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200多人斗舞,人均硕博生!”——揭秘学历最高“广场舞团”热搜背后的传奇

这则新闻听起来确实很有趣,也颇具话题性!它结合了几个吸引眼球的元素:
1. "规模大":“200多人”的规模本身就足以吸引关注。 2. "形式新":“斗舞”比传统的广场舞更具竞技性和现代感。 3. "学历高":“人均硕博生”是这个团队能上热搜的关键,颠覆了人们对广场舞群体的传统印象,充满了反差感和“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色彩。 4. "地域特色":“辽宁”给出了地域标签。 5. "官方认证":“学历最高”可能意味着他们得到了官方或相关机构的认可或宣传。
"这个事件为什么能火?"
"反差萌/话题性":高学历人群参与通常被认为是“阳春白雪”的“斗舞”,与大众化的广场舞场景结合,产生了强烈的反差,非常具有新闻性和传播性。 "正能量传播":展现了高学历人才不仅坐在书斋,也积极参与健康、活力的文体活动,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容易引发共鸣和赞赏。 "满足好奇心":大众对于高学历人群的生活状态往往有好奇,看到他们跳起充满活力的“斗舞”,满足了这种好奇心。 "时代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观念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生活方式,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娱乐和锻炼方式。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充满活力

相关阅读延伸:200多人“斗舞”,人均硕博生!辽宁学历最高“广场舞团”火上热搜!

立冬时节,潇潇风雪,随着一场寒潮,全国各地都陆续进入了“过冬模式”。只不过对于某些城市来说,这个冬天开始得并不平凡。自11月4日大连庄河市发现首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以来,疫情就和寒潮一起席卷了大连。面对疫情“大考”,大连理工大学迅速进入“应考”状态,实施了最严格的封闭管理。不过在这特殊的“隔绝”之下,一幕又一幕或激动人心、或感人至深的“剧目”正悄然上演,来自全体大工人的信心和决心让疫情下的大工校园充满了温暖的生机。


全力保障,物资充足心里有底

“各类生活、防疫物资是否充足”是封闭管理时期的一道“必答题”。面对这个问题,大工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充足!”在本轮疫情发生之初,学校即向全校师生每人发放口罩10只,共计50.6万只。而除了口罩之外,防护服、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同样充足,丰厚的物资储备带给全体留校师生的是满满的安心。


除了防疫物资之外,学校内所需的生活物资也得到了全面保障:校内大学生超市进货量提升10%,用“满满的货架”全力保障同学们“稳稳的幸福”;食堂食材进货量增加,运货人员严格体温监测,所有食材内外包装消杀,热气腾腾的饭菜每天都能按时上柜,或者出现在宿舍区外。“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周密的准备面前,物资保障这道题已被大工人“拿下”!


科学谋划,24小时全方位守护

早在全校实行封闭管理之前,大连理工大学便迅速响应逐渐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在11月8日对全体校内师生进行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全体师生均为阴性。11月11日,封闭管理的第一天,第二轮核酸检测工作再次有序开展,期间仅用4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本科生检测任务,最终结果同样是全员阴性。这次高效的检测也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在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后,为保障学校正常运行,同样有部分教职员工、管理服务保障人员、校内商户经营者在严格封闭的基础上住校开展工作。虽然人数有限,但他们依旧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全力保证服务质量不打折。不仅如此,校内的保卫电话、急诊室电话全天开通;校园智慧安防指挥中心全天候监控;各个公共场所进行地毯式消杀……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为目标,全体大工服务人员齐心协力,撑起了一张无懈可击的校园疫情防控网。


此次封闭管理在时间上正好与“双十一”相重合,所以“我的快递咋办?”也就成了校内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回应大家的诉求,在校内先后设置多个快递集中收发点,由专人驻点进行集中二次消杀、收发,在取件场地也要求大家避免聚集,佩戴口罩,自觉排队,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即取即走。相信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之下,这些大家心心念念的快递都能安全、准时地送到留校师生的手中。


“舞动青春”,各路高手尽展奇能


听到“校园封闭”四个字,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足不出户,全天居家”的沉寂景象,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在封闭管理的这段时间里,大工校园内出现了许多“舞林高手”,他们在校园内掀起了一阵广场舞的热潮,甚至还一度火上了热搜


在得知核酸检测全员阴性、校园环境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大工北山生活区的同学们提出了“下楼跳广场舞”的建议,并获得了研究生会、驻点辅导员老师的全力支持。于是,在北山的广场上就出现了这么一派“舞林大会”的景观。要知道,北山生活区可是号称“人均研究生”,广场上跳舞的一半以上是博士研究生,队前领舞的也是硕士研究生。这种阵容说是“广场舞界的天花板”也不为过了。


其实在封闭管理的这段时间里,大工师生们的学习、科研工作计划并未因疫情而停滞,同时他们也发掘出了许多充实校园生活的方式。北山生活区里踢毽、排球、羽毛球、丢沙包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而西山生活区的同学们也相约打起了太极拳,颇有几分“北舞西拳”之势。图书馆预约限流开放,服务时长不变;活动室文艺青年组团,吹拉弹唱全能。这份在特殊时期里一如既往的积极乐观,也是大工人应对疫情的“法宝”之一。


“网络牵线”,700余家单位抛来橄榄枝

除了学习、科研、文体活动正常开展之外,还有一件事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进,那就是招聘。虽然因为校园封闭,线下招聘会无法开展,但由学校组织的线上双选会却已如期启动。11月13日至14日期间,大连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生秋季大型网络双选会正式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家优质参会单位带着超过10万个招聘计划,与广大大工应届毕业生相聚“云端”。

在这些参会单位之中,有许多诸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一汽集团等央企国企,也不乏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这样的科研院所,还有格力电器、TCL、三一集团这样的知名上市企业。它们所提供的招聘需求覆盖国防军工、互联网+、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为广大有就业意向的大工学子搭建了一个优质的就业平台。

“希望疫情快过去,一切恢复如常,盼疫去春来,看玉兰花开!”人们常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疫情之下,全体大工人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素养,为大连市疫情防控,以及疫情“零外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在这个特殊的初冬里,我们在大工,挺好的!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号: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官网/官微、大连发布

发布于 2025-09-22 22:13
收藏
1
上一篇:保定市公益舞团‘心舞团’献爱心,用舞蹈‘礼物’致敬武汉英雄 下一篇:原神6.0危战来袭,平民玩家面临挑战,连难度5都打不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