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分发渠道整肃风暴来袭,“黑名单”搅动行业奶酪谁将受益?

我们来分析一下手游分发渠道被整肃,“黑名单”动了谁的奶酪。
“手游分发渠道被整肃”以及“黑名单”的出现,是近年来中国游戏行业监管趋严背景下,针对移动游戏分发领域乱象的一次重要整治行动。这次行动主要目标是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规分发行为,保护用户权益,特别是未成年人。那么,这次整肃主要动了谁的奶酪呢?
"主要被触动或影响的“奶酪”包括:"
1. "部分第三方安卓分发渠道(尤其是灰色地带的):" "核心影响:" 这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过去,一些第三方渠道为了追求快速增长和利益,不惜违规推广含诱导消费、沉迷机制、甚至盗版内容的游戏,或者通过“买量”等不合规手段获取用户。它们通过支付高额佣金给推广人员(“推广员”或“黄牛”),形成庞大的灰色推广网络。这次整肃,特别是建立“黑名单”制度,直接切断了这些渠道与游戏开发商/运营商之间的违规合作通路,限制了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些严重依赖灰色推广模式的渠道,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 "具体措施:" 游戏无法在这些渠道上架、更新;推广人员在黑名单中,其推广行为无效或受限;渠道本身可能面临监管处罚或下架。
2. "“推广员”/“黄牛”/“渠道

相关阅读延伸:手游分发渠道被整肃 “黑名单”动了谁的奶酪?

及时获得更多此类资讯,添加微信号“CNGgame”。

12月3日,文化部官网发布第二十二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工作,对提供含有宣扬色情、赌博,违背社会公德等内容的互联网文化活动下发了查处名单,重点涉及手机游戏平台提供的游戏产品和网络动漫网站提供的动漫产品。手机应用市场百度、腾讯等公司均在名单之列。

记者对比了第19批与第22批名单,“九游平台”变为“九游手机应用”,腾讯应用宝首次登榜,而百度应用则两次上榜。记者采访数家主要的手游分发平台,百度、腾讯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不便作出回应,“目前这类游戏相对很普遍,也不是件光彩的事。”九游网负责人则表示,“九游手机应用”属于平台商,对具有文化局颁布的“文网文”许可证产品给予上架,而遭到查处会进行企业自查与产品下架。

前置审批还是内容自审?

“今年针对手机游戏的政策与公告频繁,某种程度上是文化部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手机游戏监管权上的角力博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应用市场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这毕竟是一块大蛋糕。据艾瑞咨询显示,预计到2014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接近200亿元,而43.5%游戏是通过应用商店下载手机游戏。

游戏开发者钟白(化名)告诉记者,游戏产品开发完先由新闻广电局进行审批,再经过文化部审批,获得文网文许可证,才可以到应用商城供消费者下载。

11月10日,新闻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对国务院政策措施落实中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其中提到对手机游戏审批流程进行简化,审查专家由去年的10名扩充为目前的20名,初审时间、复审时间分别由30天、15天压缩为15天、5天。同时表示正在计划起草《关于规范移动网络游戏出版审批管理的通知》,拟对部分休闲益智国产移动网络游戏采用简易审批程序。4年前,新闻总署曾发通知表示,凡是没有经过新闻出版总署前置审批并获得具有网络游戏经营范围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企业一律不得从事网络游戏运营服务。

另一边厢,11月27日,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陈通则再次强调,对移动游戏监管的政府底线即政府法规,希望业界加强自审,不要回到过去的政府前置审查状态。这次发布的查处工作,更多是强调事后管理。

在哪个环节审批?

一款游戏到用户手里需要经过开发者、发行商和平台商三个环节。开发者可以采取独立发行或联合运营的方式与发行商合作,前者一般发行商给予开发者数百万到上千万不等的版权费,并负责策划营销以及平台发布,游戏产生收入一般开发者及发行商以二八或三七分成。后者则由开发者主导,选择几家平台商合作,自己承担市场推广,发行商获得的收益也相对减少,而游戏进入平台商供消费者下载,平台商通过下载收费,一般一个点击0.8元。

开发者曾贤儒告诉记者,一般游戏开发者将游戏交给发行商就不需管后续审批环节,而九游等平台商则表示只有具有文网文许可证的游戏才可以在平台上线。一家知名手游网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通报中的“XX手游网”,是指网址导航游戏频道的产品,“是用户在页面搜索框中,搜索了炸金花和女优等关键词,我们的垂直搜索引擎抓取了第三方游戏站的链接,所有的搜索结果页都是第三方的域名链接,游戏也均不是在自家服务器上提供下载,并不是公司收录、提供下载服务甚至获利分成的游戏产品。但文化部认为这些是手机游戏发行运营的游戏,理解上存在偏差。”因此审批环节集中在发行商环节。

“一般一款游戏在安卓市场上线只需要几天,而ios比较严格,需要1-2周。”陈第则告诉记者,文化部主抓几个大的发行运营商,对大部分小的发行商并没有文网文许可证的监控,很多时候新闻广电总局和文化部的审批对游戏的审批流程影响并不明显。“目前主要还是依赖平台自审。”

曾贤儒说,这次对发行商的收紧十分明显。过去,虽然发行商独家买断版权负责市场推广,但发行商主推什么游戏仍是很模糊的环节。“也有说法是,以后会给发行商采取牌照模式。”

殃及池鱼还是净化环境?

“许多新进入者总会被前辈告诫‘水很深’,至少政策明确了,让大家有迹可循,知道怎么去做。”钟白认为,“收网”对于整个手机游戏环境的净化是好事。“很多游戏开发者选择ios市场,虽然它审批流程漫长,但它对于图标选择、游戏内容均有清晰的界定,开发者目标更明确。”

但“黄赌毒”的定义难以界定很多时候也导致殃及池鱼。陈第认为,游戏用户男性为主,几乎所有游戏都会采取美女营销,怎样才算“暴露”、“黄色”一直界限模糊。“不露点应该就不属于违法行为。”

钟白主要开发德克萨斯棋牌类游戏,而今年8月主抓的“赌博类游戏”让许多发行商直接下架所有的棋牌游戏。“手机游戏都有生命周期,半年已经算长的。棋牌游戏A PPU值(每个用户消费额)虽然是所有游戏品类最低,但覆盖年龄段人数广,生命周期更长,我们实际更不是‘赚快钱’的人群。”钟白说,棋牌不等于赌博,购买虚拟金币、道具都属于正常游戏消费,但反向兑换成人民币则涉嫌赌博。

曾同时表示,游戏跟电影一样,需要清晰的分级机制,给不同用户不同体验需求。去年12月的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数字出版司处长张怀海同样强调需要推行分级审批管理。但“广电总局需要承担什么工作,地方需要承担什么工作;至于分类的方式是从游戏类型还是内容来分,还没确定。”

(南方都市报)

声明:“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登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原文作者如有异议请发私信给本账号,或者联系QQ1991339862。

相关阅读:

【60页用户娱乐调查】43%首选移动端游戏平台 14%经常付费

完整资讯及相关文章,请点击“相关链接”。

发布于 2025-08-14 15:12
收藏
1
上一篇:2014年第三季度手游报告,网游收入突破57.9亿,用户规模达3.4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