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达人奇遇记,穿越时空古城“寻宝记”,共赏历史与现代交融盛景

这是一篇关于文旅达人穿越时空古城“寻宝记”的文章,旨在展现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文旅达人穿越时空古城“寻宝记”:感受历史与现代相交融的独特魅力"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向古城的青石板路,一位热爱历史与文化的“寻宝达人”——李明,便背上行囊,踏上了他的穿越之旅。目的地,是一座闻名遐迩、历史底蕴深厚,却又活力四射的古城。他的任务,不是寻找传说中的宝藏,而是探寻这座古城如何在时光流转中,巧妙地编织出历史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独特画卷。
"第一站:古城根脉的“活化石”"
李明首先来到古城的中心区域。这里,古老的建筑群落依稀可见当年的格局。斑驳的木门、雕花的窗棂、青灰色的砖墙,在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后,依然挺立,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他穿梭在狭窄而幽深的小巷里,脚下的石板路凹凸不平,仿佛记录着古城的呼吸。巷子深处,一家挂着老字号招牌的茶馆,飘出的不仅是袅袅茶香,更是几代人的市井记忆。李明驻足细品,仿佛穿越回那个车马慢、书信远的年代。
"寻宝点1:【传统手工艺的坚守】" 他特意拜访了一位老字号的木雕艺人

相关阅读延伸:文旅达人穿越时空古城“寻宝记”:感受历史与现代相交融

中新网西宁12月1日电 题:文旅达人穿越时空古城“寻宝记”:感受历史与现代相交融

中新网记者 李江宁

踏着带有历史厚重感的青石板,登上位于青海西宁湟源县的丹噶尔古城西城门拱海门,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了200余年前热闹非凡的茶马互市……

1日,参加遇见幸福之城——外国人+大V带你一起逛西宁活动的一行文旅达人来到丹噶尔古城,寻“湟源三宝”,感受百年前的古城魅力。

图为湟源丹噶尔古城。何倩楠摄

湟源史称丹噶尔,是藏语音译,意为“两条河交汇处的一座城堡”。这里是青藏高原第一古镇、中国排灯之乡。民国2年由杨治平先生拟名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为湟水源头之意。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会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聚集交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百年的商业贸易,使丹噶尔成为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聚集地,也是历史上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的美誉。

“我了解到,古时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生意便做了商号广告牌,在灯笼内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后来发展成有底座、图案、形式多样的广告牌,成为现在灯箱广告的‘祖师爷’。”文旅达人狄久锋看到“湟源三宝”之一的排灯时,被它的起源由来所吸引,“现在我们看到的排灯上的内容很丰富,有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名著名画、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可看性非常高。”

每年元宵节前后,丹噶尔古城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每个人沉浸在灯的海洋中。湟源人用排灯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丹噶尔古城,一行文旅达人还寻到了湟源皮绣这一艺术瑰宝。湟源皮绣是绣在羊皮上的手工刺绣,湟源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品,取材为各类特制的皮张,用毛线、皮绳、马尾、马鬃等丝、绒、棉等多种颜色的绣线,采用盘、堆、辫、绣等多种针法制作而成。湟源皮绣是在深厚的河湟文化积淀中汲取营养,在传承民间皮毛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手工艺品,是青藏高原民间艺术的一绝。

图为文旅达人正在拍摄湟源皮绣作品。何倩楠摄

在古城皮绣坊,传统的皮绣融合现代时尚的元素,帽子、皮包、挂件等商品受到文旅达人们的追捧。“日常饰品加入湟源皮绣的元素,变得更具特色、独一无二。”文旅达人李群正拿起一顶毡帽试戴。

循着弥漫在古城空气中的酸香,一行人又逛至“湟源三宝”之湟源陈醋的厂房。

据了解,湟源陈醋酿造历史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湟源陈醋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加入青藏高原特有的青稞、麸皮以及草果、大香、豆蔻、枸杞、党参等100多种中藏药材,经过60多道生产工序,酿出的陈醋质地浓稠、香味浓郁。陈醋作为湟源名特产之一,其传统生产工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醋是中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样调味品,今天品尝了湟源陈醋,口感很醇厚,确实很好。”在感受湟源陈醋品质的同时,文旅达人刘荣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将陈醋的历史故事加入到古城中,或许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

本次活动由西宁市委宣传部、中新社青海分社主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青海分公司承办,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中共城中区委宣传部、城中区文体旅游科技局等单位支持。(完)

发布于 2025-09-12 11:13
收藏
1
上一篇:DNF女气功封神升级,技能加强22.5%成职业平衡最大赢家 下一篇:万人共鉴·大美新疆寻宝记,穿越时空的时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