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人类设计终结!隐藏式车门把手禁令即将实施

是的,你提到的这种隐藏式车门把手(通常指通过按钮或拉绳操作的电动车门把手)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低速行驶、车辆附近有行人(如骑车人、行人、儿童)的情况下,驾驶员或乘客可能因视线盲区而未能及时发现并避开这些靠近车辆的人,极易引发刮蹭甚至碰撞事故。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考虑采取措施来限制或禁止使用这种设计。例如:
1.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在2022年7月通过了一项新的通用汽车安全法规(Regulation (EU) 2022/2366),其中就明确要求所有新车必须配备易于被驾驶员或乘客注意到和识别的车门拉手或门把。这直接针对的就是那些在车辆静止或低速行驶时难以察觉的隐藏式门把手。该法规已于2024年6月26日生效,并将在2027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所有新车型。
2.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虽然NHTSA没有像欧洲那样直接发布强制性的联邦标准,但也在通过评估和推动安全改进,关注这类设计对行人安全的影响。一些州或地区可能通过地方性法规来限制或禁止。
所以,你说的“终于要被禁了”在很大程度上是准确的,尤其是在欧洲市场,这项禁令已经非常明确和具体,并且正在逐步实施。这项规定旨在提高道路安全,

相关阅读延伸:反人类的的隐藏式车门把手,终于要被禁了!

关于汽车门把手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又迎来新进展。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要求》,为应对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组织开展了门把手标准的制定工作。

针对车门外把手,《要求》提到,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此外,每个车门的车门外把手在任意状态时,相对车身表面应具备手部操作空间,该操作空间应不小于60mm×20mm×25mm。《要求》特别说明:本文件针对汽车车门外把手的事故后功能、布置位置及手部操作空间,新增了相关要求,从而提升救援的便利性。这也就意味着,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的设计被明确禁止。

关于车门内把手,《要求》提到,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应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释放门锁并开启车门。若装备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应同时配备具有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把手,作为机械应急车门内把手。

关于新标准的实施时间,新申请车门把手型式批准的车型,“手部打开车门的操作空间不能小于30立方厘米”的要求自《要求》实施之日起第7个月开始执行,其他要求自《要求》实施之日起执行。已经获得车门把手型式批准的车型,自《要求》实施之日起第19个月开始执行。

有专家指出,此次车门把手的强标制定不仅适应了汽车电动化趋势、平衡了车门把手的科技感和安全性,而且解决了门把手的手部操作空间、安全标志等使用痛点,将有助于推动汽车行业安全性生产和使用。

随着智能电动化转型的深入,为追求车辆外观美观、体现科技感,并为一定程度减小风阻,从而降低能耗,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车企采用了全隐藏式或半隐藏式电动车门把手设计。据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排名前100名的新能源车型中,隐藏式门把手的搭载率约为60%。

然而,随着隐藏式电动门把手的普及,其高故障率和安全性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中保研碰撞测试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车门弹出成功率仅为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此外,据消费者协会统计,2024年因隐藏式门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同比增长132%。

“为应对电动隐藏式车门把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组织开展了门把手标准的制定工作。”《要求》标准起草组在编制说明中表示,“本标准旨在引导企业规范车门内外把手产品设计,提升门把手安全性能,全面提升车辆安全水平。”

来源: 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发布于 2025-09-27 10:13
收藏
1
上一篇:苹果商店惊现色情APP,监管漏洞引关注?专家呼吁全国统一应用软件监管平台构建 下一篇:媒体曝光色情APP下载无阻,苹果面临舆论压力,除震惊,还能采取哪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