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缓解助力天冰冷饮回暖,销售额恢复80%,市场占比达40根之强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信息:
1. "疫情后恢复情况:" 天冰冷饮的销售额在经历了疫情(可能因生产、物流、消费习惯改变等因素导致销售额下降)之后,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 80%。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天冰的产品仍然有市场需求,并且正在逐步恢复。
2. "市场占有率:" 在当前(疫情后恢复期)的市场环境中,整个冷饮市场的总销售额达到了 60 根(这里假设“根”是销售额的单位,例如“元”或某个计价单位,并且这个数字代表市场总规模)。 天冰的销售额占到了这个市场总规模的 40% (40根 / 60根 = 0.666... ≈ 66.7%)。
"总结与解读:"
"强劲的市场表现:" 尽管整体市场正在恢复,但天冰不仅恢复了 80% 的销售额,而且其市场份额高达 66.7%。这表明天冰在疫情后的市场中表现非常出色,不仅成功恢复了失去的份额,甚至可能进一步抢占了他人的市场。 "市场地位:" 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天冰是绝对的领导者,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信息点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60根”被同时用作衡量“整个市场销售额”和“天冰占40根”的分母。这可能是一个

相关阅读延伸:疫情下的天冰冷饮销售额恢复80%:现在整个市场卖60根,天冰占40根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张恒/文 记者 王访贤/图

天冰冷饮总经理张海波用“一生只做一件事”来表述他的冰淇淋事业。

始于1986年的天冰冷饮集团确实只做一根冰淇淋,目前已经年产值近15亿元、销售额近10亿元。

“冰淇淋不是高科技产品,厂房、设备可以花钱去买,但是文化是买不来的。也是短期内学不来的。”张海波认为,品质文化才是天冰冷饮的护城河。

河南商报记者4月14日独家对话张海波,讲述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的影响、应对措施,以及天冰冷饮的管理模式与未来发展。

河南商报记者专访天冰冷饮集团总经理张海波


【疫情下的抱团取暖】

1、河南商报记者:疫情期间天冰受多大影响?

张海波:冰淇淋是快消品,首先大家戴着口罩直接影响吃冰淇淋。其次,我们很多售点都在学校,学校周边的冰柜大部分都是甜品品类。学校不开学,对我们影响很大。但是全国对比来说,天冰的影响还比较小,目前我们基本恢复了80%的销售额,这个是很不容易的。

目前公司销售额的绝对量有所减少,但是相对量在增大。也就是说,假如之前整个市场卖100根冰淇淋,天冰占50根,现在整个市场可能卖60根,天冰占40根。毕竟很多商场、KTV、影院都在卖我们的冰淇淋,他们不开业,我们也没办法。

为此,我们采取了线上销售送货到家、社区团购等措施,包括公司的业务人员积极地引导经销商、终端客户做市场,公司也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目前我们的销售额基本恢复了,疫情之后人们将更加注重健康和品质,天冰冷饮一直在坚持品质生产,相信消费者对天冰的品牌信任度会更强。


2、河南商报记者:天冰联合今天宣布与多家企业抱团取暖,共渡难关,是出于什么考虑?

张海波:今年疫情的特殊时期,各个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和6家兄弟企业合作时间也比较长,彼此也比较了解,比较认可。他们来自酒水、娱乐、教育、家具等行业,其实我们已经是联盟了,这次主要是想在疫情特殊形势下聚在一块,探讨下一步是否能有更多的相互支持。 下一步我们怎样能够走得更稳,走得更好,或者能够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

作为天冰来说,我们拿出100万元的冰淇淋,提供给这些门店,通过免费吃冰淇淋的形式做一个差异化营销。主要是希望给兄弟企业一个支持,本身也没有想太多,因为冰淇淋也是一个甜蜜的东西。另外冰淇淋都是免费送的,并且是我们最新主推的核心产品。

河南郑州,天冰冷饮集团

3、河南商报记者:有没有达成一些成果?

张海波:的确碰出了一些新东西,包括下一步我们要共同推出的新品,比如我们今后天冰品牌的冰淇淋可以做金辉小神童冰淇淋(注:金辉指金辉云酒货仓)或者金辉酒业专制冰淇淋等。我们为公司专属定制一些礼品产品,因为毕竟冰淇淋是大众消费品,流量很大。这样可以通过冰淇淋给兄弟企业做一些品牌背书、流量,相应地,他们也能给我们做一些背书、流量。这就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联盟,能够实现品牌之间的互相借力。

比如歌迷KTV,他们卖的冰淇淋全部都是天冰的。当然我们已经形成一种战略合作了,这样的话双方都会受益。另外,我们双方的高层互相认识,在个人、企业上都互相认可,这样更能够实现长期合作。实际上我们已经合作多年了。

再比如,现在疫情期间的影院、KTV还没开,我们谈到联合歌迷KTV和其他5家企业中有意向的,可以主办河南省音乐节。我们做平台,歌迷KTV做他们擅长的音乐,都可以是下一步我们能做的。


【企业合作不止交易】

1、河南商报记者:你提到的抱团企业来自不同的行业,也不在同一个产业链,这种跨界合作是否能达到效果?

张海波:我们已经不再是卖货的阶段,当然比如金辉云酒也不是来卖酒。我们是品牌合作的阶段,就是说相互对品牌认可之后,共同把品牌推到一个高度。这种深度合作还包括,我们的员工之间会有相互学习交流,来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很多合作是你卖给我货,我卖给你货,这种是纯粹的交易。现在我们和6家企业已经脱离交易这个层面,即使一年没生意,我们的感情、我们的互动性仍然在。包括刚才说的我们几家企业员工相互学习企业文化、管理和经营,基本上是能说的,能看的,我们都能够做。它不像一些陌生的企业,有些话不能说,有些东西不能看。我们组团的这几家企业,应该说这几年融合的还挺好。

河南商报记者专访天冰冷饮集团总经理张海波

2、河南商报记者:这种融洽的跨界合作是否因为本身不存在同业竞争?

张海波:并非如此。天冰冷饮是一个开放的企业,所有公司、所有人都可以来参观、交流和指导,我们对同行也不排斥。不管是比天冰好的企业,还是比天冰差的企业,即使都是做冰淇淋的,来了我们也是热烈欢迎。

我们所有的车间生产都是透明开放,每年都会有上百家的单位、学校或者组织公司参观交流。因为我们有专门的参观走道,车间基本上是透明的,全部可以看到。 另外我们专门的培训人员给你讲,冰淇淋是怎么做的,天冰冰淇淋是怎么来的等,相关的普通人不具备专业知识,我们都可以讲。


3、河南商报记者:目前探索的跨界深度合作,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张海波:因为今年是特殊时期,很多公司受疫情影响之后,徘徊、观望的心态是存在的。抱团究竟能产生多大效果,我没有想,也没有去计算。但是我们积极去做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去做,肯定是比不做要好,甚至有可能将危机变成转机,这是我的一种态度。同时也向兄弟企业传递一个信号,不管他们有没有其他情绪,6家企业一起做,力量就会更大。

另外老板在做, 同时也能鼓舞下面的员工去做积极地改变。面对着新的局势,我们应该找一些新的思路,开阔思路,有可能有更大的机会。改变以前那些陈的观念,旧的模式,切入一种新的模式,也未必是坏事。


【天冰的护城河】

1、河南商报记者:冰淇淋已经从最早的解暑食品转变为大众消费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天冰的护城河是什么?

我认为天冰冷饮的护城河就是我们的品质文化。因为我们34年一直坚持着品质第一的文化,文化是其他公司短期学不会的。你可以学一些制度,可以用钱买一些设备、厂房。但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积累下来的。天冰所有的地方讲究一个品质,不管是人的品质,工作品质、产品品质,都追求一个品质文化。

品质天冰有三个部分,第一是人的品质,我们每个员工,从领导到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人的品质是放在第一位,我们认为只要人的品质好了,接下来才可以谈工作。第二是工作品质,工作品质就是不管打扫卫生也好,做营销,做生产也好,你的工作具备哪些品质,这些品质做到了没,是不是高标准、严要求,是不是做到精益求精等。最后是产品品质,我们认为只要人的品质好了,工作品质好了,产品品质是自然的事。

所以我们主要要求是人的品质和工作品质。假如人的品质、工作品质能抓好,产品品质是一个自然的产物。 所以我们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有做过分的强调,但是我们的产品是100%合格的,天冰早就有规定,谁敢做不合格的产品,立马下岗。


2、河南商报记者:大家都在讲食品安全和研发投入,作为外行,个人认为产品同样重要。

张海波:实际上在内部管理方面,我们已经走过那个阶段了,在做产品的时候,我们认为所有的根源都是人。所有的事都是事在人为,人好了才能做好事,人不好,你给他讲要做好产品,有可能有用,有可能真没用。因为有可能一时有用,它不是永远有用。我们在管理上抓的的确是跟有些企业不一样,我们抓人的品质,抓工作品质。因为我们产品品质我自己很自信,100%保证。


3、河南商报记者:为什么这么自信?

张海波:因为我们抓的是树根和树干,上面开花结果是自然的事情。如果说你整天想要开花早结果,树干你不抓,树根你不弄,能开花能结果吗?


【相对于产能,更追求品牌认同】

1、河南商报记者:你提到的追求产品次于注重人品,请问天冰在产品研发和管理上的投入哪一块更大?

张海波:在冰淇淋领域,我们是一个34年的成熟企业,研发上也比较成熟了,投入应该不像新兴的企业那么大。但是我们对研发人员、产品也比较重视。实际上大部分产品我自己也在研发,我们认为在天冰,公司是一个团队的事,不是某一个人的事。研发部可能对这个事情专职负责,但是研发产品它是整个团队需要整合所有资源,最后才凝聚产品上,这样公司的价值才会表现出来。


2、河南商报记者:也就是说实际上产品放在其次,并不意味着忽略产品?

张海波:是的,我们对产品是也是很重视的,因为我们认为做合格的产品是正常的事,没必要拿来炫耀。就像没必要说我开车不闯红灯,就拿来炫耀,因为不闯红灯是正常的。我认为产品做合格是底线,作为一个食品人,自己的底线没必要拿出来说。我们产品本身就应该做合格、做安全的,天冰没有合格率,就是100%合格。

天冰冷饮集团2020年品牌联动发布会

3、河南商报记者:天冰冷饮在产能上有没有扩产计划?

张海波:我们现在主要做文化、做品牌,已经脱离工厂阶段了。郑州一个厂的年产值都在10个亿元以上,加工厂我们没有考虑。中国目前是产能过剩,不是缺少工厂,而是缺少品牌。冰淇淋科技含量不高,不存在谁不会生产,关键是能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能不能形成品牌。

简单地说,同样是做饮用水,有三块钱的,有两块的,还有一块的。如果把三种水倒到一个碗里,普通人根本喝不出区别。所以说关键是品牌,现在冰淇淋更多的是品牌问题,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因为冰淇淋不是高科技产品,它是一个良心产品,主要是你有没有按匠心去做。


4、河南商报记者:公司未来和近期的方向是什么?产品布局上有没有新的措施?

张海波:我们还继续做好品质,把品质做好,我们在做全球冰淇淋智选店的新项目,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大的战略。目前我们在郑州打造有30个店,将来全国、全球有可能都会有布局。

不过那是未来的事情,因为现在只是初步阶段,我们要放10年、20年去做做。就像我们天冰冷饮做冰淇淋一样,现在我规划的是20年做智选店。天冰就做冰淇淋已经做三十几年了,还继续做,未来做40年、50年,甚至有可能做100年。只要我们坚持做品质,应该是100年没问题。

产品方面,天冰冷饮一直向中高端方向发展,比如我们已经推出的的68元天香冰淇淋。向中高端去发展,也是我们十几年以来一直在做的方向。

(河南商报首席编辑 郭宁 编辑 吉倩倩)

发布于 2025-08-16 02:13
收藏
1
上一篇:郑州骄傲!19个“Made in 郑州”大牌盘点,别只说爱马仕,这些本土品牌也值得郑州人自豪 下一篇:九豫英才,共筑食坛辉煌,9个河南人撑起中国食品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