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SpaceX的星舰又一次炸裂成漫天火花,马斯克站在指挥中心,眼神依然倔强又兴奋。这场面早已成为他传奇的经典配乐——悲壮又暗含失控的序曲。
他的理想王国由帝王般权威一砖一瓦堆砌而成。 他挥舞着“硬核创新”的大旗,在推特总部烧起第一把火,强行撤掉蓝色小鸟标志,把哺乳室变成游戏房甚至无视员工哺乳需求,80%的员工被他决绝裁撤。马斯克亲自发号施令,在半夜三更邮件里微管理每一个像素点。这个理想国度只写着一个名字:马斯克。他迷恋宏大的叙事:用“火星城市”为人类买下诺亚方舟船票,用“脑机接口”梦想破解意识密码。马斯克宛如现代炼金术士,向大众兜售未来的仙丹。但他殖民火星的豪言,在技术门槛和生存挑战前越来越像个科幻剧本。“神经织网”编织出的究竟是突破还是对意识本源的亵渎?公众不得不追问:他是救世主还是在用科幻剧本为现实专制涂上金粉?
更隐蔽的伤口藏在他承诺的创新车轮之下。 马斯克把硅谷的“加班即福报”用梦想浇铸成坚硬信条。特斯拉的工人被要求“为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而燃烧青春。更有残酷的数据撕开温情面纱:特斯拉工厂工伤率曾远超行业均值,甚至有员工诉说他因要求合理休息竟遭报复!一边是炫目的星际飞船,一边是流水线上工人的血与汗,割裂的画面让人心痛。
马斯克绝非庸才,他颠覆了僵化的汽车工业,点燃了太空私营化的熊熊烈火,能力无可争议。但当我们仰望着他的星舰,更需要穿透光环,警惕审视那个包裹在理想糖衣里的帝王引擎。
他的真正遗产将定义于一个核心问题:人类追寻星辰大海,是依靠巨人的肩膀前进,还是最终沦为巨人意志之下颤抖的蝼蚁?科技革命的光辉下,人类未来究竟是由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共创,还是只服务于一个人的宏大执念?当马斯克凝视火星之时,他的脚步是否正悄然碾碎以人为本的根基?
科技不能服务于一个名字,一个神像,否则新的造神运动,不过是旧时代裁判所阴影的轮回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