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惊雷,中国恒大,这个曾经的宇宙第一房企,终于走到了尽头。香港联交所的一纸信函,宣告了它的死刑。8月25日上午九点,股票代码03333将彻底从交易屏幕上消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股民。最后的机会,定格在8月22日,那一天之后,一切都将尘埃落定。恒大自己也很干脆,不挣扎,不复议,默默接受了这个早已注定的结局。
这场漫长的告别,其实从停牌那天起就写好了剧本。联交所给过机会,提出过复牌指引,比如把欠大家的财报给补上,比如证明自己还能活下去。恒大呢?一份像样的财报拿不出来,一个能让人信服的重组方案也迟迟不见踪影。时间一天天过去,最后期限7月28日悄然而至,恒大什么都没做到。这已经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是想不想、做不做得到的问题了。对于一个债台高筑、内部混乱到如此地步的巨人来说,满足这些基本要求,恐怕比登天还难。它的倒下,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一个一个缓慢、痛苦、让无数人揪心的过程。
市场对此的反应早已麻木,但专家们的看法却一针见血。有资深财经分析师指出,恒大的退市,其实只是一个法律程序的终点,其真实的问题核心在于债务黑洞的深度无人能测。他认为,恒大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房地产企业,而是一个由高杠杆、高负债堆砌起来的金融泡沫,泡沫破裂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另一位法律界专家则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提出了担忧,他表示,港股市场的退市机制虽然成熟,但对于散户投资者的救济渠道却相当有限。一旦退市,股东们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维权之路将异常艰难。还有房地产研究机构的专家把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影响,他称恒大的倒下,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高周转、高杠杆”模式彻底宣告失败的标志性事件。这给所有还在沿用旧模式的房企敲响了最响的警钟,行业的阵痛期远未结束。
现在,最痛苦的莫过于那些手里还攥着恒大股票的散户们。他们可能是在高位冲进去的,相信着许家印的宏伟蓝图,也可能是在低位抄底的,赌它能起死回生。现在,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8月22日,成了他们最后的逃生窗口。可那又能怎样呢?股价恐怕已经跌得不成样子,卖与不卖,都是一场血淋淋的割肉。退市之后,这些股票就变成了“废纸”,流动性几乎为零,想卖都找不到下家。这不再是投资,这只是一场纪念,纪念自己曾经在这个资本游戏里,输得一败涂地。那些买了恒大房子的人,心更是悬到了嗓子眼。房子能不能拿到手,成了最大的未知数。一个连上市公司地位都保不住的企业,你还能指望它有多大的能力去完成那些烂尾的工程吗?这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血汗钱和安居梦。
尘埃落定,一个时代结束了。股票代码会消失,但留在人们心里的伤痕,恐怕很久都难以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