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囚禁之馆,Wasabi工作室的创新力作深度解析

我们来评价一下游戏《囚禁之馆》(The Prisoner's Collection,有时也指其核心概念或系列,英文版为 The House of Prisoners)以及开发它的 Wasabi 工作室。
"《囚禁之馆》(The Prisoner's Collection / The House of Prisoners)评价"
《囚禁之馆》是一款在 2019 年左右引起广泛关注,并以其独特性(尤其是在早期宣传中)挑战了玩家和评论界预期的解谜游戏。对其评价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1. "核心概念与吸引力:" "“女性视角,男性身体”的设定:" 游戏最初的核心卖点在于其设定——玩家扮演一名被囚禁的女性,但身体却被囚禁在一个男性躯体中。这个概念本身就极具创意和讨论价值,因为它不仅仅是性别转换,更直接关联到权力、身份认同、身体自主权以及性别歧视等深刻的社会议题。这为游戏带来了很高的话题性和期待值。 "独特的叙事与解谜结合:" 游戏试图将这个核心设定融入解谜元素中,例如玩家需要利用作为男性的身体去完成一些只有男性才能接触或完成的任务,但内心深处却是一个女性,这带来了内在的矛盾和挣扎,理论上可以转化为丰富的叙事和情感体验。
2. "实际体验与争议:" "解谜设计:" 游戏

相关阅读延伸:评《囚禁之馆》与Wasabi工作室

看到咕咕叽的万圣节专题推荐后第一时间下了这部《囚禁之馆》,至此体验完了Wasabi工作室的推理脱出三部曲,一本满足。从《谎言游戏》、《恶狼游戏》再到这部《囚禁之馆》,Wasabi工作室一步一个脚印,确实让人看到了可喜的进步。

《囚禁之馆》显然继承了Wasabi的正统血液,本作依旧是在一个残酷的设定下,试图讲述一个关于拯救与温情的故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以现实背景为基础的两作不同,《囚禁之馆》这次的剧情设计经过了一次大改,把故事背景直接设定在一个奇幻怪诞的公馆之内,避免了前两作的一些现实逻辑问题。

(截图为1F走廊切坏的画。延续之前作品的优良细节刻画,利用小物件、小道具来制造悬疑惊悚的氛围。这样的细节在本作中比比皆是)

故事的主人公在森林中醒来,并按照国际惯例失去了记忆(QAQ),在短暂的探索之后,她来到了一座洋馆,并受到了主人们的热情招待——


不过热情也是要分情况的,像这种热情,就属于狼对上门送温暖的羊的热情。


你以为他们把你当客人,可他们只在满心欢喜地讨论是要把你清炖还是红烧。


当然,你也不是完全的孤立无援。不知为何,在这座狼堡里还有两只间谍羊一直躲避着宅子主人的视线潜伏着,他们不光会给你提意见,有时甚至还会亲自上阵,色诱敌人。

只可惜,尽管有这样舍得下脸皮,方得下身段的好队友,主角终究还是劳碌的命。在本作新增的追逐/脱逃战模式中,你要与宅子里的各种东西斗智斗勇——

不过你最大的敌人,或许还是那个怎么都跟不上你反应的键位操作。

(宫崎英高:小老弟,你知道“菜”字有几种写法吗?)

核心剧情就不多做剧透,以免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这里宕开一笔,来聊点别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囚禁之馆》的人物立绘水平,既《恶狼游戏》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馆中主人们的衣物多是在深黑色的基底上,辅以各种缭乱的饰物,造型夸张、阴沉怪诞又鲜艳的表现与游戏氛围极为贴切,而在live2d技术和多变的表情差分的双重支持下,立绘演出也变得更加惟妙惟肖,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

(醉酒的女主人丽莎)

再聊到故事背景。本作背景设定的大改,规避了现实逻辑问题,也让脑洞得以进一步拓展。

(现实环境里可没有会读天文学的猫)

不过,与之相对的,《囚禁之馆》的推理部分就较前两作有些淡化,敏锐的老玩家甚至能够在第一章就大概猜到这个馆的真相。故事逻辑是通顺了,但原先的冲击力也大幅度削减了。

本作新加入的追逐/逃脱模式,只能说功过相抵。这确实提高了游戏的可玩性,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可手机版的操作优化实在是拖了后腿,转向延时明显,还常常时灵时不灵,反向送人头的经历也不在少数,着实影响了游玩的兴致。

不过缺点说归说,我现在已经是迷上了Wasabi这个工作室。他们的作品虽然时有瑕疵,但是每出一部作品都能够有进步与反思。

从《谎言游戏》单纯的文字+选项,到《恶狼游戏》的探索与主人公抽到“狼”身份时的纠葛反转,再到现在《囚禁之馆》对操作性、游戏性的进一步拓展,Wasabi用三部作品,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

他们不是起点站得高的那类工作室,但却是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游戏的工作室。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光辉的未来必在你们的前方。

对《囚禁之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Fungo App体验一下哦~

发布于 2025-09-07 23:13
收藏
1
上一篇:怒火一刀,大佬玩家必关注的升级要点,今日深度解析 下一篇:禁锢之地豆瓣4.6分,好莱坞老戏骨无力回天,经典之作沦为口碑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