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至,餐桌上的螃蟹、坚果、月饼轮番登场,阖家欢乐的时刻,可别让牙齿问题扫了兴!最近就有朋友啃骨头时,牙齿被硌得劈裂,只能遗憾拔牙。哈尔滨市口腔医院专家提醒:双节护牙有讲究,避开这些“雷区”,才能放心享受美食!
一、警惕!这些“美食刺客”,牙齿碰不得
牙齿看似坚固,却经不住“硬碰硬”,很多节日常见食物,其实是隐藏的“牙齿杀手”,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
坚硬类食物:绝对不直接用牙啃
高危食物:螃蟹壳、坚果(核桃、碧根果等)、骨头(排骨、鸡爪骨)、大枣核、话梅核。
风险提示:无论是天然牙,还是做了牙冠、假牙,咬这些坚硬物品时,瞬间咬合力可能导致牙齿劈裂、牙冠折断,一旦损伤基本无法修复,只能拔牙。
正确做法:用工具(剥壳器、钳子)处理坚硬食材,遇到枣核、话梅核及时吐掉,避免“用牙开壳”“用牙去核”。
黏性食物:别让牙齿“黏”出麻烦
高危食物:月饼、汤圆、麻薯等黏腻糕点。
风险提示:这类食物容易黏在牙齿表面或牙冠缝隙,不仅可能引发蛀牙,还可能因黏附力过大,导致牙冠脱落。
正确做法:吃的时候细嚼慢咽,吃完后立即漱口、刷牙,避免食物残渣长时间停留。
二、牢记!不同牙齿,清洁方法有差异
双节期间饮食次数增多,红酒、浓茶等带色食物频繁出现,若清洁不到位,牙齿易染色、出问题,不同牙齿需针对性护理。
天然牙 / 美白后牙齿:防染色 + 勤清洁
注意事项:红酒、浓茶、咖喱等带色素食物,会让刚美白的牙齿快速染色,长期残留也会导致天然牙变黄。
清洁步骤:吃完带色食物后,30 分钟内用温水漱口(避免立即刷牙损伤牙釉质);每天早晚用软毛牙刷 + 含氟牙膏刷牙,每次至少 2 分钟,饭后用牙线清理牙缝。
假牙 / 牙冠:温柔清洁,拒绝“硬操作”
禁忌行为:不用硬毛牙刷、普通牙膏刷假牙(易刮花表面,滋生细菌),不用热水浸泡假牙(可能导致变形)。
正确方式:日常用清水 + 软毛牙刷轻轻擦拭;每周用“义齿清洁片”浸泡 1-2 次,达到消毒除菌效果;取下假牙后,还要清洁口腔内剩余天然牙,避免残渣堆积。
三、必看!牙齿出问题,别自己瞎处理
万一聚餐时牙齿突发状况,别慌也别“乱折腾”,错误处理会加重问题,及时找医生才是关键。
应急处理:这两件事绝对不能做
牙冠脱落:别用胶水自己粘!脱落的牙冠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别碰内侧),尽快就医让医生专业复位。
牙齿劈裂:别忍痛继续吃!立即停止用受伤牙齿咀嚼,避免损伤牙髓,及时到医院检查处理。就医保障:双节看牙不用等。
哈尔滨市口腔医院双节期间各科医生均正常在岗,无论是牙冠脱落、牙齿劈裂,还是牙龈肿痛、假牙不适,都能随时就诊,不用等到假期结束“硬扛”。
双节团圆,美食虽好,牙齿健康更重要!把这份护牙攻略存好,避开“牙坑”,才能尽情享受假期的欢乐与美味~
来源: 新闻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