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500字,需要阅读5分钟
客观来说不能。
长津湖一战实现了整个朝鲜战场局势的扭转,但也付出了极其惨痛代价。1950 年 9月15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出其不意让美国第10军从仁川登陆,将朝鲜人民军队拦腰截断,给朝鲜人民军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朝鲜军队兵败如山倒,一路溃败。联合国军一路高歌猛进,于 10月上旬攻占南朝鲜首都汉城,随后越过三八线,10 月 20日又攻 陷北朝鲜首都平壤。朝鲜战争大有以联合国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的态势。
志愿军在潜伏
就在联合国军在东、西两线快速向北推进时,10 月19日中国志愿军已经秘密渡过鸭绿江,预计 在龟城、球场、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和反击。此时的联合国军“好大喜功,兵分多路向北推进, 兵力分散,而且东西线部队拉开很大的距离。 给此时埋伏的志愿军提供了逐个击破的有利战 机。 最终在各路击退联合国军,将向北冒进的联合国 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了清川江以南,这也是抗美援 朝第一次战役。
长津湖战役
面对中国志愿军的阻击,以麦克阿瑟为首的联合 国军依然保持着极大的自我优越感,一直坚持认 为这并不是中共的主力,并且相信中共军队必不 会派主力部队前来支援,哪怕来了也不会是美军 的对手。然而他们似乎并不完全了解中国志愿军。
1950 年 11 月 5日,彭德怀总司令等通过商议, 决定实行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略发起第二次 战役,让联合国军真正尝一尝中国人的铁拳。 随即下令让第一批志愿军佯装败退,撤出清川江 北岸。 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取得连任,自然急需一 些拿得出手的成绩来提高自己的威望,朝鲜战争 便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一直在白宫密切关注朝鲜战况,时常组织国家 安全委员会议,商讨应对策略。不久收到了来自 前线总指挥麦克阿瑟的电报:中国军队在清川江 撤退,并且美军出动侦察机、巡逻队等侦查都不 见踪迹。 于是,推断出是中国军队自觉实力有限,选择了 知难而退。 电文还建议联合国军重振旗鼓北进,以求能尽快 结束朝鲜战争。 杜鲁门看到麦克阿瑟如此胸有成竹,相信胜券在 握,自是兴奋不已,随即批准麦了克阿瑟的建 议,让美军第 8 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再次组 织力量北进鸭绿江,陆军第 10 军军长爱德华·阿 尔蒙德领东路大军配合作战。 得到批示后,麦克阿瑟当时对全军战士欢称:保 证会让你们在圣诞夜“赶回家与家人共度晚餐。 然而这一切只是麦克阿瑟的痴心梦想。随即联合国军在整顿后分东西两线,以 5个军、 13个师、三个旅共约 20 万人浩浩荡荡向鸭绿江 开进。 11 月 24日,奥利弗·史密斯“带着美军王牌陆战 一师进入了柳潭里,位于长津湖°畔,靠近中朝边 境的鸭绿江,处于当时战线的最北端。 这支美军王牌战队于 1941年成立,是一支两栖 步兵师,满编近 2.5 万人,武器配备精良。 先后历经瓜岛、贝里琉岛、冲绳岛战役“等战役, 可谓是身经百战。是美军陆战中战斗力最强的部 队之一,堪称是美军王牌中的王牌。而且在朝鲜 战场还配备空中支援部队。 师长奥利弗·史密斯是一个心思缜密的指挥官。
敌军将领讨论战事
为做策应,阿尔蒙德还派出美第七师 31 团作为 右翼进驻在新兴里。此时的史密斯对于联合国军再次向北冒进,依旧 有几分焦虑,他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因为在他 看来中国志愿军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然而事实证明,史密斯的谨慎也不全是胆怯,因 为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中国的第九兵团,一支虎狼 之师。 1950 年 11月 10日,此时在福建的第九兵团接 到了赶往朝鲜作战的任务。此时佯装败退,已诱 敌深入,联合国军深入北境,拉长了战线,就等 你第九兵团摆开口袋阵,进行分割围歼了。 第九兵团是中国华东野战军精锐的部队之一,战 斗力非凡,在京沪杭战役°立下赫赫战功。司令是 宋时轮°上将,战斗风格顽强、勇猛。 到了 1950 年时该兵团下辖二十、二十三、二十 六和二十七四个军,合计约 15 万人。接到命令的第九兵团随即赶赴朝鲜,由于时间紧 迫,很多物资都没配备齐全,十几万志愿军大多 都身着南方的单薄棉袄,就急忙北上奔赴朝鲜。 到达中朝边境的时,当时东北军区副司令贺晋年 9看到九兵团战士的情况,大为惊叹:穿这样单薄 的棉袄,到了朝鲜战场根本无法作战,冻都能冻 死人。 于是,把库存数万件棉大衣、棉裤、棉鞋分给九 兵团战士,因时间紧迫,有的边防战士直接在车 站与九兵团战士进行换装。 即便是如此,对于十几万志愿军来说这点物资依 旧是杯水车薪,入朝的战士有一大部分仍身着南 方那种单薄的棉衣,就这样匆匆走进了天寒地冻 的朝鲜。 随即遇到了严峻的考验,来自朝鲜 50年不遇的 严冬,白天几乎在零下 30 多度,晚上更是达到 了可怕的零下 40 多度。1950 年 11 月 27 日晚 22 点,伴随一阵响亮的号 角声、随后呐喊声、枪声、踩在雪地上沙沙的脚 步声,从四面八方涌来,朝着被团团围住的联合 国军发起了进攻。 冲锋号角响起时,志愿军已经趴在冰寒刺骨的雪 地里几个小时了,听到进攻号令,有部分志愿军 依然在原地一动不动,因为他们已经站不起来 了,早已被冻成了冰雕,但依然保持着等待进攻 的姿势。 此时的史密斯慌了,他怎么也想不通,这么多志 愿军是从哪里来的? 美军的侦查机根本都没有察觉到任何行军痕迹, 莫非他们真的能遁地?然而回应他们的只有枪 声、厮杀声。被围困的美军陆战一师确实不愧为美军王牌部队。 面对我军的突然袭击,美军陆战一师很快在史密 斯的指挥下,从片刻的慌乱中恢复了过来,迅速 组织起绝对优势的火力反击:三个由坦克组成的 环形阵地,榴炮弹和机枪交叉的火力网,形成了 绝对的火力压制,让无数志愿军倒在了冲锋的路 上。 狭路相逢勇者胜,是在双方实力相当时候才奏效。在美军绝对的火力压制下,志愿军根本没有相逢的机会。火力的悬殊差距,无疑让这场战斗变得 更加艰难。志愿军很难全歼重武器方面,其陆战一师配备 432 门榴炮弹,同时陆续得到补给,还有美军独有的制空权。
敌军在撤退
综上,很难全歼陆战一师。
参考资料:《历史的温度》、约瑟夫·古尔登的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