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阿苏拉则,探寻古老文化的传承之光

“彝族阿苏拉则” (Yízú Āsūlāzé) 指的是彝族(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中的一种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也被称为"“火把节”"。
以下是关于彝族阿苏拉则(火把节)的一些关键信息:
1. "名称含义": "阿苏拉则 (Āsūlāzé)":这是在四川凉山等地彝族语言中对火把节的称呼,具体含义可能因地区方言略有不同,但通常与“火”、“光明”、“驱邪”等概念有关。 "火把节 (Huǒbǎ Jié)":这是该节日更广为人知的汉文名称,因为节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点燃和挥舞火把。
2. "时间": 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持续两天。有些地区(如云南)可能在农历六月二十三。
3. "地点": 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省、贵州省等地的彝族聚居区。
4. "核心活动与习俗": "点起火把":节日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在傍晚时分,用松香、干草等易燃物在房屋内外点起火把。火把象征光明,能够驱赶黑暗和邪祟

相关阅读延伸:彝族阿苏拉则

“起风了,下雨了,我不得不走了,黄昏了,天黑了,我不得不走了......”,这是我近期比较喜欢的一首歌。这首歌叫《阿苏拉则》是蔡青年用彝语唱的,歌词也是彝翻汉翻译过来的。或许是因为小时候听过阿苏拉则的故事,或许是唱的歌旋律和歌词配上听过的故事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音乐确实能够沁润人的心灵,很喜欢听这首歌,而当我听起这首歌我就会想起千百年来一直被彝族人谈起的人物—阿苏拉则。


关于阿苏拉则的故事,听过很多的版本但都大同小异。阿苏拉则是彝族的毕摩也就是祭司,有关他的故事在彝族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或许民间传说神话了他,而正是因为这样每个彝族人一提及毕摩文华都会想起千百年前的这样一个大毕摩。


阿苏拉则一生都在与妖魔斗志斗勇,也正因为这样每当彝族先民提及毕摩的时候都会首推阿苏拉则。或许很多地方都留下拉则与妖魔比法术最终将它们镇压的痕迹吧,我曾听父亲讲过,在我们那边有座山离我们家也不是很远,那一座山曾经有过俩个山鬼很多人都在此遇过难,人们很无奈。有一次拉则要去一户人家做法事正好路经此山,也想着为民除害,于是慢慢的走到令人望而却步的山前停了下来而俩个山鬼也早已听说拉则的大名很谨慎的准备和眼前的这位大毕摩大干一场。其中的情节已经忘了,只记得拉则和俩个山鬼法术比拼斗了七天七夜最终将山鬼降伏了,最终人们进出那座山不会再遭遇山鬼的毒手。


后来,人们大声对着那座山喊就有一个声音在重复那个声音,人们说这是那俩个山鬼在重复人们的话语。现在我们知道都知道那是回音,但这样一个故事也挺有意思的。彝族先民在不知道山的回音是怎样一种物理现象的情况下将它与阿苏拉则的故事联系起来,其实山的回音形成的版本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彝族《阿诗玛》的小故事,那里用传说的形式写到了为什么山有回音。不过这一系列故 事也说明了彝族先民关注到奇异的事情后便会加入神话的色彩,颇具形象化的解释了它,最终口耳相传形成了人人都熟知的小故事。


阿苏拉则是很有智慧的一个人,不管是在与妖魔的斗志斗勇还是人情世故中都能看出他的智慧。


那个时候妖魔鬼怪都很多,而拉则也经常在和妖魔斗志斗勇并降伏了它们,久而久之妖魔鬼怪都熟知了阿苏拉则是个不好对付的人,很多妖怪既惧怕他也想除掉他。


有一次,拉则路经一个地方,那里有人经常遇难拉则也知道是鬼害死人的,鬼也知道阿苏拉则是个法术很高深的人所以不敢轻易害他。鬼于是化为人形在小溪边等他,鬼对他说你阿苏拉则是个很厉害的人,法术也高深。你有什么害怕的东西吗阿苏拉则知道深夜不会有人一个人在溪边逗留,他知道面前这个人就是鬼变的。拉则对化为人形的鬼说,我有一把宝剑削铁如泥,可以劈山可以斩妖唯独怕南瓜,要是宝剑遇到南瓜就什么也显现不出来了。鬼一听,变成了南瓜从很高很远的地方滚过来准备撞拉则,而这一变正中了拉则的计,拉则顺势掏了剑把变成南瓜的鬼给砍了,鬼疑惑了一会儿说道,不是说宝剑怕南瓜的吗,说完鬼死了此后那里再也没有鬼了。


阿苏拉则一生都在同妖魔斗争,彝族先民一直铭记着这个给他们带来安宁的人。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不仅是同妖魔斗也有其他很多。而他是怎样死的彝族先民口耳相传留下了几种不同的版本。有人说是被咒死的,有人说是被毒死的,也有人说是坠马而死。


而除了这些,我还听一个初中同学讲过另外一个版本,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我觉得这个版本很有意思。


他是这样说的,阿苏拉则出门做法事都会有颗星星伴随他,这颗星星伴随他直到离去。大概时间也过了几百年,有一天,拉则对他的星星说,星星呀,你也陪伴了我很久了,肯定也累了吧,以后就不要跟着我了吧!说完,阿苏拉则打了只鸡给那颗星星,星星陨落了,阿苏拉则也这样离开了。


“起风了,下雨了,我不得不走了,黄昏了,天黑了,我不得不走了”,大概一代大毕摩也会有不得不离开的那一天,而那一切或许都是命中注定的。

发布于 2025-09-30 03:13
收藏
1
上一篇:郑洞国坦白心迹,问毛主席马列主义学习之道,出口即悔 下一篇:四川“袖珍美人国”奇观,每5人便现一位女神,九凤传说引人探寻,你曾踏足此神秘之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