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天空中的云彩会越来越多,太阳公公又要隐退幕后,浙中南有阵雨或雷雨,浙北以多云到阴为主,偶尔也会飘些阵雨。
假期最后一天,也就是返程高峰期,我省大部有阵雨,部分中到大雨,局部雷雨。
但是,虽说假期后半段雨水开始活跃,气温却毫不怯场,逐日回升,2号全省大部最高气温将升至26到28℃。
2016年5月5日 农历三月廿九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
“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
立夏分为三候:初候,蝼蝈鸣;此时为初夏时节。青蛙等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池畔鸣叫觅食。
二候,蚯蚓出;由于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
三候,王瓜生。就是说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立夏吃乌米豌豆饭,发源于杭州半山,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扩展到杭嘉湖地区。
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用“乌饭叶”叶子浸出的汁液煮米饭做成的。
立夏日吃乌糯米饭,夏天不容易中暑,而且可以避免蚊虫叮咬。还有豌豆饭,食之可健身固齿。
如果你想感受立夏的习俗,除了在家里做些好吃的外,还可以趁这天去半山森林公园逛逛,拱墅区每年都会在那里举办“半山立夏节”。
立夏这日,孩子们三五成群,在校园里到处找人,不是为了解馋,而是为了“硬碰硬”斗蛋,宁波话叫“拄立夏蛋”,“拄”是“对碰”的意思。
拄蛋虽属儿戏,却大有学问。
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按规则,斗蛋时蛋头拄蛋头,蛋尾击蛋尾。
小头与大头不同,横出手与竖出手不同,手捏蛋的体积多与少不同,蛋尖用手窝护起来,碰撞接触面小,当然胜算机会大……以蛋壳坚硬不碎为赢,蛋壳破碎者认输。
谁碰碎了对方的蛋,围观者便发出一阵惊呼,赢者面有得色,拄蛋破者,仍不服输,“大头破了拄小头,小头破了拄横头”。
谁的蛋壳硬,谁摆擂台,一个一个斗过去,最后分出高低。
碰碎一个,蛋升为将;碰碎两个,升格为帅。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蛋称小王或二王。
输家立马把蛋吃掉,也挺美的。
每年只有立夏才可以称人,如果平时称人则被视为不吉利,因为“称一称,瘦三斤”。
旧时人们最怕身体瘦弱,体弱者容易在春夏之交出现减食、神倦、身瘦等症。
称人时无论老幼都得参与,以验一年之肥瘦,作为是否疰夏的依据。体重增加在当时是有饱饭吃、有福气的象征。
在磅秤尚未普及之前,立夏节用来衡量瘦肥的,自然是卖柴用的红木大秤。
立夏那天,有红木大秤的人家,吃好中饭,就把大秤、夹箩和手指粗的麻绳拿到堂前,先用一根麻绳甩过屋梁,再将绳穿过秤纽后打个结;然后将两根绳在箩底绞成“十字”形后提到箩筐上端打个结,钩进秤钩里。
孩童称体重时就坐在夹箩、篮里,或是竹椅、四脚朝天的凳子上。
“立夏桑果胜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每年5月至6月初,是江南水乡传统的种桑养蚕时节,田间地头的桑树叶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慢慢走近便会发现,在嫩绿的桑树叶下,青青紫紫的桑椹早已爬满了枝头。
熟透的桑椹紫黑透亮,摘一颗放在嘴里,酸中带甜,清爽怡人。
没错,这就是初夏的味道。
相比价格昂贵的樱桃,桑葚则要亲民许多,每斤10元左右。
不过,一位水果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与樱桃类似,桑葚生来“娇贵”,容易霉烂,还怕挤压,在室温下一般只能存放一天。
据浙江在线、钱江晚报、中国天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