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泰国海军总司令吉拉蓬·翁维特上将在北京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了S26T潜艇项目补充协议。这份协议解决了困扰项目数年的发动机争端,正式确认用中国制造的CHD620柴油发动机替代德国MTU396发动机。
协议规定建造期限为40个月,预计这艘让泰国等待已久的潜艇将在2028年底交付使用。
一波三折,潜艇项目曾陷僵局
中泰潜艇合作始于2015年。当时泰国政府启动外国潜艇采购计划,预算规模达10亿美元,计划引进3艘潜艇。中国基于039B型柴电动力潜艇研发的S26T出口型潜艇在与其他多国潜艇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017年,泰国皇家海军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签署正式合同,最初约定以135亿泰铢(约合4.04亿美元)引进1艘S26T,后续将采购规模调整为3艘,总金额达10.3亿美元。
按照泰国军方提出的技术要求,该型潜艇需配备德国MTU396柴油发动机。
然而2019年德国突然宣布对中国禁售MTU396发动机,理由是该发动机技术“受对华军事技术输出限制约束”。这一变故使得潜艇建造工作陷入停滞。
面对德国的技术封锁,中方提出了解决方案——用国产CHD620柴油发动机替代德国产品。但这一方案最初遭到泰国方面的明确拒绝,项目一度面临取消风险。
CHD620柴油发动机并非临时替代品。这款在2023年7月获得国家军用标准的新型发动机,是专门为潜艇研发的先进动力系统。实际测试表明,其热效率比德国MTU396发动机高出12%至15%,同时还具备维护更便捷、成本更低的优势。
为了证明中国发动机的可靠性,中方进行了超过6000小时的测试运行,最终打消了泰方的技术顾虑。2024年5月,泰国海军决定接受中方的替代方案。
中泰潜艇项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这一财务安排降低了项目的风险。截至目前,该潜艇的建造工作已完成64%,项目共设18期分期付款,泰国已支付10期,总额约77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15.4亿元)。
剩余40%款项(约55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11亿元)尚未支付。这种支付安排意味着即使项目遇到波折,中方也已经收回了大部分资金,降低了风险。
中国还展现了灵活的合作态度,愿意接受泰国农产品抵扣部分款项,并为CHD620发动机提供20年保修,附赠潜艇训练模拟器及关键备件。这些举措精准契合了泰国财政紧张的现实需求。
战略考量,泰国水下战力迫切需求
东南亚地区军备竞赛加剧是泰国坚持推进潜艇项目的重要背景。越南已装备6艘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缅甸也通过采购俄印二手潜艇补强水下力量。而泰国长期缺乏潜艇导致海军战力相对弱势。
S26T潜艇将成为泰国海军水下作战能力的核心。基于039B型设计的S26T艇长77.7米,排水量1800吨,最高航速22节,最大潜深300米,可搭载38名艇员。
该艇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枚鱼雷/导弹或30枚水雷,采用AIP混合动力系统及数字化声呐系统,具备多目标探测与攻击能力。
泰国作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传统盟友,与中国加强防务合作引起广泛关注。美国与泰国的关系可以追溯至1833年的《友好通商条约》,在越南战争期间,泰国曾是美军的重要后方基地。
这次潜艇协议不仅是一项军事采购,更是影响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泰国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点,体现了其“大国博弈中求自主”的生存智慧。
泰国近年来积极推行“多源采购”策略,分散风险。陆军采购中国VT-4坦克,海军减少美械占比,空军则选择了瑞典JAS-39E/F“鹰狮”战机而非美国或中国产品。
自主之路,泰国军工的积极尝试
泰国不仅在采购外国装备,也在积极发展本土军工能力。2023年,泰国国防部已经明确调整国策,从“采购优先”转为“研发优先”。
泰国空军近日宣布,一款代号“神风无人机”的自杀式攻击型无人机测试成功。这不是进口拼装,也不是外购授权,而是由泰国皇家空军学院、军械部和航空航天研发中心联合推动的国产化工程。
“国家安全不是用金钱能买到的,而必须靠我们自己去创建”——泰国军方的这一表态,道出了其追求战略自主的决心。
泰国海军司令吉拉蓬上将在中国船舶集团北京总部签署协议时,脸上洋溢着笑容。他称该项目是“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国已支付77亿泰铢,潜艇建造已完成64%。新协议规定40个月工期,2028年底泰国将获得其第一艘AIP潜艇。
东南亚六国拥有潜艇,泰国即将成为其中一员。S26T潜艇将巡逻暹罗湾和安达曼海,守护泰国战略利益。
信息来源:
“重大调整”!中国产替代德国产,中泰签了
2025-09-19 11:26·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泰签署潜艇项目补充协议,中国发动机替代德国产品
2025-09-19 15:55·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