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门新仓库护仓河,探寻历史记忆中的古城印记

“历史记忆,中山门新仓库护仓河”这个短语组合,指向的是与南京中山门附近一个名为“新仓库”的地点以及它旁边的“护仓河”相关的历史。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段历史记忆:
1. "中山门 (Zhongshanmen):" 这是南京城(尤其是明城墙)的一个重要城门,位于城西北角。中山门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关键节点,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围绕中山门及其周边区域,发生过许多历史事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记忆。
2. "新仓库 (Xin Cangku):" 这个名称可能指历史上某个时期修建或设立的仓库。在军事、漕运或城市管理的背景下,大型仓库(如军粮库、物资库)是常见的设施。中山门作为城门,其附近设立仓库有其合理性,例如储存用于守城或转运的物资。关于“新仓库”的具体信息,比如它的具体位置、建造时间、用途以及历史变迁,需要更详细的历史资料才能确定。它可能早已消失,也可能部分遗迹尚存。
3. "护仓河 (Hucang He):" “护”有保护、环绕的意思,“仓”指仓库,“河”指河流或运河。这个名字清晰地表明了这条河流(或运河)的地理功能——它环绕或保护着仓库。护仓河很可能是一条与“新仓库”紧密相关的水

相关阅读延伸:历史记忆,中山门新仓库护仓河

在天津市河东区有这么个地方,高高的围墙圈起了一座城,十里长河绕墙流淌,沿河两岸遍植花草,树木繁密,水色秀丽。


护仓河两岸秋色。

在立交桥盘绕、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中仿佛时光倒流,一湾清水绕城郭再现。





当走近细瞧,围墙每隔百米就有炮楼碉堡相连,壁垒森严虎视眈眈,又与繁华和谐的都市显得不协调。1937年天津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历时5年于1942年建成的一座亚洲最大的军用仓库,名为“北支那野战军货物厂本部”(华北物资总库,俗称新仓库)。






当年日军利用这一带有利的地理环境,背傍海河,北临津塘路,西至小孙庄,东到贾沽道,修建了一道周长10余华里的高高护库墙。沿墙每隔一段距离建有隐蔽碉堡,同时还在高墙的转角处,重点筑成大型角堡,构成扇形控制火力网点。各处都设有嘹望岗楼,岗楼之间通有电话,随时联络,一有情况,立即报警。







卡通造型的圆形碉堡上,又探出一个比碉堡小一大圈的圆筒,圆筒的筒身也有枪眼。




这里是护库河的尽头,尽头的拐弯处有管道。这河边有一个圆形碉堡,只是碉堡的上部分被新瓷砖包裹,只能从碉堡的下半部分看出原来的影子。





日本人在库墙周围,挖掘了这条宽50至100米,深5至6米,最深处达9米的护仓河,河流延绵十里直通海河引入海河水。护仓河作用一是控制进出安全防护,二是防火用的消防水源。当年护仓河上平日有日军武装小火轮,绕库外环巡逻,防守森严。









树丛中隐蔽着的碉堡。据说当年日军在库墙边、护仓河岸栽种了不少洋槐、柳树及一些植物,目地是伪装掩护。




想仔细观察这一段的库墙和护库河,最好是走进河边的小树林,在河边观景。





秋色正浓,光影斑驳。


地铁九号线在这里从地下钻了出来,开始从高架上行走。





护仓河畔有一处空置的院落,院子中央有座五层的楼房。这里是龙凤宾馆,曾经名噪一时。


护仓河周边的街景。








从京山铁路引铁路专线直接进库。从铁路道轨上磨痕看,铁轨没有太多锈迹,说明这条线并没有废弃,可能会定期有货物运进运出。





护仓河河长公示牌。




工作人员定期清理河道。






这段库墙被改造,涂上白色,颇有江南园林的味道。







吴珀老师手绘的中山门仓库和护仓河地图。


在此感谢吴珀老师。


这里遗存的护库河和库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津曾经的过去。护仓河静静地流淌,它向人们讲述着苦难的中国落后挨打被侵略的历史,也在告诫人们只有富国强兵,才有和平幸福的现在与未来。


制作:摄影师纪睿泓

拍摄时间:2020年11月

拍摄地点: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新仓库护仓河

照片数量:64

发布于 2025-11-04 07:13
收藏
1
上一篇:四行仓库,铸就中国精神与民族大义的新时代地标 下一篇:最全面的仓库人员职责解析,精华盘点,这份收藏不容错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