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章节较多,喜欢的话,请关注点赞收藏,第一时间推送最新教程!
本教程已创建合集,可到合集查看往期教程。
本教程在今日首发,授权平台维权,请勿抄袭搬运!
本章是AI视频专项突破教程第11章,AI视频专项突破教程剩余9章。
由于文章不能配视频,配套案例视频在本号另发。
可在本号的视频页面找到配套视频。
https://www.toutiao.com/video/7547125159358939683/
第61章 AI视频生成专项突破,动态元素:火焰动态
为什么你做的篝火粒子效果,
总像被按了快进键的头皮屑?
要么火星刚飘起来就凭空消失,
要么火焰像僵硬的橙色果冻,
想靠它烘托露营vlog的温暖氛围,
结果观众以为你在拍劣质特效翻车现场——
其实问题就藏在动态元素的细节褶皱里。
核心技巧:篝火粒子的“三层呼吸法则”
1.底层火焰:要像“喘气的棉花糖”。
以每秒2次的频率轻微膨胀收缩,中心温度高(偏黄白)边缘温度低(偏橙红),边缘偶尔“舔”出1-2个小火星,模拟木材燃烧时的不规则跳动。
2.中层火星:得是“喝醉的萤火虫”。
从火焰边缘斜着往上飘,速度时快时慢(每秒4-7像素浮动),带5°-20°的随机转弯,飞行中慢慢变暗,最后像烧完的火柴头一样熄灭。
3.顶层灰烬:要学“慢动作的蒲公英”。
半透明的灰色小颗粒,下落速度比火星慢一半(每秒2-3像素),偶尔被上升气流托着往上翻个跟头,最后轻轻贴在地面或草叶上。
应用场景:
露营vlog里,篝火粒子可以作为“时间流逝”的视觉锚点——
从傍晚到深夜,粒子的跳动频率逐渐变慢,颜色从明亮的橙黄转向深沉的橙红,暗示夜色渐深。
奇幻短片中,给火星加一点“魔法buff”——
让部分火星飘到空中后不会消失,而是变成闪烁的小光点,组成发光的符文。
游戏场景里,篝火粒子得“懂互动”——
当角色靠近时,火焰会微微向角色方向倾斜;刮风时,所有粒子统一向风吹的方向偏移10°-15°。
案例实操:生成“雨夜森林篝火”粒子效果
基础提示词:下雨的晚上,森林里有篝火,有粒子。
效果:火星和雨点各飘各的,像两条平行线;火焰是单调的橙色块,既不随雨声跳动,也不被雨水打得微微收缩;地面干巴巴的,完全看不出下雨的湿润感。
优化提示词:“雨夜森林篝火粒子效果:底层火焰呈黄橙渐变,中心亮度最高(RGB值255,200,50),边缘亮度降低30%(RGB值255,120,30),每2秒轻微收缩一次(幅度10%),模拟被雨水打中的瞬间;中层火星(直径2-4像素)从火焰边缘斜向上飘,70%火星会被雨点撞一下(碰撞后速度减慢30%,亮度降低20%),30%火星避开雨点正常飘动,整体带15°向右的弧度(模拟微风);顶层灰烬(半透明灰色,透明度60%)缓慢下落,碰到地面后停留2秒再消失;每5秒出现一次小爆燃(粒子数量增加15%),爆燃时火星飞得更高(比平时高1.5倍);火光照亮半径2米内的区域,被打湿的木柴表面有橙红色反光(反光强度比火焰弱40%),地面积水处映出跳动的火光;雨点落在火焰周围时会变成细小的白汽粒子(直径1像素),瞬间消失”
参数调整:
帧率设30fps(比24fps更适合捕捉雨滴碰撞火星的瞬间)
粒子生命周期:底层火焰永久存在,中层火星5-7秒,顶层灰烬8-10秒
物理碰撞:开启“粒子互斥”(让火星和雨点不会重叠穿过)
环境互动:勾选“地面吸附”(让灰烬落到地面后不会穿过去)
效果:雨水打在火焰边缘时,真的会激起一闪而过的白汽;火星被雨点撞到时,会像被轻轻推了一下那样改变轨迹;地面的积水里,跳动的火光倒影和火焰本身形成呼应;偶尔的爆燃让画面有了惊喜感,就像现实中湿木头突然烧旺的瞬间。
避坑指南:
1.坑:给火星加“拖尾”就等于“动态感”?
错因:过长的拖尾(超过5像素)会让火星像拖着鼻涕,看起来糊成一团。
修正:拖尾长度设为火星直径的1.5倍,且拖尾透明度从头部到尾部逐渐变高(从80%到20%)。
2.坑:下雨就该让所有火星“加速熄灭”?
错因:真实场景中,火焰中心的火星受雨水影响小,只有边缘的火星才容易被打灭。
修正:在提示词里区分“火焰中心火星(受雨水影响10%)”和“火焰边缘火星(受雨水影响50%)”。
3.坑:背景太亮才能“突出火焰”?
错因:明亮的背景会让火焰粒子失去“发光感”,就像白天看星星——根本看不清。
修正:背景亮度设为火焰亮度的10%-15%,比如火焰最亮处是255,背景就控制在25-40。
课后练习:生成“圣诞篝火”粒子效果。
要求:火星中混着5%的金色闪光粒子(像星星碎屑),火焰偶尔会“吐出”小礼物盒形状的粒子(1秒后炸开成3-5个火星),周围飘着的雪花碰到火光会融化成小水滴粒子,整体色调比普通篝火偏暖5%(多一点红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