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荆州第五回,刘备入川,战略转折风云际会

我们来解读一下《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大意失荆州”中关于“刘备入川”的部分。
需要先澄清一点:"“大意失荆州”这八个字本身并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回目,它更像是对历史上关羽失荆州事件的一个总结性评价,尤其是在《三国演义》的语境下。" 第五十二回的回目是 "《赵云长驱大破曹仁,关云长单刀赴会》"。但这一回的故事,尤其是前半部分,确实与刘备入川的进程紧密相关,并且为后续的悲剧(关羽失荆州)埋下了伏笔。
"第五十二回主要内容及其与刘备入川的关系:"
这一回主要描写了以下两个关键事件:
1. "赵云长驱大破曹仁(平定樊城之围):" 背景:曹操派遣大将于禁率领七军(约三万人)围攻关羽镇守的樊城,曹操本人也亲率大军在宛城(靠近樊城)支援。水军都督庞德勇猛,一度逼得关羽节节后退。 过程:赵云奉命增援关羽。他先是在汉水边设伏,利用泥泞地形大败曹操的先头部队。随后,赵云率军渡汉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于禁的大营

相关阅读延伸:大意失荆州第五回:刘备入川


话说刘备大军一路号令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颇得西川民心。

黄权唯恐刘备霸占益州,且加害刘璋,不惜叩首流血,力阻刘备入川。

可刘璋心意已决,仍旧亲往涪城迎接刘备。

刘璋正要出城,从事王累将自己捆绑悬挂于城楼上,说如谏不从,自己就割断束帛,撞死于地。

刘璋不为所动,王累撞地身亡。

刘备、刘璋二人见面,以诚相待,诉告衷情,煞是和睦,只是两军将领各怀戒备,均有防范。

庞统建议刘备设宴,设伏于席间杀掉刘璋,然后攻取成都,则西川一举可得。

法正也说应该早立大业。

刘备认为恩信未立之际不可操之过急,拒绝了二人的建议。

刘璋见刘备宽厚仁慈,并无二心,劝众将不必顾虑,并认为此后曹操、张鲁不足为惧,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

张松因引荐有功,受赏黄金五百两。

刘备宴请刘璋,庞统授意魏延舞剑助兴,以便趁机杀掉刘璋,并唤众武士列于堂下。

刘璋手下诸将也都虎视眈眈,张任持剑而出,说舞剑必须成对,随后刘封等人也纷纷拔剑起舞,席间刀光剑影。

刘备大惊,喝令众将住手,说道:“此非鸿门宴,同宗兄弟共议大事,不必舞刀弄剑。不弃剑者立斩!”

然后又赐酒给大家,请大家打消疑虑。

刘备、刘璋正欢饮畅叙,忽然闻报张鲁大军侵犯葭萌关,刘备慨然自请前往抵御,刘璋感激万分。

当夜,庞统对刘备感叹说:“天与不取,人复何为?”

刘备责怪庞统陷他于不义,令庞统打消诛杀刘璋的念头,庞统只得答应。

见刘备已经入川,孙权欲收回荆州,顾雍建议先切断刘备的归路,继而攻取荆襄之地。

君臣正商议间,国太闻讯赶来,斥责孙权贪心不足,只知攻城掠地,不顾骨肉亲情,居然要致孙夫人于死地。

母命难违,孙权无奈,只得答应不打荆州。

刘备假称自己要返回荆州助孙权破曹操,向刘璋借用军粮兵马。

刘璋难以抗拒部将的阻拦,表示只能给刘备一部分军粮和四千老弱兵卒。

刘备问计于庞统,庞统说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趁刘璋不备,攻占成都,一战取得西川。

中策:先夺取成都与荆州之间的要道涪水关,再杀回成都。

下策:退回荆州,日后再图西川。

刘备说上策太急,下策太缓,宜取中策。

得知刘备要回荆州,张松写信相劝,让刘备速取成都,不慎书信失落,被兄长张肃告发于刘璋,因而满门抄斩。

刘备闻讯痛惜不已,感激张松因他而获罪,自己却无可回报。

涪水关已得,孔明料川中将领定会严防刘备,而庞统求功心切,行军甚急,恐误大事,自己却又不便直言相劝,因此假托天相,修书提醒刘备要谨慎。

不想庞统见信,疑心孔明怕他独得大功才特来劝阻,因此不以为意,反而说用兵贵在乘时得势,若坐失良机,则千载难觅。

庞统深夜见刘备,建议趁着双七节蜀中军民共庆之时,采取大路佯攻、小路奇袭之计,虚实分进合击,攻取成都门户洛城。因为小路险僻难行,不为人知,蜀军必无防范。

刘备仍旧担忧孔明之言,又不便拒绝庞统,于是请法正同来谋划。

法正之计正合庞统所言,刘备同意攻取洛城,但与庞统在谁走大路上互相谦让。

庞统欲立奇功,执意让刘备走大路,自己走小路。

刘备虽然心有疑虑,无奈推辞不过,只好答应。

次日正要发兵,庞统的坐骑突然嘶鸣扬蹄,将庞统掀于马下。

刘备见状,将自己珍爱的的卢马让与庞统,千叮咛万嘱咐,恐有闪失。

庞统感激涕零,踌躇满志地出发了。

出乎庞统意料的是,蜀将张任足智多谋,行兵谨慎,于佳节期间增兵添将,严加防守,不仅设兵于大路上,还亲自率三千弓弩手把守小路,庞统此行凶多吉少。

欲知庞统此行是否如愿?请听下回分解。

说明:本文参考曾仕强大师的点评《三国之道》。

发布于 2025-10-16 23:11
收藏
1
上一篇:刘备雄才猛将如云,屡败曹操真相揭秘,被低估之力的关键作用 下一篇:王者荣耀S39赛季元歌深度攻略,全新机制解析、连招技巧与战术打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