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步兵制胜骑兵的战术精髓解析

“步步为营,步兵战胜骑兵”是一个经典的军事问题。骑兵以其速度、机动性和冲击力著称,而步兵则通常更坚韧、更持久。步兵要在对抗骑兵时取得胜利,尤其是在古典或冷兵器时代,需要运用智慧、战术和周密的准备,而非单纯的硬碰硬。以下是一些“步步为营”式的、步兵战胜骑兵的正确方式:
1. "占据有利地形 (Seize Favourable Terrain):" "利用丘陵、森林、城市、桥梁、狭窄通道:" 这些地形可以限制骑兵的机动性和集团冲锋能力,迫使骑兵减速、分散,或者根本无法发挥优势。例如,在狭窄的山谷中,骑兵的宽度使其难以展开,冲锋力量也会被削弱。 "控制水源和补给线:" 迫使骑兵靠近步兵阵地,限制其活动范围,或者断绝其补给。 "选择防御姿态:" 在熟悉且易于防守的地形上部署,让骑兵的进攻变得困难。
2. "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 (Construct Strong Defences):" "鹿砦、拒马、障碍物:" 在开阔地带设置密集的鹿砦、削尖的木桩、铁蒺藜等障碍物,增加骑兵冲锋的伤亡和马匹损伤,使其难以靠近步兵方阵。 "壕沟与壁垒:" 挖掘深宽

相关阅读延伸:步步为营,步兵战胜骑兵的正确方式

河北自古多侠士,自魏晋以来这里也多是北方蛮族南下争夺中原的必经之地,这里就是中华文化的最前线,以南都是华夏故土、以北都是游牧之人,但是谁能想到两个同为异族的政权将在这里进行战斗,只为了能得到这片土地。

异军突起的东北

东北是块寒冷土地,但是在这里孕育了多个威胁中原王朝的异族政权,这些政权不断地出现越过燕山山脉占据华北问鼎天下,自隋唐起东北地区就成为了中原王朝必须面对的军事威胁,而临近东北的燕京地域就必须肩负起对抗异族的重任。

五代时期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就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不停地出兵袭扰当时的契丹人不让契丹人发展壮大。但是刘仁恭的燕京势力很快就被卷进乱世的混战中,刘仁恭部队损失惨重,自己的儿子们也开始相互争斗,本就狭小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分裂。晋王李存勖抓住机会派兵出击,一举吞并了整个燕京地区。然而此时的契丹人已经很是强大,必须留下将领震慑契丹人,这个重任就落在了老将周德威的身上。但是谁也没想到,很快契丹人就突破燕山防线直接将周德威包围在了幽州城中。

周德威在幽州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骄横,他几乎将幽州留下的宿将统统杀掉,使得当地军事力量的快速下滑。最致命的是周德威将幽州的门户山海关给废除了,山海关是燕山防线的最东边,整个燕山防线都十分薄弱,极度依赖于要塞工事的掩护。但是周德威却将整个山海关的宿将斩杀,使得山海关的军事力量大幅下降,契丹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直接攻破山海关进入了燕京地区,将周德威围困在了幽州城。周德威黔驴技穷只得向晋王李存勖发出求援信。

谁去救援?

远在中原征伐的李存勖得到了周德威的求援信,对于这位爱将的遭遇,李存勖十分关切。但是他正在中原与梁军主力胶着僵持,根本无法亲自前往,于是这个重担就落到了晋国两员名将李嗣源和李存审的身上。

公元919年,李嗣源和李存审率领步骑七万兵马会和于易州。面对契丹几十万的骑兵部队他们犯了难,晋国军队是步骑混合部队,对后勤辎重的依赖很重。而契丹大军根本不需要后勤,他们的补给来自于抢劫。晋军在华北大草原的每一步前进都会遭受契丹骑兵的骚扰攻击。这样的话后勤辎重很容易会被契丹人消灭,部队就会不战自溃,必须想办法抵消契丹人强大的骑兵优势,几位将领最后得出结论,那就是从山间走。

七月,晋军离开易州城向北,大军从山间行走,越过大房岭后便向东沿山涧前进。在山中行走不会受到骑兵的骚扰,而出山后沿山涧运动也是为了防止骑兵的四面包围,就这样晋军开始一步步地向被围困的幽州城进发。

等到契丹人发现时,晋军已经距离幽州城不过六十里了,契丹人立马组织阻击部队进入山区打击晋军,契丹人在山上晋军在山涧边,每到山口处契丹骑兵就开始下山冲击,但是作为先锋的李嗣源率三千人奋力死,战一次又一次的击溃了契丹人疯狂的进攻,终于晋军到了距离幽州城最近的山口,但是在他们眼前的却是契丹人一支一万余人的大军。

晋军被这一万多人堵在了山道上,还是先锋官李嗣源站了出来,他率领几百人的晋军骑兵开始了对契丹人的冲锋,接连数次冲锋终于将契丹人打退,晋军的步兵部队终于能从山中进入平原,接下来就要步兵指挥官李存审怎么运用李嗣源冲锋给他打下的机会了。

平原是骑兵的天堂步兵的噩梦,而营寨工事却是步兵的天堂骑兵的噩梦。李存审决定将平地变成营寨,让自己的步兵部队可以依托营垒对抗契丹人的骑兵。

他命令所有步兵都要随身携带鹿角,每个人都要带一个,一旦军队停止前进就要立刻依靠鹿角形成营垒。契丹人不停地进攻李存审的营垒,但是有了工事的步兵可以冷静地使用弓弩打击骑兵部队,契丹人的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就这样晋军步步为营接近了幽州城。

当晋军到达幽州城下后,双方大军开始结阵准备决战。契丹有三十万大军,而晋军仅七万。李存审先是命令大军主力先停下来,然后命令羸弱的士兵携带着燃烧的草木向前进,整个战场很快烟雾弥漫,契丹人正在冲击的骑兵在漫天的烟尘中丧失了视线,开始变得混乱起来。李存审等得就是这个时机,他的步兵开始向漫天烟尘中的契丹人进攻,契丹人在混乱中被打得大败,只得向北逃窜。

此战后,契丹骑兵领教了沙陀人的厉害,终后唐一世,契丹崛起的势头被阻,无所作为。

发布于 2025-09-13 17:13
收藏
1
上一篇:汉朝步兵克骑兵之谜,为何宋朝步兵难敌骑兵? 下一篇:步兵克敌制胜,四招绝技,轻松屠戮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