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名片
利维坦鲸(Livyatan)
发现地点:南美洲
生存时代:中新世至上新世,990万年至500万年前
物种体型:13.5米至17.5米,重57吨(以17.5米体长计算)
物种食性:肉食性
物种分类:哺乳纲,鲸偶蹄目,抹香鲸总科
▼利维坦鲸袭击海豚的复原图|图片来自:blogspot.com
提起海洋中最大的掠食者,大家往往会想到大白鲨,其实还有更大的家伙,那就是虎鲸。虎鲸属于鲸类当中的齿鲸亚目,不过就在几百万年前的史前时代,齿鲸亚目中曾经诞生了许多巨大凶猛的海怪,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拥有“海兽之王”称号的利维坦鲸。
绊倒专家的“巨石”
2008年11月,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已经依次进入冬季,但是地处地球另一端的南美洲国家秘鲁却正处于夏季。在伊卡市西南35千米的沿海沙漠之中,一支队伍正在寻找化石,队员们是来自多个国家的古生物学家,而他们脚下正是皮斯科组(Pisco Formation)地层,众多奇异的史前海洋生物就是在这个地层中被发现的。
▼秘鲁的海岸沙漠|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当整个考察项目到了最后一天时,大家都努力在沙漠中寻找化石,希望能够在最后一刻搞出一个大发现。来自荷兰的克拉斯·波斯特(Klaas Post)在搜寻过程中突然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跤,可当他爬起来回头仔细观察绊倒自己的石头时,却发现这竟然是巨大的化石。正因为化石的发现,项目得以延期,古生物学家们开始挖掘化石,随着化石一点点显露出来,大家知道这是个大家伙。
▼古生物学家们与“巨大石块”合影|图片来自blogspot.com
化石(编号 MUSM 1676)最终被运往位于秘鲁首都利马的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和研究。随着清理工作的展开,巨大的头骨逐渐展现在大家眼前,上面还有恐怖的牙齿,它无疑属于一种未知的超级怪兽!
▼编号为MUSM 1676的化石|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2010年初,古生物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来自秘鲁中新世的一种新掠食者抹香鲸》(The giant bite of a new raptorial sperm whale from the Miocene epoch of Peru)的论文,正式命名了利维坦鲸。从分类上看,利维坦鲸属于抹香鲸超科,虽然与抹香鲸有亲缘关系,但却并无直接的演化关系。
利维坦鲸(Livyatan)的属名来自邪恶海怪利维坦“Leviathan”,它出现《圣经》之中,是上帝在创世后第六天创造的。利维坦巨大无比,其外形如鱼、长有鳞甲、嘴中喷火、鼻子冒烟,象征着世界原初的混沌之力。利维坦鲸的模式种名为梅氏利维坦鲸(Livyatan melvillei),种名是献给美国著名文学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他是小说《白鲸》(Moby-Dick)的作者,小说中出现了一头巨大凶猛的白色抹香鲸形象。利维坦鲸的发现和研究者都是梅尔维尔的粉丝,也是《白鲸》的书迷,能够将发现的古生物献给偶像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1865年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多雷所创作的《利维坦的毁灭》|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赫尔曼·梅尔维尔|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史前超级抹香鲸
▼利维坦鲸的复原模型|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利维坦鲸肯定是一个大家伙,但是它到底有多大却存在着争议,因为目前仅发现了不完整的头骨及下颌骨。根据亲缘物种的头身比,计算出来的利维坦鲸的长度也是不同的:以今天的抹香鲸作为参考,利维坦鲸的体长约为13.5米;如果以灭绝的颧突抹香鲸作为参考,利维坦鲸的体长可达17.5米左右。一般认为,利维坦鲸的体长在13.5米至17.5米之间,体重约45吨。
▼关于利维坦鲸的体型推测(下绿),上面棕色的是抹香鲸|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巨大的脑袋是目前我们关于利维坦鲸的唯一认识,也是关于其全部恐怖的来源。根据化石重建的利维坦鲸脑袋长约3米,宽约2米,和一辆小轿车差不多大。从化石的粗壮程度上看,利维坦鲸拥有巨大的咬合力,在它的大嘴中还长着40枚牙齿,其中最大的牙齿长度超过36厘米,外形如同一枚小型炮弹,霸王龙的牙齿在它面前都显得细小。正是这副宽嘴利齿赋予了利维坦鲸无坚不摧的超级破坏力,证明它的猎物体型也都是大家伙。
▼利维坦鲸的头骨与下颌骨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利维坦鲸的头骨及下颌骨重建|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利维坦鲸的牙齿化石|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利维坦鲸的头骨不仅展现它所拥有的超凡杀伤力,而且还有类似抹香鲸的隆起头顶以及其中储存的鲸脑油,依据就是头骨上方有一个凹陷的颅上盆(supracranial basin)结构。与抹香鲸不同的是,利维坦鲸大脑袋中鲸脑油的作用是增强回声定位能力以及在撞击中起到保护作用。
尽管至今也没有发现利维坦鲸脑袋后面的骨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长着粗壮又呈流线形的身体、水平分叉的大尾巴以及由前肢演化而来的鳍状肢,而其身体的真正形态也影响到了我们对于利维坦鲸体型的准确计算。
海中夺皇遇巨鲨
利维坦鲸的化石来自皮斯科组,其生存在距今990万年的中新世末期,不过一些来自澳大利亚和南非的疑似化石则表明其生存下限达到距今500万年前的上新世早期。
皮斯科组可谓是海怪的天堂,因为该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中新世海洋生物的化石,其中就包括了须鲸、喙鲸、海豚、海豹、鲨鱼、海龟等动物,它们都可能成为利维坦鲸的猎物,不过古生物学家认为体长在3米至10米的动物最适合,新须鲸就非常合适,所以我们能够见到许多利维坦鲸捕食新须鲸的复原图。
▼利维坦鲸(左)与新须鲸类(右)|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利维坦鲸毫无疑问是其生存环境中的顶级掠食者,但却并非唯一,因为当时的海洋中还游弋着另一个超级海怪,它就是巨齿鲨(Carcharocles megalodon)。巨齿鲨的化石比利维坦鲸要丰富得多,它可能具有比利维坦鲸更大的体型,而且由于食物相似,所以或许存在着竞争关系。尽管我们乐于脑补利维坦鲸与巨齿鲨的巅峰对决,但真实情况很可能是两强相遇相互避让,毕竟谁都不想因为打一架而丢了性命。
▼巨齿鲨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为利维坦鲸和巨齿鲨提供丰富食物的海洋在上新世末期开始变冷,这对于新须鲸们是重大打击,它们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下降。利维坦鲸因此要面临食物短缺的危机,最终走向了衰亡。尽管今天海洋中还生活着抹香鲸这个大家伙,我们也可能从抹香鲸身上看到利维坦鲸的影子,但只会潜入深海嘬鱿鱼的抹香鲸在气势上根本无法与利维坦鲸相提并论。
▼抹香鲸|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参考资料:
1. Lambert, Olivier; Bianucci, Giovanni; Post, Klaas; de Muizon, Christian; Salas-Gismondi, Rodolfo; Urbina, Mario; Reumer, Jelle (2010). "The giant bite of a new raptorial sperm whale from the Miocene epoch of Peru" (PDF). Nature. 466 (7302): 105–108.
2. Lambert, O.; Bianucci, G.; de Muizon, C. (2017). "Macroraptorial Sperm Whales (Cetacea, Odontoceti, Physeteroidea) from the Miocene of Peru".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79: 404–474.
3. Piazza, David Sebastián; Agnolin, Fedrico Lisandro; Lucero, Segrio (2018). "First record of a macroraptorial sperm whale (Cetacea, Physeteroidea) from the Miocene of Argentina". Revista Brasileira de Paleontologia. 21 (3): 276–280. doi:10.4072/rbp.2018.3.09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洽谈稿费事宜
《远古探索》专栏往期回顾:
1、远古探索|合不拢嘴的“萨卡班甲鱼”
2、远古探索|都是“懒”,强悍巨兽灭绝了,慢吞吞的成顶流
3、远古探索|甲辰龙年第一龙:叠脑袋的达泰龙
4、远古探索|“吃软不吃硬”:魔王巨虾创世纪
5、远古探索|恐手龙:长臂巨爪走蒙古
6、消失的动物•星尾兽‖外形太扎眼!自带彪悍“流星锤”的巨型犰狳
7、超出想象!鲨鱼演化史上最出名的怪咖,长了一口螺旋状的利齿!
8、消失的动物·泰坦鸟:恐怖巨喙!跨越大洲杀入北美的巨鸟
9、2024新发现!英国惊现25米巨鱼龙:中生代海洋中的巨鲲,体型堪比蓝鲸
10、名字古怪叫“节胸”!石炭纪“百足巨虫”,浑身长满“肋骨”的陆生无脊椎动物之王
11、猎杀时刻!头戴双冠的美丽恶魔,侏罗纪被低估实力的第一代顶级掠食者——双嵴龙
12、史前“猪面大魔王”,硬是靠荤素搭配横行1000多万年
13、叫龙不是龙,二叠纪陆地的背帆杀手,与我们祖上竟是一家!
14、身长共6米,脖子占一半,三叠纪夸张的水下长杆:长颈龙
15、最早的陆生巨型哺乳动物是谁?
【作者简介】江泓 古生物科普作家、军事科普作家、考古工作者、自媒体。2011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任职于烟台市博物馆。现为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青年工委会会员,烟台市新媒体协副会长,烟台市博物馆学会秘书长。新浪微博名:江氏小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