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财神”营销策略引商家焦虑,喜忧参半的伤神之举

“送财神”这个活动,虽然初衷是是为了祈求财运亨通,但在实际操作中,确实给一些商家带来了不少困扰和烦恼,可以说是“惹得商家很伤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增加:" “送财神”活动通常需要商家投入一定的成本,例如购买或制作财神像、红包、礼品等。对于一些小型商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负担。
"2. 人力物力投入:" 组织“送财神”活动需要商家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例如人员布置、宣传、派发等。这会分散商家原本用于经营的时间和精力。
"3. 活动效果难以评估:" “送财神”活动的效果很难量化,商家很难确定这些投入是否真的带来了相应的回报。有些商家甚至觉得这是“碰运气”的事情,投入产出比很低。
"4. 部分商家被“卷”:" 在一些地方,“送财神”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如果商家不参与,可能会被视为“不合群”,从而失去一些客户。这种“卷”的氛围也给商家带来了压力。
"5. 负面舆情风险:" 如果“送财神”活动组织不当,例如出现冒犯性内容、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可能会引发负面舆情,损害商家的形象。
"6. 安全隐患:" 在派发红包、礼品等过程中,也

相关阅读延伸:“送财神”惹得商家很伤神

接近年关,很多“送财神”的人也如约而至,最近一些商家向记者反映,现在“送财神”的人一波接着一波,讨喜讨得商家心堵。

市民小梦在红旗街上开了一家美容院,12月初,一个送财神的中年妇女来到小梦的店内,从兜里拿出一张财神,嘴里还说着“送财神,财神到……”小梦花15元钱买了下来。可没过几天,又有几个送财神的人来到店内,小梦无奈又买了几张,看着自己买的三张财神,小梦也很苦恼,为了讨个好彩头,财神买一次就够了,可现在几乎每隔几天就有送财神的,有些人没收到钱就不肯离去,这让人觉得有点被强迫的味道。

采访中,一些商家告诉记者,每年一到年关都有一些送福字、财神的,这些推销者一进门嘴里就念着喜嗑,财源滚滚、恭喜发财什么的,让人难以拒绝。

采访中,很多商家也表示,每到年底遇到这类事情,为了不影响生意,都会拿出零钱打发走。还有一些商家表示,这些推销者正是了解一些生意人想讨“好彩头”的心里,借机要赏钱。

发布于 2025-09-27 23:13
收藏
1
上一篇:从“抢财神”到“送财神”,传统习俗的演变与传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