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假期第二日,唐伯虎笔下庐山风光带你穿越古画之旅!

这个主意太棒了!假期第二天,正是探索的好时机。让我们跟随唐伯虎(唐寅)的足迹,用他的古画视角来“云游”一下壮丽的庐山!
---
"文博日历丨假期第二天:唐伯虎视角下的庐山画卷"
假期第二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厌倦了城市的喧嚣?是时候让心灵去旅行了。今天,我们不虚设行程,不亲临其境,而是邀请一位“特别”的向导——明代大才子、大画家唐伯虎,让我们一起,透过他那幅传世的《庐山高图》,神游天下第一奇山!
"【唐伯虎与庐山情缘】"
唐寅(唐伯虎)与庐山,虽无明确史料记载他亲临庐山并创作《庐山高图》时的实况,但庐山作为江南名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不绝的对象。而唐伯虎本人,一生爱山,尤爱黄山,其《庐山高图》虽非写生,却饱含深情。此画作于他五十岁生日时,是为祝贺其老师陈宽七十寿辰而作,以庐山的雄伟象征老师的功勋与德望。画中山峰耸峙,云雾缭绕,气势磅礴,正是唐伯虎浪漫主义风格与高超绘画技艺的完美结合。
"

相关阅读延伸:文博日历丨假期第二天,跟着唐伯虎的古画游庐山!

这幅绘于明代的古画

不仅是唐伯虎晚年的山水杰作

更是“穿越级”的庐山游览手册

国庆假期第二天

跟着这幅古画,一起游庐山!

穿越到明代

跟着唐伯虎一起游庐山

这幅《匡庐图》可不是

凭空想象的庐山风景

而是我们颇为熟悉的明代画家唐伯虎

亲自游玩庐山后

凭记忆还原的“明代庐山实景图鉴”

唐寅(1470-1524),字伯虎,苏州府吴县(今苏州市)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

正德甲戌年(1514年)

唐伯虎受好友黄云邀约登临庐山

黄云还特意为他定制庐山深度游路线

包括五老峰、三峡桥等庐山名胜

统统都打卡了一遍

游玩回家后

唐伯虎画下了这幅山水杰作

△观众在参观唐寅《匡庐图》

先看画中最显眼的“核心打卡点”

前景那座横跨深涧的石桥

桥身用浓墨勾勒出石拱的厚重感

桥上有

一名骑着蹇驴的老者和一名书童

(注释:蹇驴指跛蹇驽弱的驴子,后衍生为比喻驽钝之人或处境困顿者。)

△唐寅《匡庐图》(局部)

这座桥,古称三峡桥

就是如今庐山仍在的“观音桥”

它从北宋走来

经历千年,拱券至今没有大修过

△左为唐寅《匡庐图》(局部),右为如今庐山的观音桥。

再往画中景看“第二打卡点”

云雾缭绕间露出的嶙峋岩壁

岩石纹理层层渲染

画面层次感直接拉满

最后眺望一下“远景打卡点”

那座直插云端、陡峭挺拔的山峰

正是五老峰的缩影

画中飞瀑从峰顶倾泻而下

隐入云间,两侧染出远山,与之呼应

△左为唐寅《匡庐图》(局部),右为庐山现在的五老峰。

国庆假期

不妨带上《匡庐图》高清图

对照画中角度拍照打卡

发布于 2025-10-03 05:13
收藏
1
上一篇:一文看懂杜邦分析模型,模型构建、分析思路及业财应用全解析 下一篇:大国来信丨相信明天,共筑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