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名学生挥汗农场,体验收获的快乐 十月天高云淡,金秋风景如画。扁担、独轮车、地排车在农场内来回穿梭;地瓜、玉米棒、毛豆、花生的诱人香气在上空飘荡。 10月17日,位于牡丹区高庄镇吕集村的“驴聪聪”农场热闹非凡,菏泽一中八一路校区近千名高一学生来到农场,举行了一次很有意义的农耕研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500斤,800斤,1200斤… …”,当过磅员宣布各队挖地瓜比赛的成绩时,孩子们欢呼雀跃。虽然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是他们望着自己丰收的果实,全都满意地笑了。 “我们以后是不是还可以再来看看它们?”同学们指着刚种进地里的大蒜,向农场工作人员央求,当工作人员告知他们不但可以来看看,明年春天他们还可以来拔蒜薹、挖蒜,他们高兴地跳了起来。 一位同学一边吃着亲手从土里挖出来、已经蒸熟的香喷喷的地瓜,一边感叹到:“瞧,这香甜的地瓜,不曾想要费这么多的汗水换来。我们平时在食堂吃饭,不想吃的都倒掉了,以后可不敢再浪费粮食了。通过劳动,我们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国家提倡光盘行动的意义!” 菏泽一中八一路校区高一级部主任张月英告诉记者,同学们经过农业生产的劳动过程,体验了如何使用农具工具,初步掌握相关种植、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技能,有助于学生下一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了责任心。通过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懂得自立自强、关心社会和他人,形成敬业、奋斗、奉献等劳动观念,树牢诚实守信、合法劳动的意识。亲子农场,学玩一体的乡野乐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首五言绝句道出了农忙时节的辛苦,每一粒粮食,都凝聚了农民伯伯无数的汗水。但是,当这句诗句脱口而出时,又有几个孩子能领悟其中的真谛呢? 父母带领孩子们走进最淳朴的田野,让孩子们回归乡土,真正走进土地,走进稻田,感受收获的喜悦,体验原始割稻,脱粒,一起守护稻田一起收获最美的自然馈赠,看看这些最原生态的农耕方式,才能真正体验“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了解甚至传承这些农耕文化,这正是现代教育所缺乏的部分。 农场负责人武俭坤向记者介绍农场基本情况:
农场秉承“生态农业、创意教学、自然教育”理念,探索“农耕+亲子+研学”融合发展模式,多产融合,致力于打造一个有玩有学、自然健康的乡野乐园,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一、驴聪聪农场的名字来历: 毛驴给大家的印象是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聪明活泼、做事执着。农场以小毛驴“聪聪”为农场吉祥物。二、农场实践体验区: 实践体验区约150余亩,主要种植中药材麦冬。在麦冬上,栽种上千棵、几十种名贵果树,比如:金太阳杏、黑柿子、西梅、紫水晶葡萄等,果树林中散养着自由走动的鸡、鹅、兔子、羊、毛驴等动物。实践体验区创设了“浑水摸鱼”、”手工磨坊”、“邂逅动物”、“田鼠的家”、“打害虫”、“毛毛虫大赛”等多项农事体验活动。三、农场生态种植区: 近900余亩生态种植区种有小麦、地瓜、玉米、棉花、绿豆等几十种农作物,所有农作物均为绿色无公害、富硒。丰富多样的农作物种类,同时为学生开拓知识面、开展农耕活动提供可能。四、农场健康食品加工坊: 农场将富硒无公害粮食进行深加工,农场健康食品加工坊磨制的富硒小麦面粉、加工纯手工地瓜粉条等,不添加任何增稠剂、增白剂等添加剂,深受家长的欢迎。 驴聪聪亲子农场,一个亲自然、趣田园、乐中学的成长乐园,让孩子们在这里真正体验到大自然的呼吸,让自然成为课堂,让爱多一点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