天书奇谭官微中所说的:传承、匠心。

许多网友也在评论区里留下观后感,引发了一波回忆潮。

还有人说,要带孩子一起去看。

在《天书奇谭》正片后的纪录片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一段胶片修复的是光影和时间。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时间的反复检验,尤其是当我们时隔多年回望时,才恍然发现原来它那么“超前”。

或许,今天,《天书奇谭》登上大银幕的意义不仅仅是对经典的尊重,对中国派动画的传承,还在于重新发现《天书奇谭》无与伦比的“超前性”——这之于当前国产动画的创作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真心希望,国漫能够拿出前辈们的匠心精神,再多出几部经典作品。

视频加载中...

《天书奇谭》4K纪念版修复特辑

(部分内容来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新网、环球网、微博评论等)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发布于 2025-11-09 02:12
收藏
1
上一篇:70后80后惊喜再现!4K修复经典国产动画天书奇谭重返大银幕 下一篇:天书奇谭奇观揭秘,裸聊诱惑背后的文化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