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RPL战略解析,揭秘俄罗斯新型远程打击力量部署

"RPL" 是俄语 "Ракетно-пушечное орудие легкого калибра" (Raketen-pushcheskoye orudie legkogo kalibrya) 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轻型火箭炮”。这是一种用于发射小型火箭弹的武器系统,通常用于提供密集的火力支援,特别是在步兵作战中。
RPL 系列火箭炮包括多种型号,如 BM-21“龙卷风”(Grumble) 和 BM-21V“龙卷风-V”。这些火箭炮可以发射多种类型的火箭弹,包括高爆弹、燃烧弹和烟雾弹等,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打击敌方装甲目标和掩体等。
BM-21“龙卷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轻型火箭炮系统,广泛用于苏联和许多其他国家的军队中。它由一个多联装火箭发射器和一个牵引车组成,可以快速部署和隐蔽。该系统可以发射多种类型的火箭弹,包括高爆弹、燃烧弹和烟雾弹等,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打击敌方装甲目标和掩体等。
需要注意的是,RPL 火箭炮虽然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武器系统,但由于其简单、可靠、火力猛等特点,仍然在一些国家和军队中使用。然而,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RPL 火箭炮的生存能力、精确度和射程等方面已经逐渐落后于更先进的武器系统,如精确制

相关阅读延伸:俄军 RPL


战场上火力压制总差一口气?

俄军RPL-20机枪实战化设计确实踩准了步兵痛点。

面对持续八个月的巷战胶着状态,俄空降兵部队5月正式列装卡拉什尼科夫集团研发的RPL-20轻机枪,主攻突击分队火力持续性不足、弹药兼容性差两大难题。

这把用实战数据说话的新装备,本质上就是现代城市绞肉机催生的战场特供品。

突击小组背着机枪翻断墙才是真实需求。

俄媒吹嘘的400发连续射击指标,本质是给巷战破门组设计的"保险丝"。看过马里乌波尔战役视频的都懂,机枪手冲进建筑物时根本不可能拆枪管散热,必须保证三分钟内打完弹链还能转移阵地。RPL-20不可换枪管的设计反而避开了美军M249在摩苏尔暴露的问题——步兵嫌备用枪管太重,打完250发宁可换弹链也不停机。不过这种极端设计遇上顿巴斯平原战就露怯,去年北线反攻时有士兵抱怨PKP机枪射程碾压所有班组武器,现在拿590毫米短管打500米外目标怕是够呛。

迷彩涂装藏着俄军战场生存法则的秘密。军械博主拆解发现,RPL-20的复合迷彩不只是喷漆,表面处理工艺能防热成像探测。这和顿巴斯无人机满天飞的战场环境直接相关,乌军那些用民用热像仪改装的FPV,经常靠识别金属反光定位目标。更绝的是握把内部集成电磁屏蔽层,这明显是针对巡飞弹电子干扰的新对策。不过这些细节改进反而暴露短板——需要专门防电磁干扰,说明俄军单兵电子战水平还停留在八十年代。

弹药统一化背后的战场经济学才是精髓。选择5.45×39mm口径,等于让每个突击队员都能当移动弹药库。对比美军在阿富汗闹过的笑话,游骑兵打空M4弹匣后捡塔利班AK子弹却塞不进去,RPL-20这招确实聪明。但看过库存数据就笑不出来,俄军仓库里380万挺各型机枪里,能用新弹链的不到四成。说白了这就是拿兼容性当遮羞布,本质还是产能跟不上的妥协方案。

机枪上导轨装红点镜这事争议最大。巷战老鸟都知道,快拆瞄具在破片横飞的楼道里就是装饰品。真正该学的是德军MG5的液压缓冲设计,保证抵肩射击时还能腾出手扔手雷。不过对于义务兵占七成的俄空降兵来说,导轨上能装个手机支架拍TikTok也算战斗力提升吧?毕竟现代战争打的就是个传播效果。

枪械专家说得好,检验机枪的唯一标准是打完十万发后的故障率。RPL-20现在吹的实战测试,不过是工厂靶场里打了两个基数。真正要担心的是寒区作战,去年冬天有士兵反馈RPK-16在零下20度就出现复进簧结冰,这改用短后坐原理的新枪能不能扛住西伯利亚寒流还真两说。不过对于急需战场宣传点的俄军来说,能在战壕里拍出酷炫宣传照比什么都重要。

说到底,现代轻武器早该从"打得更远"变成"活得更久"。RPL-20那些花哨设计若能减少步兵冲锋时30%的伤亡率,就算不能扭转战局也算功德一件。就怕又是个军工复合体圈钱的把戏,毕竟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去年刚拿下360亿卢布的国防订单,这时候出个新机枪是巧合还是生意,前线的耗材们最有发言权。

发布于 2025-09-11 10:13
收藏
1
上一篇:赴朝作战英雄张成太,战友遭50年寒流侵袭,英勇抗击严寒的生死较量 下一篇:接过王继才的旗帜,传承爱国荣光,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