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我国向印度出口手机的数量在过去的八年里减少了惊人的98%,从每年1.8亿部减少到了仅有37.7万台。这一变化让我国的手机制造业产业链感到警觉,因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目前,我国向印度出口的物品主要是制造原料,如电子元件、电池、初级化学粒子和塑料等。而移动电话元件仍然是主要类别,出口额为17.4亿美元,而智能手机总体出口额为3.06亿美元。然而,这两个类别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2%和24%。
这个变化意味着印度的制造业正在缓慢增长,并且其环保优势不容小觑。虽然与我国相比,印度制造业还存在巨大差距,但我们不能低估印度的潜力。
根据第一财经对小米公司印度负责人的采访,印度的工厂在初始投产时,产能仅为我国的60%左右。技术方面的工作仍需要我国工人亲自教授给印度本地工人,上游供应链还需要改进。此外,基础设施方面,包括公路、铁路、电力和供水,都需要巨额的投资。据预计,未来十年,印度基础设施缺口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需要来自海外。
换言之,印度的制造业缺乏足够的基础设施、供应链和资金,因此必须依赖外国投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印度已经不再需要从我国进口手机。近年来,印度的手机制造业取得了新的突破,众多大型手机工厂都选择在印度生产。
这一变化给我国手机制造业带来一些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机会。随着印度制造业的发展,我国手机制造业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供应链的策略。印度市场潜力巨大,为我国手机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从而在印度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印度的缺口也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国之一,我国可以通过对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和供应链的投资,帮助填补这些缺口,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服务。同时,这也将促进两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综上所述,印度对我国手机制造业的需求减少,给我国的手机供应链带来了一些挑战。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印度的制造业正在缓慢增长,我们应该积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加强对印度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的投资,从而在印度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