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美变身“大眼怪”,巨型台风眼直径200公里,堪比吞下东京都市区!

这个说法听起来非常引人注目,它结合了两个极端天气现象的元素:"巨型台风眼" 和 "“大眼怪”" 的形象比喻。
我们来分解一下:
1. "巨型台风眼 (Giant Typhoon Eye):" "真实性:" 确实存在台风(或飓风)拥有巨大眼区的观测记录。台风眼的直径可以从几十公里到一百多公里不等。历史上或根据卫星观测,确实有记录显示某些台风的眼径接近或超过150公里。例如,台风“杜苏芮”(Doksuri)在2023年以约200公里的直径创下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台风眼之一。 "影响:" 一个巨大的台风眼通常意味着风暴结构非常对称和强大。眼壁(Eyewall)会异常高耸,带来极其狂风和暴雨。眼区本身通常风平浪静,但周边的眼壁是破坏力最强的区域。
2. "直径200公里 (200 km Diameter):" "真实性:" 如上所述,虽然罕见,但200公里的直径在极端强台风中是"可能"的或"已被观测到"的。这远超一般台风眼的大小。
3. "可吞下东京都市区 (Can Swallow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比喻性:" 这是一种非常夸张的比喻,用来形容台风的巨大规模和毁灭性威力

相关阅读延伸:潭美变身“大眼怪”,巨型台风眼直径200公里可吞下东京都市区

这两天,位于我国台湾以东洋面上的台风潭美在这里仿佛迷了路,一直在这一海域缓慢的游走。从9月25日开始滞留,到今天已经在这一海域待了4天。四天的时间里,原本拥有超强台风实力、风眼清晰浑圆的台风潭美已经变成了“大眼怪”。

台风从小风眼变成大风眼的过程一般是通过“眼壁置换”,即形成一个更大的新风眼然后原有风眼逐渐消失。但是台风潭美在滞留期间的发展却有些不同——它因为滞留消耗过多海水能量而衰弱,原有的风眼迅速干枯崩坏,而外围的云系重新围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风眼。从卫星微波扫描来看,这个新形成的巨型风眼极其巨大,几乎与我国台湾岛的东西跨度相仿。

原本超强台风时期的台风潭美的中心台风眼就不小,中心风眼崩坏后形成的这个风眼更是巨大,直径足有200千米!举个例子,比如繁华的日本首都东京及周围的都市圈,跨度也不过约100千米,台风潭美的巨大风眼足以把整个日本东京都市圈装进去。在整个西北太平洋历史中中,像这样的超巨型风眼也是不多见的,称它为“巨眼怪”名副其实。

除了风眼巨大之外,台风潭美的风圈和个头也不小,从卫星云图上看,它的整个环流足以覆盖的大半个日本。卫星风场扫描则显示,它的风圈非常宽广,距离它风眼还有数百千米外的冲绳都处在它的8级风圈范围内。

按照目前的预报,这个“巨眼怪”将在28-29日逐渐转向奔向日本,它将横扫日本本土。

发布于 2025-10-23 11:12
收藏
1
上一篇:路边偶遇“大眼怪”,蝶蛾之争引热议!网友揭晓谜底,答案竟如此神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