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祖巫这一独特概念和完整体系,最早出自网络小说《佛本是道》,作者梦入神机。《佛本是道》这样描述“盘古薨,元神化为三教圣人,那身体精血大部分便化为十二祖巫,还有一小部分流转于六道轮回之中”,又描述“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圣人乃是盘古元神所化”。十二祖巫的设定不仅被后续的洪荒流小说广泛引用和扩展,还逐渐成为洪荒流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成为网络文学中独特的神话体系。
十二祖巫人物事迹记载多数出自于《山海经》原文。将《佛本是道》中梦入神机的描写和《山海经》的人物的有关原文汇总如下:
蓐收(西方金之祖巫),全身长满了金色鳞片,左耳穿一条金蛇,脚踏了两条金龙。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句芒(东方木之祖巫),全身都是青木颜色,鸟面人身,脚踏两条青龙。出自《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吕氏春秋》:“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
共工(北方水之祖巫),蟒头人身,脚踏两黑龙的魔神。《山海经》中几次提到共工,但没有直接描写其形象事迹。《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祝融(南方火之祖巫)全身火红鳞片,踏两条火龙,兽头人身,两耳穿了两条火蛇的大汉。出自《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后土(土之祖巫),人身蛇尾,背后有七只手,前面也有两只手,握两条腾蛇,胸前隆起,头发劈将下来,把脸全部盖住,倒是看不清楚面目。出自《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
帝江(空间祖巫),人面鸟身,六只鸟爪,四只肉翅,全身红鳞片,让人看了,心中就涌起一股阴寒地气息。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形象: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
烛九阴(时间祖巫):人面蛇身,全身赤红。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奢比尸(气候祖巫),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青蛇,手拿两条红蛇。出自《山海经·海外东经》“奢比之尸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山海经卷·大荒东经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
天吴(风之祖巫),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出自《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八首人面,虎身,八足八尾,皆青黄”。
玄冥(雨之祖巫),一头全身骨刺的巨兽,骨刺尖锐狰狞,骨兽化成人形,居然是一女子,身材苗条,阿娜多婆,穿一件白骨铠甲,内缠白色丝,面容说不出的好看,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女子神色冰冷,头上伸出两尖锐骨角,笔直笔直,更添加了几分狰狞。《山海经》原文中没有提到,《山海经·海外北经 》“北方禺彊,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的注释:禺彊,也叫玄冥,神话传说中的水神。《淮南子·时则训》“颛顼、玄冥之所司万二千里。”
强良(雷祖巫),虎首人身,拿两条黄蛇。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
弇兹(电之祖巫),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青蛇,手拿两条红蛇。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崤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
注意《佛本是道》中写的是“弇兹”,后来有人写“翁兹”。
扩号内的内容,梦入神机只提到了“木之祖巫”和“西方祖巫”,其余是《佛本是道》在网上连载后,衍生出来的。
十二祖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