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西游记》的时候,在替六耳猕猴被孙打死感到惋惜之余,不免产生疑问:假孙六耳猕猴的金箍棒从何而来?本事又是从哪里学来的?虽然《西游记》是神话,许多东西只能看不能想,但是也不至于出现这样明显的漏洞吧。
有的网友附会说六耳猕猴是如来的阴谋,被打死的是真孙,这是不可信的,毕竟是六耳猕猴看到如来佛识破自己,主动逃走现形的。六耳猕猴是孙的心魔,这应该没有什么异义,原著中说得也很清楚,回目的题目就是《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并且在文中的诗里再次提到“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都说明六耳猕猴是孙的心魔。但是如何解释六耳猕猴的金箍棒本事的由来和金箍棒的来历,仍然让人难以明白。 直到最近看到网上转载的《释尊八相示现》关于六耳猕猴的来历的介绍我才有所悟。
《释尊八相示现》对六耳猕猴来历的记述,除了《西游记》上一段话如来解释的一番话外,还有这么一段话:“菩提祖师秘授猴子将自身肉身抛弃,将精神化入四种元素,成为有识而无生的四只猴子,这四只猴子虽为四身,却为一意,可合为一身,又可各行各事,其中玄妙难以细说。”
这段话什么意思?就是四只猴子有心灵感应,心意相通,可以合为一体,也可以分离,玄妙难以细说。 “玄妙难以细说”其实并不难理解。我们都知道孙会变出许多猴子,这些猴子和孙有同一意识,本领也和孙相同,使用兵器也一样,而不需要重新学习,另外去获取兵器,他们心意相通,心灵感应,可以合为一体,也可以分离。而六耳猕猴是孙的心魔,自然和孙心意相通,本领相同,手持兵器一般,只是属于魔的一面罢了。有人为孙打死六耳猕猴惋惜,其实大可不必,不除掉自己的心魔,孙就无法完成取经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六耳猕猴非死不可。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为佛教理论和古人的想象力惊叹了,却是为何?因为这和现代的量子力学理论有许多神合之处,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普及量子力学理论时,用的就是孙变化许多猴子来形象解释量子力学理论,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属原创