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网络
莫非关二爷真像民间故事里写的一样,早年靠卖红枣绿豆发了一笔?其实,关公从一个武夫变成财神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千人千“二爷”
武人姿态、红色面庞、三绺长须和绿色长袍,是关羽在中国传统故事中的典型形象要素。源:网络
“手持青龙偃月刀,身傍赤兔马。”相信每个人对这样的关羽形象都不会感到陌生。关二爷要从中国古代灿若星辰的名将里脱颖而出,首先起码成为一个“神”,其后才谈得上“财神”。关将军在兵败麦城被杀后,蜀汉朝廷赠给的谥号叫“壮缪”,按照《谥法解》的解释这并不是个好称呼。“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这个谥号说关羽空有本领却没干成什么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中国古代历来都认死者为大,谥号也一般较其生平多所溢美,可见在关羽死后,蜀汉集团中的很多人对他并不太满意。南朝梁代著名的道士陶弘景编撰《真灵位业图》,将数百名俗世的帝王将相神格化,其中有刘备、曹操、诸葛亮、司马懿,甚至有徐庶,但唯独不见关羽。可见直到南北朝,关羽还是“默默无闻”的。从历史上看,关羽此刻还并不显眼。关羽作为神的地位得到承认并不断上升,始于宋朝。宋神宗时,传说宋军在远征交趾时关羽曾显圣帮助宋军,因此政府出资加建专门的显烈庙,后来宋哲宗还亲自题写“显烈”二字作为显烈庙的匾额。从此,关羽成为护佑宋朝军队的“军神”。到了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关羽被封为“忠惠公”,宣和五年(1123年)更是再加封“义勇武安王”,宋徽宗还亲自跑去显烈庙题写了“神勇”二字匾额。
晋商—关羽—财富
关羽如何与财富挂上钩,变成财神爷的呢?这里的原因和著名的晋商和解州盐池有关。
解州盐池即解池,又称河东盐池,位于中条山北麓,正面对黄河由北向东的转弯处,其面积约130平方公里,约相当4个澳门这么大,而世界上内陆咸水湖不多,可见解池其价值。更重要的是,宋朝时盐政收入一度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其中占据盐产量很大部分的便是解池,这样一来,解池产盐能否可持续,便成为动辄关乎国运的大事了。关羽和解池能扯上关联,关键就在于关羽的籍贯,《三国志·蜀书六》中记载,“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源:网络
话说,宋真宗在位时某年,解州地方官员突然奏报,解池自去年以来水少盐减,发生灾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盐税收入,当地说法是盐池遭遇了邪神蚩尤作祟。皇帝在没盐吃的不得已之下,请龙虎山张天师解救,天师召来解州本土大将军关羽,关公大战蚩尤,这才使盐池得以修复。然而,民间传说里的关羽要进一步神格化,仅靠口口相传是不够的,必然要有幕后推手,而这个推手,正是著名的晋商。晋商势力自宋初因参与征讨北汉而出现后,在整个明清时代都发展迅速,这其中的关键也在于盐。明帝国建立后,长期在北方边境集结重兵,设置“九边”以防御蒙古残余势力的反扑。然而,边境屯兵所需的粮草从千里之外运来,成本惊人,国家财政也不堪重负。在此情形下,山西地方官员杨宪提出“开中法”,各地客商可自行运送粮草到驻军所在地,每上缴一石粮食得“盐引”一张,凭盐引可以领盐。当时用盐引还可以用来换米、铁、马等紧俏物资,用于销售。晋商在这不断的食盐-商品交换中赚取巨量贸易差额,财富快速积累。所以,概括来说关羽之所以为财神,第一步作为盐池开采的保护神而受到晋商拥护。源:网络
这之后,伴随着晋商业务范围在清代的大规模扩展以至远及海外,这些身在异乡的晋商便建立了祭祀关羽的关帝庙,并在关帝庙里团结同乡、商议生意。由于商贸活动必须有基本诚信这一特点,由于关羽所具有的忠义精神是普适价值,成为了中国传统商人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历经数次复杂的文化构建,“盐—关羽—财富”之间的逻辑链条终于被打通,我们的“关二爷”也终于从威震四方的武将化为了一尊主持公正讲仁义“财神”。“武财神” 文化
关羽以忠义闻名,在三国故事中,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即使曹操对他厚待有加,他依然不忘旧主。这种忠诚的品质在商业活动中被视为至关重要的道德准则。商家供奉关羽,是希望自己和合作伙伴都能秉持忠诚的态度,在商业往来中不背叛对方,诚信经营。
关羽言行一致,在商业交易中,诚信是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石。商人希望像关羽一样,一诺千金,使得交易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获得良好的商业信誉。
关羽为人正直,他在处理事务时秉持公正的原则。在商业环境中,公平竞争是非常重要的。供奉关羽有助于提醒商家要公正地对待顾客和竞争对手。
行业庇佑传统:镖局是古代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关羽的武艺高强,手持青龙偃月刀,能够镇住各路宵小。
源:网络
镖局供奉关羽,一是希望他能够保佑镖师们在押送货物的途中平安无事,能够击退沿途的强盗土匪。二是镖局的业务性质也需要忠诚和信誉。关羽的忠义形象正好符合镖局行业对员工的道德要求,所以镖局将关羽视为行业保护神,久而久之,关羽在商业中的财神地位也通过镖局等行业的传播而得到加强。关羽的形象能够给从业者带来心理上的安慰,让他们觉得有关羽的庇护,可以避免金钱损失。而且,商人之间也会互相影响,当某个行业普遍供奉关羽并取得一定的“心理安稳”效果后,其他行业也纷纷效仿,使得关羽作为财神的形象在商业界广泛传播。
文化融合与传说演变
在道教中,关羽也被尊为关圣帝君,是道教的护法神之一。
源:网络
在佛教中,关羽被尊称为伽蓝菩萨。源:网络
据传说,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在当阳玉泉山建精舍时,关羽显灵,愿为佛教护法。这种宗教上的认可使得关羽的形象更加神圣。儒家强调忠义等品德,关羽的事迹也符合儒家的价值观。这种三教共同推崇的现象,让关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庇佑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商业领域的财富保佑。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关二爷。从人到神、从公到王,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宋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变迁。心怀敬畏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里,敬财神绝非单纯的功利祈愿。敬奉中饱含着对正途求财、诚信经营的坚守。它提醒我们,以善德为本,用汗水浇灌,财富自会在人生路上与我们相拥。 敬财神,绝非迷信盲从。当今时代,敬财神的意义有了更深内涵。它是对努力奋斗的肯定,是在告诫我们,财富不会凭空而降,正如那些商界传奇,哪个不是在诚信、坚韧与创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敬财神,实则是敬拼搏精神,敬公平正直!当我们心怀敬畏,以汗水作墨,以智慧为笔,书写逐梦篇章,即便没有实体的供桌,财神的“眷顾”也自会悄然而至,让生活的财富,在奋斗的沃土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