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之间战火重燃!
自以色列建国73年来,巴以之间的冲突数不胜数,其中有5次上升到战争层面,是为历史上的5次中东战争,如果这次事态继续升级,那么第6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将不会有任何悬念。
以军空袭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浓烟滚滚
为什么巴以之间的冲突永无休止?为什么中东火药桶几乎每次都是在巴以之间爆开?为什么国际社会调停了70余年也无法解决双方的和平问题?
第一、巴以冲突不断最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任何对巴以问题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二者之间有领土冲突,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由当时美苏主导的联合国做主,从巴勒斯坦地区内割了一块土地来作为以色列建国的领土,史称:巴以分治!
在联合国这个“巴以分治”方案里,将原巴勒斯坦地区一分为二,其中犹太人占55%土地用以建国,剩下45%则用来安置原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
联合国会议
这个方案抛出后,犹太人领袖大卫·本-古理安欣然接受,而当时的阿拉伯国联盟则坚决反对,出兵准备消灭刚刚建国的以色列,由此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此战也称为“以色列独立战争”,之后巴以双方的领土冲突一直延续至今。
世界上有领土冲突的地区多了去了,为何其他绝大多数地方都能相安无事,偏偏就巴勒斯坦这个地方的领土冲突没法解决呢?
这其中自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联合国“巴以分治”方案,黄色部分给阿拉伯人,蓝色部分给犹太人,中间白色那块为耶路撒冷
领土问题只是表象,巴以之间冲突不断的真正根源,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世界之间持续了千年的斗争,而双方之间拼尽全力搏杀的角斗场,正是巴勒斯坦!或者更准确一点地讲,是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城市——耶路撒冷!
第二、十字军东征——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第一次较量
耶路撒冷,虽然它仅仅是一座城市,但它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耶鲁撒冷及其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处于亚非欧三洲十字路口,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从上图可见,耶路撒冷所在位置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往西南方向仅300多公里即可跨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北非,往西北方向越过地中海便是欧洲,往东则进入阿拉伯世界。
所以无论哪个势力控制了耶路撒冷,就能获得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区的战略主动权,攻守之势收发由心。
历史上欧洲各国以及阿拉伯国家对耶路撒冷无以伦比的重要性心知肚明,因此2000余年来,各方势力围绕此处征战不休。
首先占了此地的是犹太人,公元前11世纪左右,犹太人定都耶路撒冷,在此处建立“希伯来王国”。公元1世纪时,罗马共和国看上了这个地方,罗马军团入侵,犹太人国破家亡,只得流浪于世界各地。
罗马共和国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耶路撒冷划归东罗马帝国管辖。
7世纪时,西亚的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义下统一,建立起强盛的阿拉伯帝国,东罗马帝国则开始衰落,最终阿拉伯人从东罗马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此后便一直牢牢控制在手里,直到400年后的公元11世纪西方世界发动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打出的口号是为“消灭异教徒”,表面看起来是一场“宗教战争”,但依旧无法掩盖它是罗马教廷为首的西方势力向东方夺取土地和财富而发动的一场战争。
发动首次十字军东征的教皇乌尔班二世在贵族议会上号召战争
因此历史上持续近200年的8次十字军东征,事实上是西方世界向东扩张势力的反复尝试,而他们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便是占据了西亚的阿拉伯帝国。
这是历史上西方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两大势力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手,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便是耶路撒冷。
正如前文所说,耶路撒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又正好处于西方和穆斯林两大势力触角的交汇处,再加上耶路撒冷的宗教问题,因此双方对此处的争夺尤为惨烈。
十字军东征
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耶路撒冷在双方的争夺下反复易手,最终十字军东征失败,阿拉伯人算是抵挡住了这一轮西方世界试图向东方扩张势力的尝试,此后耶路撒冷便一直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
第三、为什么犹太人要选择巴勒斯坦这个敏感地方建立以色列?西方世界的暗手
历史总是向前的,从18世纪开始,欧洲诸国启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实力大增,而阿拉伯世界则开始走向衰落,此后便逐渐难以抵挡强盛之后的西方世界的侵袭。
阿拉伯骑兵写实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伊斯兰世界最终丢掉了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以及整个中东地区都被英国所掌控。
如果说十字军东征是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第一次较量,那么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这段时期,便是双方在耶路撒冷城的第二轮争斗,很显然,此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势力实力更高一筹,阿拉伯人无奈败退。
二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又发生变化,英国建立的全球殖民帝国轰然倒塌,其势力也从中东地区撤出,穆斯林们又重新掌握了西亚及耶路撒冷城,并由此建立了一系列的阿拉伯国家。但西方势力在撤出前,却把硬是在巴勒斯坦地区划了一块地给犹太人复国,建立以色列。
以色列建立时欢呼的犹太民众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世界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从表面上看是同情犹太人,给他们一块领土安家,但问题是,为何英美和犹太人选择的复国地点偏偏是敏感的巴勒斯坦地区,是耶路撒冷呢?
须知二战后全世界重塑格局,地球上有的是相对空白的地盘,有当时的英美苏支持,犹太人其实在复国一事上可供选择的地点有很多。
其中有南美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当时阿根廷虽然已宣布了对此地的主权,但并没有实际控制,对犹太人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还有地中海上的塞浦路斯岛,东非的乌干达地区等等。
但最终犹太人选择的却是巴勒斯坦这个复国难度最大的地方。
耶路撒冷老城区,此次引发巴以冲突的房产纠纷所在地
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巴勒斯坦地区为犹太人2000多年前的故地,犹太民族对此处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尤其是耶路撒冷城对犹太人有着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而且选择此地复国,也有助于犹太人阐述复国后历史和宗教两方面的依据,从而更加容易获得世界各国的承认。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
当时的犹太复国组织深知,复国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想新建的国家彻底站稳脚跟且抵挡住来自原地区势力的反扑,就离不开英美的长期支持,但如果你自身没有巨大价值,又有谁愿意来长期支持你呢。
而巴勒斯坦地区,恰好就是一个可以发挥犹太人“巨大价值”的地方!
以色列未建立前的犹太复国运动
前文已讲过,耶路撒冷本身就处在西方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两大势力的交汇处,双方在这里争夺了上千年。二战后英国势力退出,此处必然将重新归入阿拉伯人的统治之下,西方国家对中东的影响力则会因此而大幅消退,这显然不是西方社会所愿意看到的。
那么在此处新设一个亲英美且必须靠英美支持才能存活的犹太国家,显然可以继续维持西方在中东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中东地区当时已发现大量石油的情况下,扶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便显得更加必要。
以上,便是犹太人最终选择巴勒斯坦地区复国的根本原因。
耶路撒冷圣墓教堂,基督教圣地,传说耶稣在这里复活
西方世界和犹太人这一步棋走得可算绝妙。
犹太人在梦寐以求的地方获得了建国的土地,西方世界则在中东有了个“代理人”或者说“桥头堡”,从而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双方各取所需,实在称得上是双赢。但这一切,对阿拉伯人来讲,显然就谈不上美妙了。
原因倒也简单,只要以色列存在一日,伊斯兰世界的触角便一日不能绕过以色列伸到非洲和地中海去,以色列,俨然成了将伊斯兰势力困在中东的一头拦路虎!
因此,西方扶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其本质依然是西方世界和伊斯兰世界对该地区千年争夺的一种延续。
第四、伊斯兰世界的反击
毫无疑问,伊斯兰世界对西方这种在巴勒斯坦地区“埋钉子”的做法是极端强烈反对的,因此以色列刚在1948年建国,第一次中东战争就爆发了。
第一次中东战争时阿拉伯联军......
阿盟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共计4.3万人组成阿盟联军,誓要灭掉新建立的以色列,拔掉这颗西方安插在中东关键地区的“钉子”。
战争结果大家都知道,最终是以色列赢了。阿盟当然并不甘心,此后阿拉伯各国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中东土豪们一边挥舞着卖石油得来的美钞,一边满世界买装备买武器,武装自己的同时也武装巴勒斯坦反抗组织,这也是巴勒斯坦人才能在以色列的巨大军事压力下硬生生挺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巴勒斯坦的背后,站着的正是整个伊斯兰世界!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前总统阿拉法特
当然,只靠巴勒斯坦人自己是打不赢以色列的,所以阿盟各国在必要的时候也会亲自下场。双方前后一共打了5次中东战争,但每次都是以色列获胜,阿盟始终没能如愿拔掉以色列这颗“眼中钉”。
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结束后,阿盟各国基本上已明白,有美国支持的以色列是很难战胜的,加上此后苏联解体,美国在全球一家独大,阿盟各国也就纷纷偃旗息鼓了,只是维持着对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
5次中东战争,可以看作是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在十字军东征、一战英国侵入中东后,双方的第三次较量。
第四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坦克大战
目前看来,这轮较量的上半场阿拉伯国家还处于劣势,但双方的斗争还未结束,现在就论输赢显然还为时尚早,毕竟之前十字军东征都持续了近200年,这第三轮对抗会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
而这几十年来持续不断的巴以冲突,正是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两边在5次中东战争后对抗与摩擦的延续,也是双方在巴勒斯坦地区千年斗争在现代国际格局形势下的外在体现。
第五、持续不断的巴以冲突——伊斯兰世界与西方势力之间对抗的延续
现代双方的斗争,较之千年前的十字军东征已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譬如西方势力中美国替代了过往的罗马教廷,成为了西方世界的代表,而伊斯兰世界这边,除原来的阿拉伯人外,波斯人(伊朗)也加入了进来。
伊朗军队试射导弹
虽然两方的成员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从未改变的,依旧是双方对耶路撒冷以及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处在两方势力斗争的最前线,以色列的背后,是美国和部分北约国家,巴勒斯坦背后,则是阿盟和伊朗。
至于阿盟和伊朗这边还有没有更复杂的形势,这我就不知道了,中方对此次冲突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呼吁双方保持克制,愿意全力推动冲突降温,同时表示双方应维持和尊重冲突之前已经形成的历史现状(划重点,认真学习理解)。
巴以冲突以色列开炮轰击
最后再说一点,此次巴以双方爆发的冲突不同于过往,极其尖锐和激烈,非同寻常。
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中东地区一家独大,压得阿盟和巴勒斯坦人喘不过气来,个个都得小心做人,即使巴以双方产生了冲突,巴方和阿盟也尽力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规模上,以免触怒美国收不了场。
而现在巴勒斯坦哈马斯竟然一言不合,就打出1500枚火箭弹,造成以色列数百人伤亡,这充分表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在衰退。如今的美国,面对世界上一些热点地区的重要事务时,已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拜登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很显然,过去美国在一些中小国家的海岸线上,派出几艘航母就能决定这些国家生死的时代,恐怕很快就会一去不复返了!
文/梦醒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