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国演义里的赵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个白袍银枪的常胜将军。他在书里被罗贯中写得特别全面,不光马战厉害,步战也行,枪剑箭都玩得转,还会点拳脚功夫。
比起其他高手像吕布主打戟法,关羽靠大刀,张飞使丈八蛇矛,赵云的武艺覆盖面广,基本啥兵器啥场合都应付得来。这不是吹牛,书里好多地方都有具体例子,证明他确实是演义中最全面的武术大师。
先说赵云的枪法,这玩意儿是他最拿手的兵器,从年轻时候就显露出来了。赵云出场是在界桥大战,那时候他投奔公孙瓒,对上河北名将文丑,两人斗了五十多回合,赵云枪来枪往,没落下风,最后逼退文丑救了公孙瓒。这枪法稳扎稳打,不花里胡哨,但实用性强。
后来转投刘备,长坂坡一战是最出名的,赵云单枪匹马冲曹军大阵,枪挑曹营名将五十多员,那枪使起来前后刺砍,杀得曹兵四散。书里说他是“挺枪骤马,直透重围”,可见枪法在乱军中特别管用。
汉水救黄忠时,又是枪法大显神威,对上张郃徐晃的部队,赵云枪舞得像梨花一样,遍体如雪,左冲右突,没人敢挡。凤鸣山老将时,他七十岁了,还枪挑韩德一家五将,枪法没衰退半点。赵云的枪不光进攻猛,防守也严实,书里多次提到他“如入无人之境”。
剑法方面,赵云也绝不含糊。他有一把青釭剑,是长坂坡从夏侯恩那儿夺来的,这剑削铁如泥,赵云用起来顺手极了。长坂坡那会儿,他一手枪一手剑,枪挑剑砍,杀曹兵时剑刃过处,衣甲全断,血涌如泉。
书里写他“拔青釭剑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可见剑法快准狠,不拖泥带水。截江夺阿斗时,东吴兵枪刺过来,赵云弃枪拔剑,分开枪杆,然后跃上大船,一手抱孩子一手持剑,几百吴兵没人敢近前。
这剑法在水战步战都行,孤身一人镇住全场。赵云的剑不是主兵器,但用起来跟专业剑客似的,补足了枪法的短板,让他的武艺更全面。
箭术赵云也精通,不是随便射两箭那种。辕门射戟是吕布的绝活,黄忠射盔缨也牛,但赵云的箭在复杂环境下更准。
箕谷退兵时,他一箭射落魏将万政的盔缨,轻松得很。借东风后,诸葛亮撤退,东吴徐盛丁奉追船,赵云站在小船尾,船晃风大天黑,他一箭射断大船篷索,篷布掉水里,大船就歪了。书里写“箭到处,射断篷索”,这准头在动荡江面黄昏时分,简直神了。
凤鸣山对韩氏兄弟,身后三箭射来,赵云用枪拨落,然后回射一箭中韩琼面门。赵云的箭不光准,还结合身手用,边战边射,实用性高。
身手敏捷是赵云武艺的另一大亮点,他反应快,躲避能力强。截江时,小船离大船一丈多远,他纵身一跃就上去了,吴兵全惊倒。长坂坡马陷坑,张郃追击,赵云马匹跃出坑外,继续跑。张郃见状就退了。
桂阳战陈应,陈应丢飞叉,赵云接住反扔回去,陈应躲闪时赵云已近身生擒。凤鸣山韩瑶刀砍来,赵云弃枪闪过,生擒韩瑶。这些例子都显示赵云身法灵活,临机应变强,不光靠兵器,还靠身体协调。
拳脚功夫赵云也露过一手,虽然不多,但够震慑。桂阳太守赵范投降后请喝酒,想把嫂子许给赵云,赵云拒了,赵范眼神示意手下动手,赵云觉察,一拳打倒赵范,众人不敢动,他直接出城走了。赵云没带兵器,就用拳头解决问题,证明他近身格斗也行。
赵云这些武艺加起来,让他一生未败未伤,从界桥到凤鸣山,战绩稳。书里其他高手都有短板,吕布箭法牛但步战不明,关羽刀法神但箭术一般,张飞矛法强但剑术少提,马超枪剑都行但箭法不明。赵云全覆盖,罗贯中把他写成完美战神,可能是想突出忠勇形象。
赵云生平从正史上看,约168年生,常山真定人,身高八尺,姿颜雄伟。191年投公孙瓒,率义军反袁绍。200年官渡后投刘备,当贴身护卫。208年长坂坡护刘备家属。209年智取桂阳,领太守。211年入川,攻江阳犍为。
219年汉中王封翊军将军。221年刘备称帝,封镇东将军。227年诸葛亮北伐,赵云守箕谷,退兵时军资无失。228年凤鸣山战韩德。229年病逝成都,享年61,追赠大将军,顺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