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肉又称烧豆腐、高平烧豆腐。
是山西省晋城高平市特有的特色传统小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做法是将豆腐切成厚3 厘米、长6 厘米的方块,用旺火烤至淡黄色;把姜、蒜放在一起捣成泥,掺入豆腐渣和用油炒好的玉米面、盐制成蘸头;食用时以白水将豆腐煮熟,蘸上蘸头,趁热吃最好。这么一道美味的地方小吃烧豆腐是怎么和秦国名将白起关联在一起?又怎么会起“白起肉”这么一个令人生畏的名字?
战争起因
时间来到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这一年,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的大规模战争。上党,原为韩国的属地,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桓惠王十分惊恐,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息兵 ,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秦国耗时近3年才迫使韩国割让上党郡,赵国却坐收渔翁之利,这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两军换帅
到了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长平之战爆发,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期间,赵军败多胜少,廉颇便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构筑壁垒,以守待攻。这时候赵国的国君是赵孝成王,其继位后一改其父赵惠文王的保守策略,在军事上采用积极进攻的策略。赵孝成王早已恼怒于廉颇的连战连败,现在廉颇畏战不前,赵孝成王更是不满,几次遣人责备廉颇。秦国丞相范雎知道廉颇是想通过坚守不出,来增加秦军粮草消耗,从而削弱秦军战斗力,于是便派人携千金到赵国实施反间计,散布谣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军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全然不顾赵括母亲的谏阻,派赵括去接替廉颇为主将。
时间来到当年的农历七月,赵括统率二十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到任后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秦昭王得知赵国用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为能彻底击败赵国,秘密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同时令军中严守换帅秘密,有走漏消息者格杀勿论。
白起用计
当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不知道秦国已秘密启用名将白起,就命令赵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赵军始终无法攻破秦军营垒。
白起令一支2万5千人的军队突袭赵军部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令一支5千余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包围,同时切断了赵军的粮道。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余天,赵军上下早已军心涣散,大量士兵或饿死或因突围不成而死亡。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且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剩下的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赵军虽已投降,但白起觉得降者甚多,恐生祸端,便令秦军将降军全部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