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潜行录,十一日奇遇,情归西海之旅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藏地潜行录 十一日 情归西海”,这似乎是一个虚构作品(如小说、游戏或影视剧)中的章节标题或剧情点。
我们可以据此进行一些推测和创作:
"可能的解读与背景:"
1. "“藏地潜行录”": 这个标题暗示故事背景设定在西藏地区,并且主角或叙述者可能是在进行秘密、隐秘的行动或探索。这可能涉及寻宝、调查、逃亡、探险或某种特殊的使命。 2. "“十一日”": 这可能指故事发生的具体日期,或者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藏地文化中,数字可能有其特殊含义,但这里更直接地表示时间。 3. "“情归西海”": 这是本章的核心。 "情": 指情感、爱情、思念、责任或某种强烈的情感联系。 "归": 表示回归、抵达、归宿。 "西海": 在中国文化和藏文化中,“西海”常常指代青海湖(措那雍措),有时也泛指更远或更神秘的海域。它是藏地重要的圣湖之一,与信仰、轮回、传说紧密相关。
"可能的剧情设想:"
"爱情故事线": 主角(或某个重要角色)在藏地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最终决定或被迫回到他/她心爱的人身边

相关阅读延伸:藏地潜行录 十一日 情归西海


十一日 情归西海


青海湖,顾名思义:青色的海,隐有悲伤之意,古西海是也。

中国境内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主要由祁连山之余脉大通山和日月山及青海南山陷落而成,湖区面积:4583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260米,7-8月是青海湖最佳旅游季,高山牧场花开千里,如绸似缎般铺展大地,湖周千亩油菜花金黄绽放,蜂飞蝶舞,牛羊漫山,好一派闲适自在田园画卷!

湖中五岛,姿态各异,景致各有千秋。

目光纵回315年前,风雪夜,布宫上空波诡云谲血雨腥风。。。

玉软香温被裹身,动人怜处是天真,

疑他别有机权在,巧为钱刀作笑颦。

《仓央嘉措诗节选》·曾缄译古本

清圣祖实录·卷二二七》记载:

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庚戌,理藩院题:驻札西宁喇嘛商南多尔济报称:拉藏送来假达赖喇嘛,行至西宁口外病故。假达赖喇嘛行事悖乱,今既在途病故,应行文将其尸骸抛弃。从之。

行文极短,却藏一段腥风血雨过往!。。。

理藩院文中所言假达赖喇嘛即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在押解进京途中,病逝于青海湖。

寥寥数语,便了结情僧仓央嘉措悲苦的一生。

清代政治家文学家魏源在其所著的历史著作《圣武记》中的《国朝绥服西藏记·上》(来源:网易旧闻故史 广东)也有类似说法:

康熙四十四年,第巴谋毒拉藏汗不遂,拉藏汗以兵逐之。集众讨诛第巴,诏封拉藏汗为“翊教恭顺汗”。至此,奏第巴所立假达赖,诏直解京师,行至青海,病死。

过青海湖,不论仓央嘉措,免我泪沾英雄巾,可否?

一段传奇,且待从头说起。。。

早在明末清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五世达赖洛桑嘉措为取得西藏地区统治权,联合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和硕特部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此举无疑引狼入室),用武力击败了当时执政西藏的藏巴汗及噶玛噶举派,但和硕特部军队在西藏取得胜利后,长期屯驻当地不退,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与和硕特部实力悬殊,五世达赖喇嘛(黄教)根本无力夺回大权。

五世达赖洛桑嘉措圆寂后,其亲信弟子桑杰嘉措便开始了与和硕特汗王及其孙拉藏汗的斗争,希望藉此谋求西藏摆脱蒙古的控制。桑杰嘉措按照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的遗嘱,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事务,成为第巴(第巴:藏语意为头人,藏王)实际上的摄政王,秘不发丧(自始埋下祸根)只向外界宣布,称其师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今已"入定",进行无限期的修行,静居高阁,不见来人,一切事务均由"第巴·桑杰嘉措"负责处理。同时秘密寻找转世活佛,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桑杰嘉措找到山南阿旺(时年2岁,后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而后秘密送往错那的巴桑寺里正式学习佛法。

仓央嘉措出身红教家庭,红教教规并不禁止僧侣娶妻生子,而黄教则严禁僧侣接近女色,更不能结婚成家(孽业)。对于种种清规戒律繁文缛节,仓央嘉措难以适应。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从俘虏那里偶然得知西藏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已圆寂多年。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是噶尔丹,他早年赴西藏"投达赖喇嘛,习沙门法",与当时正在学习的五世达赖喇嘛亲信弟子桑杰嘉措过往甚密。两人分别执掌蒙藏大权后,藏王桑杰嘉措一直期望联合噶尔丹的部队增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实力。

康熙大帝雷霆震怒,致书严厉责问第巴桑杰嘉措。桑杰嘉措一面向康熙帝承认错误,一面派人火速去藏南迎接转世灵童门巴阿旺。

此时转世灵童门巴阿旺已13岁,早已是人伦初开翩翩少年郎。途经浪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年)为师,央告五世班禅不愿受戒,无奈从,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十月二十五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一段悲苦人生旅程就此开启。。。

仓央嘉措虽有达赖喇嘛之名,只因年幼并无实权。第巴桑杰嘉措独掌大权,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只是傀儡存在。生活上遭到禁锢,政治上受人摆布,仓央嘉措内心抑郁难遣,索性纵情声色,有情僧名,此祸端非福报也,祸根就此埋下。

康熙四十年(1701年),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继承汗位,与第巴(即藏王)桑杰嘉措的矛盾愈加尖锐。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巴桑杰嘉措决定先下手为强,他秘密派人在和硕特首领拉藏汗的饭中下毒,计破事败,拉藏汗大怒,立刻调集蒙古大军击溃藏军,虏杀藏王桑杰嘉措,上书朝廷,奏报第巴桑杰嘉措谋反,又报说第巴桑杰嘉措所立之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整日沉溺酒色,不理教务,系假达赖,请予贬废。

康熙帝于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六世达赖,诏送京师。

蒙古军队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押送到哲蚌寺山下时被武装僧人营救到寺庙里,僧兵和蒙古军队战斗了三天三夜,最后仓央嘉措为了避免伤及无辜,独自一人从哲蚌寺走了出来,放弃抵抗。

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绝笔诗:

白色的野鹤啊,请将飞的本领借我一用。

用野一字,藏玄机:野者,无主,非正统也,有不被朝廷认可的无奈,又含归隐山野之意,苍凉沁骨,天地茫茫唯与野合(野鹤)。

借飞的本领一用,其意飞离,向生之意,康熙大帝下旨:诏送京师,何敢不从?

借飞的本领一用,纵使驾鹤一飞,飞离了这人间苦海,藏地苍生如何安放,走则自验其假,犹不若归去来兮,重入牢笼?

绝笔读来,知死而不欲向生,舍身为万,悲怆至极也。

押解队伍来到青海湖,便出现了前文所述之事:假达赖喇嘛行事悖乱,今既在途病故,应行文将其尸骸抛弃。从之。

雄主清康熙大帝,蒙古拉藏汗,藏王桑杰嘉措,国家一统三方角力,力弱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红教,门巴族人)夹杂其间生未逢其时,唯以诗歌传世,徒留情僧之名耳。

人间不忍其别,传闻不胫而走。。。

1、仓央嘉措于押解进京途中身患重病,病逝青海湖(圆寂说)。

2、仓央嘉措于被押解进京途中被政敌拉藏汗秘密杀害(违抗圣旨,料来拉藏汗不愿也不敢。谋杀说)。

3、仓央嘉措假死青海湖(故意传之假讯),实被康熙皇帝秘密囚禁山西五台山,抑郁而终(囚禁说)。

4、仓央嘉措被解差私放,青海湖畔诗酒风流了余生(私遁说)。

六世达赖喇嘛出世传闻真真假假,总令后世之人无所适从。。。

法尊大师在其著作的《西藏民族政教史》中记载:

尊者仓央嘉措,行至青海地界时,皇上降旨责钦使办理不善,钦使进退维艰之时,大师乃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宏法利生,事业无边。

尔时钦差只好呈报圆寂,一场公案,乃告结束。

除此之外,《仓央嘉措秘传》中也有类似记载:

次第行至东如措纳时,皇帝诏谕严厉,众人闻旨,惶恐已极。担心性命难保,无有良策以对。于是异口同声对我(仓央嘉措)恳求道:您已获自主,能现仙逝状或将形体隐去。若不如此,则我等势必被斩首。求告再三。

仓央嘉措无限悲伤,话别之后,遽然上路,朝东南方向而去。

后经打箭炉(康定)至内地的峨眉山等地去朝山拜佛。其后再到前后藏、印度、尼泊尔、甘肃、五台山、青海、蒙古等地云游,讲经说法,广结善缘,创下无穷精妙业绩。

自此,仓央嘉措远走高飞,时常布道弘法于所及之处。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阴历四月初八,游历四方的仓央嘉措长眠于阿拉善旗,终年64岁。

后,拉藏汗选立伊喜嘉措为新的六世达赖,迎至布达拉宫坐床达11年之久,藏人始终不予承认,青海众台吉也不予承认,拉藏汗无奈另立胡必尔汗,彼此争论不休。

康熙帝尽力调解于四十九年三月,册封伊喜嘉措为六世达赖。

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准噶尔汗国的策妄阿拉布坦派大将军大策凌敦多布(其侄,准噶尔战神是也)率6000准噶尔精骑从伊犁出发,以护送拉藏汗两个子女归藏为名(拉藏汗之妻系准噶尔首领家族人),突入圣城拉萨,拉萨三大寺的喇嘛们四处筹集钱粮武器和弹药提供给准噶尔军队,并动员藏族青年自备武器参加准噶尔军队。

拉藏汗(蒙古人)战死,和硕特汗国灭(统治西藏75年)。

康熙帝龙颜震怒!

清廷满朝文武大臣尽畏战如鼠,谓雪域高原长途跋涉劳军远师言不可战,后一战失利,6000清军尽数被屠于哈喇乌苏,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总督额伦特和侍卫色愣铁血战死,四川提督康泰提兵驰援也在拉西附近,被黑帽喇嘛诱杀。

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康熙帝再派平逆将军延信率清军5000精锐从青海出发,副将岳钟琪(有清战神之名,传为岳飞二十一世嫡孙,岳飞三子岳霖后裔,后乾隆帝赞为"三朝武臣巨擘")率1000重甲步兵由巴塘入藏,一北一南欲剿灭拉萨准噶尔叛军。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九月,上命皇子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驻节西宁,统领进藏平叛各路清军。

南线岳钟琪率军向拉萨秘行诡疾,施巧计捉拿被称着"万人敌"的叛军猛将黑喇嘛,战机不可失,因天地遥远未待抚远大将军十四皇子胤禵许可,领军强渡拉萨河,神兵天降进占拉萨城。西藏王达克咋率西藏政教及7000藏兵投降,岳钟琪乃命部下切断准噶尔人后勤补给,并在拉萨城中开展全面清算工作,拉萨三大寺曾帮助准噶尔人的数百喇嘛全部斩首,五个活佛凌迟处死,后,岳钟琪因其对待僧人的残酷手段,被西藏僧俗两界冠以“魔罗王”转世。

不用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

北线延信收到南线岳钟琪占领拉萨城后,迅速调集大军于卜克河爆发清准二次大战,一日之战,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神泣鬼号,清军杀敌3000,俘获1000余,曾经6000精骑入藏的大策凌敦多布仅率10余护卫逃回伊利,清大胜!

1720年康熙五十九,康熙帝宣布废除汗王制,设置噶伦制度,废王设臣,西藏自此正式归入我国版图。

为防再生变乱,清雍正朝五年(公元1727年)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驻:八廓街清驻藏大臣衙门。经184年,间有83任钦差共57人。

数年后雍正九年辛亥猪年(公元1731年)清准和通泊一役,准噶尔战神大策凌敦多布又领精兵2万再战清军,清军主将傅尔丹轻敌冒进于和通泊中埋伏,清军14名高级将领战死,折损精兵近万,其中阵亡7000名仅突围约2000名,满清王朝八旗精锐中的精锐京营八旗几近团灭!时有北京城八旗家家戴孝一说。

所有的过往终将被岁月黄沙掩埋!。。

抑或,行文至此过于悲郁,倒不如时光续回千年,重回盛唐气象,诗家夫子王昌龄随军驻守青海湖,彼时西海乃大唐与吐蕃战线前沿,刀戈在手,旌旗相望。

诗家夫子在其《从军行其四》中豪气干云,目纵千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全诗采用汉乐府古题目,却未尽用其诗体,推陈出新,大张唐诗七绝体裁,其中尤以《组诗其四》大气磅礴,流传千古,诗中之英气激荡,纵横捭阖,千年之后犹点燃男儿热血,誓死为国效命沙场!

英雄豪气足可抵销情僧悲妙情怀耳!。。

后来人踏上这块土地又是春暖花开。。。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从2002年开始,每年7至8月在青海省举行。经国际自行车联盟批准,乃亚洲顶级赛事,更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比赛线路规划以青海湖为中心,并向周边地区延伸,沿途自然风光雄奇壮美,景色旖旎。

湖东有西海镇,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地处金银滩有王洛宾音乐艺术馆。

隔了橡皮山与茶卡盐湖相望,中有旅游线路相通,向往之。

西风急,铁马长嘶,御风来也!。。。



今日路线图

今日日期 2021年6月10日

今日天气 晴

今日行程 564公里

今日路线 茶卡~青海湖~泽库县~河南县·优干宁镇

昨贪念天空之镜空绝之美,徜徉良久不忍离去,直至最后一班小火车驶离才悻悻而去,出景区后随便择一农家小居住下,热汤沐浴,已是晚8:30许,外出宵夜,归,一夜无语。

晨7:00起,收拾停当便相约兴文两小年轻(网名:星期八)外出觅食,寻一武汉小食店坐下,点了些许清淡小食小笼蒸包豆浆一类,边吃边聊,店家一中年妇人,久走江湖,言语轻快,手脚麻溜,类川内辣妹也。收拾精当,略施粉黛,直言武汉大疫之后游客骤减,生意暗淡了许多,勉力支撑苦久也,夫在鄂侍奉二老,封城已逾两年未得相见。好在二子因疫封锁留在身边,略解思乡之苦。

二子长者大学毕业,店内能搭把手,可堪少店主,稍稍安心。

小子犹在修学,以网课为主。二者温润如玉,谦谦君子也,笑言谁家千金若是看上一二,直可领走便是,嫁妆礼金俱免了,二子赧然。子若父,料来其夫也是温良少语之人。

回曰:世事艰难,国府必有良策,断不可卖子求生。

相视一笑,打马上路。

误入高速,一路飞驰,虽腋下风生,惬意无匹,却也少了些随性与写意,便自觅了其中断缺处下了高速,继续望东而行。

天空也渐渐清朗了起来。。。

未至青海湖,漫过大道的羊群激起一路黄沙,伴着路两边的连绵青山铺展开去。

下得山来,天地一片青色,停车打望知青海湖到了。

地阔天远,烟波淼淼,顿觉这一身的风尘与疲惫瞬间了无,心性大开,直欲常住此间。。。

西海浩渺,却不得近前。。

绕湖行逾百里,由破网取沙处入内。

蓝天、碧水、黄沙、许是等待三千年太久,一如湖前,湖水便开始狂浪起来。。。

每一片湖水都有一颗不安的心,和着天地摇晃。。。

纵有千般不舍,绕湖半匝,我终将离去。。。

人潮汹涌中,我看不清自己的前世今生来世。。

作别西海,独自流浪,这山、海、路织就的迷惘。。

没了王洛宾老先生的金银滩,泪自空流: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

穿过湖畔,上得高地,渐行渐远,临别,我也学了孙行者在湖畔高地作了标记,却不知今生犹能再否?

重上战马,我要踏遍千山,再战征途。。。

一路曲折向东南,一通乱窜。。。

又见牧民新居,与G318·3747处不同,此处更多了些荒凉少了些葱绿,这也是青藏两地景致不同的真实写照。

顺山而下,随了路,早没了方向,语言和思维俱乱了。。。

沿G227,过森多镇,穿王家乡过巴滩折而向东南走G573线,穿宁秀镇达泽库县重回G213线。

不知所云。。。

孤身趁夜色飞掠寂静里的茫茫高原,我仿佛看见了嘈杂的发动机和飞扬的灵魂在夜半空中无言对语,一双寒星凄然守望,不禁一个冷颤,在这孤寂的夜半高原哪怕一丁点的失误都会是一场无穷尽的劫难,世事难料。。。

收齐心神,再无旁骛,一心向前,哪管身后耳畔鬼哭狼嚎!

晚10时17分,匆忙落入河南县优干宁镇玉龙宾馆,卸甲,倒头便睡。

今夜情归何处?。。。

未完待续。。。。

虽是高速,却少了些随性与写意。。

仔细觅得断开处,便自下了。。。

下得高速继续望东而行

翻山越岭而来

未至青海湖,漫过大道的羊群激起一路黄沙,伴着路畔连绵的青山铺展开去。

下得山来,天地远见一番青色。。。

知西海到也!。。。

急急下得山来。。

顿觉这一身风尘与疲惫瞬间了无,羽化了去。。。

心性大开,直欲长住此间。。。

地阔天远,烟波淼淼。。。

西海浩渺,犹不得近前。。

绕湖半匝

踟躇不前

兴之所至,来回奔突。。。

和风慢慢品尝这西海的远方诗酒

个中妙处,自不待言。。。

与花儿

绕湖行逾百里,由破网取沙处,入!

蓝天,碧水,黄沙。。。

许是三千年太久

一如近前,湖水便开始狂狼起来。。。

竟如入初见般热烈狂野

只争朝夕

每一片湖水都有一颗不安的心

和着天地摇晃

无尽不止

纵有千般不舍

浪涌连连

绕湖半匝

我终将离去,这情僧泪落的西海!

再入征途

这条路,我看不清自己的前世今生来世

作别西海,独自流浪。。

穿越湖畔高地,渐行渐远。。

临别,学了在此湖畔高地作下标记,但不知何年归去来。。

犹不知今生尚能再否?

重上战马,我要踏遍千山,再战征途!

一路飞纵。。。

天地忽又荒凉起来。。

路畔又见葱绿

这也是青藏两地景致的不同

牧民新居,自是少了水灵多了些许苍茫

随山势顺路而下

早没了方向

语言和思维俱乱了

沿227过森多镇

穿王家乡过巴滩折而向东南走573

穿宁秀镇达泽库县重回213,

总被眼前迷惑忘了时光

不觉天色近晚

中与星期八偶有联系,也是各奔前程

孤身趁夜色飞掠寂静里的茫茫高原,我仿佛看见了嘈杂的发动机和飞扬的灵魂在夜半空中无言对语,一双寒星凄然守望,不禁一个冷颤,在这孤寂的夜半高原哪怕一丁点的失误都会是一场无穷尽的劫难,世事难料。。。

急收齐心神,再无旁骛,一心向前,哪管身后耳畔鬼哭狼嚎!

晚10时17分,匆忙落入河南县优干宁镇玉龙宾馆,卸甲,倒头便睡。

未完待续。。。。

发布于 2025-10-17 03:12
收藏
1
上一篇:大向文苑2017年佳作荟萃,精选100首诗歌经典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