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展览馆焕新亮相!艺术佳作串联“过去与未来”故事

哇!北京展览馆上新了,而且主题是“过去与未来”,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这通常意味着展览将展示艺术家如何通过他们的作品探讨历史、传统、现代性、科技发展、社会变迁等宏大主题。
这让人非常期待!我们可以想象,艺术家们可能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诠释这个主题:
1. "历史视角的回望:" 可能会有作品展现对传统文化、历史事件、社会风貌的记录、反思或重新解读,让人看到“过去”的印记。 2. "科技与未来的畅想:" 可能会有结合科技元素(如数字艺术、影像、交互装置)的作品,描绘对未来的想象、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形态、伦理思考等,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3. "过去与未来的对话:" 更有可能的是,许多作品会试图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比如: 用现代媒介重新讲述古老的故事或意象。 探讨传统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反思过去对未来的影响,或者人类活动对未来的塑造。 展现新旧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为了更具体地了解这次展览,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参展艺术家:" 是国内知名艺术家还是国际艺术家?他们的风格和背景如何?这会直接影响展览的侧重点和艺术语言。 "作品类型:" 主要是什么类型的艺术作品?是绘画

相关阅读延伸:北京展览馆上新了!艺术家作品讲述“过去与未来”

6月22日下午,“过去的未来主义—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过去与未来”主题展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展出将持续至8月31日。作为北展文化艺术中心的开幕首展和“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艺述”的主题展,本次展览集中了四十位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

在北京展览馆二号馆,两个几乎对称的狭长展厅里,艺术家对于过去的再次想像与对于未来的大胆预见犹如两条时光隧道,带给观众沉浸式观展体验。

展览中的第一件作品是王鲁炎的《W双向自动手枪D14-03》,吸引观众们纷纷拍照打卡;李尤松的《工业凯旋门》筑起了意识形态的“奇楼”;徐震怪异的明代曲颈瓶、刘展吟唱短波的旋转雷达,和伍伟营造的汽车部件祭拜场共同代表了工业迭代制造出的鬼斧“神器”;国漫大师张光宇和零零后小画家吴羽篪,穿越百年通过西游“传说”进行对话。

经过许宏翔以长达二十米的绘画所建立的“现实”走廊,参观者可以来到对面的“未来隧道”。简策的钢铁《哨兵》与宋琨的《赛博格躯体》揭示出未来“来者”可能的模样;从蒋志建构的异星景观和高磊的月壤标本之中,可见人类对于遥远“外域”的野心与探索;而我们的“明日”究竟会是何样,或许能从曹斐的《人民城寨》和范文南的《中国2098》中去窥见一隅。

作为北展文化艺术中心的开幕首展,本次展览不仅传达北展文化艺术中心对于中国当下的文化现象与时代趋势的更多关注,也展现出北展文化艺术中心与更多其他领域文艺机构协同合作的开放姿态。

北展文化艺术中心是北京展览馆集团2020年打造的品牌,是集团打造文化休闲消费综合体的重要布局。北京展览馆建于1954年,成为本市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馆,自建馆起便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经济和贸易交流展示平台。北京展览馆(莫斯科餐厅、北展剧场)于2020年被评选为第一批北京地区最具吸引力的100个网红打卡地。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武亦彬

编辑 蔡文清

流程编辑 吴越

发布于 2025-08-22 14:13
收藏
1
上一篇:魔域口袋版手游升级攻略,高效装备与魔魂搭配秘籍 下一篇:中国2098,社会主义赛博朋克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