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四亿却难产史诗巨作,揭秘投资巨擘与史诗片的宿命对决

这种说法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但确实反映了一些现实情况。投资四亿人民币(约合数千万美元)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影市场,通常已经算是相当大的投入了。然而,仅仅有巨额投资并不能保证一部电影就一定能成为“史诗片”(epic film)。
“史诗片”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制作规模、预算、艺术追求、文化内涵等方面都达到极高水准,能够展现宏大叙事、深刻主题和壮丽场面的电影。要拍出真正的史诗片,除了资金,还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优秀的剧本和创意":史诗片需要有宏大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框架,深刻的主题思想,以及能够支撑起宏大叙事的细节。 2. "顶尖的制作团队":包括导演、摄影、美术、服装、特效等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需要具备将宏大构想具象化的能力和经验。 3. "精良的制作工艺":无论是实景搭建、服装道具、化妆造型,还是特效制作、音效设计,都需要达到极高的水准,以呈现史诗般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4. "合适的演员阵容":需要能够驾驭复杂角色、展现宏大场景下人物情感的优秀演员。 5. "对文化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如果史诗片涉及历史或特定文化背景,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尊重,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 6. "运气和时机":有时候,一部电影的成功也受到市场

相关阅读延伸:投资四亿也拍不出史诗片

《天将雄师》将大战的场景设在雁门关,让人匪夷所思,对西汉的历史地理稍作了解就知道,罗马大军不可能深入山西雁门关,而迎战的却是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将士。如果《天将雄师》仅仅是一部娱乐片也就罢了,可声称“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就不能太过随意了。西汉年间,有一只罗马军队出现在中国境内不假,但这支军队做了些什么、结局如何?历史尚无定论,拿这种“真实事件”当由头,更像是扯了个幌子,挂羊头卖狗肉。

相比于细节,大的故事架构更显牵强,尤其是结尾。三十六国大战提比斯(阿德里安·布洛迪饰)军团,堪堪要败之际,安息国的援军赶到。这时由安息国来“解决”提比斯是合适的,因为安息国跟罗马结过盟,女王还是罗马皇室的亲戚,但偏偏霍安(成龙饰)杀将出来大战提比斯。霍安充其量是个挂名的罗马将军,是护卫卢魁斯(约翰·库萨克饰)的朋友而已,让他去处理罗马的“家国事”显得不妥。而且既然霍安能凭一己之力灭了提比斯,影片“安排”安息国大军赶来做啥?来了又不打,到此一游?

影片的主题是维护丝绸之路的和平,化敌为友、寻求各民族的“共存”,主题很高大上。但片中除了霍安领着小分队在不遗余力地“维和”外,其他人——无论反派殷破(崔始源饰),还是雁头和大漠老鼠(筷子兄弟饰)以及三十六国人,对“和平”和“共存”都毫无意识,只顾在那儿打打杀杀——表现出来的反而是“历史局限性”。

霍安联合三十六国大战罗马军团,与其说是“维和”,不如说是大敌当前合力“保家卫国”;而片中最能体现各民族“共存”的,是霍安联合三十六国修好了雁门关,但当罗马军杀到,“共存”的人又分裂了,嚷嚷着要把霍安送出去保全自家性命——精神上的雁门关轰然倒塌。

反观罗马人这条故事线, 简简单单却打动人。小王子普理斯(西蒙子饰)逃到了雁门关也逃不开哥哥提比斯的追杀,坠崖而亡。在劫难逃之际,他一边哭一边“命令”卢魁斯赶快逃——有着与年龄相符的恐惧感和与年龄不符的大义感,让人动容。这之前,小王子在雁门关寄人篱下,唱起了以回家为主题的罗马军歌,将士们也自发地跟着合唱;影片最后,大王子提比斯“功败垂成”、临死之际同样唱起了这首歌——片中的罗马人,无论反派还是正派,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另人称道。

《天将雄师》号称投资四亿,但作为历史题材,不能兼顾真实性和戏剧性,不能把现代主题同历史故事融合在一起,只靠霍安在那里一遍遍“口述主题”,剧情拧巴着,也不是史诗片。(文/史兴庆)

发布于 2025-08-24 01:13
收藏
1
上一篇:天将雄师炼器系统,锻造传奇武器的神秘之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