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先收钱!泰国紧急签订潜艇采购补充协议,S级潜艇项目再添保障

是的,泰国确实从中国采购潜艇,并且有相关的协议。不过,关于“幸亏先收钱”的说法,可能需要更准确地理解。
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
1. "潜艇采购协议:" 2023年3月,中国和泰国在泰国签署了关于泰国海军从中国采购潜艇的补充协议。根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泰国将向中国购买"8艘"潜艇,这些潜艇可能是基于中国最新的"039A型(或称基洛级改进型)"潜艇。 2. "先收钱:" 在签订协议时,中国方面"确实收到了"泰国方面支付的一部分款项。这符合国际武器贸易的常规做法,即签订合同后支付预付款或首付款,以确保后续生产、交付和技术的顺利进行。这是一种商业风险管理和资金流的常见安排。 3. "“幸亏”的解读:" “幸亏先收钱”这种说法,可能反映了以下几点: "对交易安全性的担忧:" 对于泰国而言,先收到款项可以确保中国会按照合同履行义务,交付潜艇。这是一种保障。 "商业逻辑:" 从商业角度看,预付款是锁定供应商资源、确保项目推进的重要手段。 "对比背景(可能):" 也许是在对比其他潜在的交易伙伴或历史交易,突显与中国交易时能更快获得定金的优势。
"总结来说:"
泰国

相关阅读延伸:幸亏先收钱了!泰国来华签订潜艇采购补充协议,S

2025年9月16日,泰国海军总司令吉拉蓬·翁维特上将在北京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了S26T潜艇项目补充协议。这份协议解决了困扰项目数年的发动机争端,正式确认用中国制造的CHD620柴油发动机替代德国MTU396发动机。

协议规定建造期限为40个月,预计这艘让泰国等待已久的潜艇将在2028年底交付使用。

一波三折,潜艇项目曾陷僵局

中泰潜艇合作始于2015年。当时泰国政府启动外国潜艇采购计划,预算规模达10亿美元,计划引进3艘潜艇。中国基于039B型柴电动力潜艇研发的S26T出口型潜艇在与其他多国潜艇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017年,泰国皇家海军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签署正式合同,最初约定以135亿泰铢(约合4.04亿美元)引进1艘S26T,后续将采购规模调整为3艘,总金额达10.3亿美元。

按照泰国军方提出的技术要求,该型潜艇需配备德国MTU396柴油发动机

然而2019年德国突然宣布对中国禁售MTU396发动机,理由是该发动机技术“受对华军事技术输出限制约束”。这一变故使得潜艇建造工作陷入停滞。

面对德国的技术封锁,中方提出了解决方案——用国产CHD620柴油发动机替代德国产品。但这一方案最初遭到泰国方面的明确拒绝,项目一度面临取消风险。

CHD620柴油发动机并非临时替代品。这款在2023年7月获得国家军用标准的新型发动机,是专门为潜艇研发的先进动力系统。实际测试表明,其热效率比德国MTU396发动机高出12%至15%,同时还具备维护更便捷、成本更低的优势。

为了证明中国发动机的可靠性,中方进行了超过6000小时的测试运行,最终打消了泰方的技术顾虑。2024年5月,泰国海军决定接受中方的替代方案。

中泰潜艇项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这一财务安排降低了项目的风险。截至目前,该潜艇的建造工作已完成64%,项目共设18期分期付款,泰国已支付10期,总额约77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15.4亿元)。

剩余40%款项(约55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11亿元)尚未支付。这种支付安排意味着即使项目遇到波折,中方也已经收回了大部分资金,降低了风险。

中国还展现了灵活的合作态度,愿意接受泰国农产品抵扣部分款项,并为CHD620发动机提供20年保修,附赠潜艇训练模拟器及关键备件。这些举措精准契合了泰国财政紧张的现实需求。

战略考量,泰国水下战力迫切需求

东南亚地区军备竞赛加剧是泰国坚持推进潜艇项目的重要背景。越南已装备6艘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缅甸也通过采购俄印二手潜艇补强水下力量。而泰国长期缺乏潜艇导致海军战力相对弱势。

S26T潜艇将成为泰国海军水下作战能力的核心。基于039B型设计的S26T艇长77.7米,排水量1800吨,最高航速22节,最大潜深300米,可搭载38名艇员。

该艇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枚鱼雷/导弹或30枚水雷,采用AIP混合动力系统及数字化声呐系统,具备多目标探测与攻击能力。

泰国作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传统盟友,与中国加强防务合作引起广泛关注。美国与泰国的关系可以追溯至1833年的《友好通商条约》,在越南战争期间,泰国曾是美军的重要后方基地。

这次潜艇协议不仅是一项军事采购,更是影响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泰国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点,体现了其“大国博弈中求自主”的生存智慧。

泰国近年来积极推行“多源采购”策略,分散风险。陆军采购中国VT-4坦克,海军减少美械占比,空军则选择了瑞典JAS-39E/F“鹰狮”战机而非美国或中国产品。

自主之路,泰国军工的积极尝试

泰国不仅在采购外国装备,也在积极发展本土军工能力。2023年,泰国国防部已经明确调整国策,从“采购优先”转为“研发优先”。

泰国空军近日宣布,一款代号“神风无人机”的自杀式攻击型无人机测试成功。这不是进口拼装,也不是外购授权,而是由泰国皇家空军学院、军械部和航空航天研发中心联合推动的国产化工程。

“国家安全不是用金钱能买到的,而必须靠我们自己去创建”——泰国军方的这一表态,道出了其追求战略自主的决心。

泰国海军司令吉拉蓬上将在中国船舶集团北京总部签署协议时,脸上洋溢着笑容。他称该项目是“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国已支付77亿泰铢,潜艇建造已完成64%。新协议规定40个月工期,2028年底泰国将获得其第一艘AIP潜艇。

东南亚六国拥有潜艇,泰国即将成为其中一员。S26T潜艇将巡逻暹罗湾和安达曼海,守护泰国战略利益。

信息来源:

“重大调整”!中国产替代德国产,中泰签了

2025-09-19 11:26·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泰签署潜艇项目补充协议,中国发动机替代德国产品

2025-09-19 15:55·观察者网

发布于 2025-10-05 04:12
收藏
1
上一篇:损管训练砺锋芒,高压突击铸潜艇兵,揭秘潜艇兵锻造之路 下一篇:解忧小时光攻略,高效获取资源福利,官方兑换码助你拒绝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